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酒护肝酸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5640.1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8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史珅;马国文;张海斌;司徒文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3 | 分类号: | A23C9/13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杜仙;苏红梅 |
地址: | 01011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酒 酸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解酒护肝酸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酸奶,其原料中含有重量比为(5‑50):(0.5‑5):1的聚葡萄糖、枳椇子和姜黄。本申请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生产更具功能性风味发酵乳,产品营养价值高、能够解酒护肝、香气浓郁、留香持久、口感细腻,产品内在稳定特性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酒护肝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拥有悠久的饮酒历史,是酒类产品的消费大国。近些年来,由于社交需要和生活压力的增大,我国酒精消费人群增多,据统计已超过5亿人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 7077.41万kL,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9000多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45%。
“酒多则伤肝”,酒精对肝脏的伤害也是最直接和最大的,长期饮酒会对身体各个器官造成损伤,会引起胃粘膜损伤造成胃溃疡甚至出血危机生命,导致肝脏脂肪堆积形成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酒后会出现头疼头晕的情况,长期饮酒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诱发周边神经病变甚至大脑皮质萎缩,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等现象;大量饮酒后,还会出现呕吐,长期呕吐导致整个上消化道损伤;酒精可透过细胞层破坏胃黏膜,使胃黏膜极易受胃酸、各类消化酶、胆汁等的损伤,进而引起黏膜组织水肿、糜烂,甚至出血、坏死;酒精使肠道菌群紊乱,引起机体腹泻,腹泻又会引起机体电解质紊乱、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风、严重心律紊乱、猝死、脱水、酸中毒等等严重并发症。另外,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是I级致癌物,长期或大量饮酒,乙醛在肠道及肝脏内积聚,导致肝脏、结肠等发生癌变。
当前,国内外对解酒护肝酸奶的研究难点是:采用益生菌、益生元、药食同源的原料相结合,多种因子的协同作用起到特定的功效;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快速解酒且无副作用的酸奶及其制备方法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酸奶,其原料中含有重量比为(5-50):(0.5-5):1的聚葡萄糖、枳椇子和姜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聚葡萄糖、枳椇子和姜黄的重量比为(10-50): (1-4):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聚葡萄糖、枳椇子和姜黄的重量比为(10-40):(1-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枳椇子为枳椇子或其提取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姜黄为姜黄或其提取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枳椇子和姜黄为粉末。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酸奶中含有0.5-3%重量的聚葡萄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酸奶中含有0.4-1.5%重量的枳椇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酸奶中含有0.1-1.2%的姜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酸奶中进一步含有下述菌种中的一种或多种: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瑞士乳杆菌、德国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菌种的含量为100-300U/T。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牛奶为原奶经膜浓缩制备得到的浓缩牛奶,例如经超滤膜、反渗透膜或纳滤膜过滤浓缩制备得到的浓缩酸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采用反渗透膜进行过滤浓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反渗透膜的孔径小于1u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反渗透膜的孔径小于0.5um,例如0.2u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膜浓缩条件为:浓缩压力3-8bar、进料温度6-10℃、循环流量、15-30t/h、浓缩比例为:1.1-1.5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膜浓缩条件为:浓缩压力 3-5bar、进料温度6-8℃、循环流量、15-20t/h、浓缩比例为:1.1-1.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所述膜浓缩前,还包括对所述原奶净乳的步骤。净乳的方法为本领域已知,例如可通过双联过滤器进行净乳。
本文中所述原奶的选择标准同现有技术,一般是指无抗牛奶、指标正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用原奶是指符合我国生鲜牛乳收购标准GB6914的鲜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56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