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分立器件用引线框架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5945.5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8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杨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浚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董学文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分立 器件 引线 框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分立器件用引线框架,包括防水槽、框架单元、定位孔和引线框架本体,所述防水槽安装在框架单元的外周,所述框架单元安装在引线框架本体的上表面,所述定位孔安装在引线框架本体的顶端;本发明通过在框架单元表面顺序安装面积大小比例为一比二比一的第一、二、和三芯片基岛,各个芯片基岛之间通过上、下连接筋连接,并且芯片基岛表面凿有的方形槽内均安装有方形框,这种结构能够使芯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至于集中在中部,能及时发散起到散热作用,框架单元的四周设置防水槽,防水槽内填充高吸水树脂,避免框架单元因为相互之间距离过于紧密产生的潮气无法发散而对芯片器件等使用时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分立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导体分立器件用引线框架。
背景技术
半导体分立器件泛指半导体晶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简称三极管、三极管及半导体特殊器件。中国的半导体分立器件产业已经在国际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保持着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随着电子整机、消费类电子产品等市场的持续升温,半导体分立器件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
半导体分立器件在封装时需要用到引线框架,在对相关器件芯片进行封装完成之后使用时,常见的引线框架起到的封装结构中散热效果并不太明显,可能会使芯片等元器件在工作时因为发热温度过高发生损坏进而缩短使用寿命,并且相同尺寸的芯片基板之间因为过于紧密相连,无法起到防潮作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分立器件用引线框架,具有散热效果好,随时防潮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导体分立器件用引线框架,包括防水槽、框架单元、定位孔和引线框架本体,所述防水槽安装在框架单元的外周,所述框架单元安装在引线框架本体的上表面,且框架单元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定位孔安装在引线框架本体的顶端;
所述框架单元包括上连接头、方形槽、方形框、下连接头、第一芯片基岛、穿孔、第二芯片基岛、下连接筋、第三芯片基岛、上连接筋、引脚和固定孔,其中,所述第一芯片基岛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芯片基岛,所述第二芯片基岛远离第一芯片基岛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芯片基岛,且第二芯片基岛的上方设置有上连接筋,所述穿孔安装在第二芯片基岛的表面,所述下连接筋安装在第二芯片基岛的下方,所述上连接头安装在第一芯片基岛的上方,所述下连接头安装在第一芯片基岛的下方,所述方形槽安装在第一芯片基岛的上表面,且方形槽的内部设置有方形框,所述上连接筋的一侧设置有引脚,且上连接筋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引线框架本体的表面围绕框架单元的四周凿有防水槽,所述防水槽的内部填充物为高吸水树脂。
优选的,所述固定片与固定孔之间通过螺丝连接,所述框架单元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引线框架本体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芯片基岛、第二芯片基岛和第三芯片基岛两两之间通过上连接筋和下连接筋连接,且第一芯片基岛、第二芯片基岛和第三芯片基岛的面积比例为一比二比一,所述方形框通过嵌入方形槽内安装在第一芯片基岛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引脚通过电弧焊焊接在上连接筋的一侧,且引脚两两之间通过上连接筋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芯片基岛、第二芯片基岛和第三芯片基岛通过使螺丝贯穿穿孔安装在引线框架本体的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框架单元表面顺序安装面积大小比例为一比二比一的第一、二、和三芯片基岛,各个芯片基岛之间通过上、下连接筋连接,并且芯片基岛表面凿有的方形槽内均安装有方形框,这种结构能够使芯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至于集中在中间部分,同时使其能及时发散进一步起到散热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浚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浚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59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