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增压器紧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8636.4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5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朴晶珠;金汉相;金旻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B39/00 | 分类号: | F02B39/00;F02B37/00;F01N13/10;F02M3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增压 紧固 结构 | ||
一种涡轮增压器紧固结构可包括:具有两个排气口的排气歧管集成头;位于涡轮增压器的其中一个端部上的紧固单元,紧固单元用于紧固到排气歧管集成头上;和形成于紧固单元上的进气孔,进气孔与排气歧管集成头的两个排气口相对应,具有肋,该进气孔允许废气通过排气歧管集成头进入涡轮增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紧固结构,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增压器紧固结构,该涡轮增压器紧固到排气歧管集成头,包括与具有两个孔的排气歧管集成头相适应的紧固单元,该涡轮增压器紧固结构改善了废气流且防止排气歧管集成头受热损坏。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涡轮增压器用于利用废气的能量推动涡轮叶轮旋转,并通过使用压缩机压缩进入空气来将压缩空气输送到气缸。涡轮增压器的主体具有将涡轮叶轮和压缩机叶轮连接到单个轴并且将涡轮叶轮和压缩机叶轮中的每一个皆容纳在壳体中的简单结构。涡轮增压器的主体位于排气歧管的分支收集部分附近。
涡轮增压器的运动部件或废气门部件需要具有较高的物理性质,因为其上会施加较高的动量。此外,上述部件还需要具有耐热性能,因为这些部件是在高温环境中运行。
换言之,即使在高温环境中,涡轮增压器的部件也可以保持预定的强度和由此获得的尺寸稳定性。此外,涡轮增压器的部件可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及较高的抗氧化性,使得在几百摄氏度的高运行温度下也可降低材料的腐蚀和磨损,并且即使在极端恶劣的运行条件下也可保证材料的耐久性。
而且,由于发动机运行而产生的废气被引入涡轮增压器以产生涡轮增压器的驱动力,因此连接到发动机排气歧管的涡轮增压器紧固单元可具有较高的耐热性。
近来,在具有排气歧管集成头的两个排气口的排气歧管中,两个排气口之间的头肋会受热损坏。
图1和图2示出了具有单个进气孔的涡轮增压器紧固到具有排气歧管头肋210的排气歧管200中的排气歧管集成头200的两个排气口上的构造中发生的热损坏的问题。
由于这种热损坏,位于排气歧管集成头220的排气口之间的头肋210的硬度降低。在严重的情况下,存在头肋210可能会熔化的问题。
在本发明背景部分中包含的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的大背景的理解,不可视作是认可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紧固结构,其包括涡轮增压器进气孔中的肋,该肋用于与包括两个排气口的排气歧管集成头相对应。
本发明意在提出一种涡轮增压器紧固结构,其包括位于排气歧管集成头和涡轮增压器紧固单元之间的止动件,可以保证垫珠的抗劣化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上述描述,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从下文提供的描述中清楚地理解本文中未明确包括的其他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权利要求中定义的多个设备以及装置的组合来实现。
在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涡轮增压器紧固结构可包括下面的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紧固结构,包括:具有两个排气口的排气歧管集成头;位于涡轮增压器的其中一个端部上的紧固单元,其用于紧固到排气歧管集成头上;和形成于紧固单元上的进气孔,其与排气歧管集成头的两个排气口相对应,具有肋,该进气孔允许废气通过排气歧管集成头进入涡轮增压器。
此外,在涡轮增压器紧固结构中,肋可以沿进气管在纵向方向上延伸,该肋包括具有流线形状的弯曲部分,该弯曲部分位于在进气管之内的端部上。
此外,涡轮增压器紧固结构可进一步包括多个安装于紧固单元上的垫圈,所述垫圈与进气孔的形状相适应。
此外,涡轮增压器紧固结构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止动件,其定位在多个垫圈中的预定垫圈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86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