[实用新型]一种TVS器件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93479.6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6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胡光亮;黄志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雷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1 | 分类号: | H01L23/31;H01L25/07;H01L21/56;H01L29/861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衣然 |
地址: | 200540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脚 芯片层 封装外壳 器件芯片 接线 电路 芯片 高分子聚合物 器件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填充物 导电通路 故障排除 纳米晶体 器件恢复 钳位保护 瞬态电压 芯片设计 短路 复位 成链 集温 两路 内腔 断开 断电 复原 还原 火灾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TVS器件技术领域的一种TVS器件芯片,包括封装外壳、TVS芯片层、过流芯片层、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所述封装外壳的内腔设置TVS芯片层与过流芯片层,所述TVS芯片层的底部通过接线连接第一引脚的一端,所述过流芯片层的顶部通过接线连接第二引脚的一端,通过新型的TVS内部两路芯片设计,一路芯片可以满足瞬态电压钳位保护作用,一路芯片在持续过流时,自身断开,且通过复位过流填充物中的高分子聚合物,当断电和故障排除后,其集温降低,态密度增大,相变复原,纳米晶体还原成链状导电通路,使TVS器件恢复为正常状态,从而保证不会引起电路的短路,不会导致电路的火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TVS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TVS器件芯片。
背景技术
瞬态抑制二极管TVS产品,广泛应用于太阳能逆变器、机顶盒、MOSFET保护、工业控制、电信基站和以太网供电之类的应用中,在实际应用中,当脉冲能量超过TVS管所能承受的能量时,TVS管就会产生过电应力损伤,从而导致TVS管失效。TVS管最常见的失效模式是短路失效,此时,即使脉冲电路衰减,TVS管也不会恢复到起始状态,而是一直处于短路状态,从而改变原本的电路结构,导致电子设备无法正常使用,也可能因为电流或电压发生变化导致其余电子元件遭到破坏,违反TVS管的使用初衷。若TVS管因短路电流过大、温度过高而发生炸裂时,此时为断路失效,而炸裂本身会对电子设备和电子元件的影响将更为严重,甚至造成其他不可预料的损失。而且现有的市场上TVS应用广泛,但是经常会有设计不够,被击穿,形成短路,影响整个电路板,会形成火花或者火灾等。为此,我们提出一种TVS器件芯片制造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VS器件芯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TVS器件芯片,包括封装外壳、TVS芯片层、过流芯片层、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所述封装外壳的内腔设置TVS芯片层与过流芯片层,所述TVS芯片层的底部通过接线连接第一引脚的一端,且第一引脚的另一端延伸至封装外壳的外侧作为TVS器件的输入端,所述过流芯片层的顶部通过接线连接第二引脚的一端,且第二引脚的另一端延伸至封装外壳的外侧作为TVS器件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TVS芯片层与过流芯片层的内部分别设置TVS硅芯片,且TVS芯片层、过流芯片层、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采用并联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均采用铜合金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有铜合金制成的一端设置为直线形、波浪形或螺旋形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过流芯片层的内腔设置复位过流填充物,且复位过流填充物为高分子聚合物与纳米导电晶粒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TVS芯片层中的硅芯片额定电流小于过流芯片层中的硅芯片额定电流。
进一步的,一种TVS器件芯片的制造方法:
S1:对硅片进行好坏的测试,并将检测出硅片中毁坏的芯片进行标记;
本步骤中对坏片进行标记时可以用磁性墨水对坏片进行标记,也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一张芯片位置和测试结构的计算机图形,利用计算机将坏的芯片在计算机图形的坐标上进行标记;
S2:将硅片底面贴于蓝膜上,划成一个个小块,并将损坏的芯片挑出;
S3:挑取芯片中好的芯片并在芯片的顶面贴上蓝膜,将芯片上下颠倒,去掉之前底面上的蓝膜;
S4:选用两种不同额定电流的硅芯片,通过机器将两种硅芯片焊接在引线框架的底座上,形成TVS芯片层与过流芯片层;
S5:将第一引脚的一端焊接在TVS芯片层通过光刻形成的限位孔上,将第二引脚的一端焊接在过流芯片层通过光刻形成的限位孔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雷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雷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934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量子芯片封装装置
- 下一篇:智能功率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