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芳基β-氨基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2383.1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3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冯超;葛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1/12 | 分类号: | C07D231/12;C07D405/06;C07D231/16;C07D249/08;C07D249/04;C07D24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邢文月 |
地址: | 2118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基β‑氨基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大气氛围下,将芳基环丙烷、氨源、干燥剂、光催化剂依次加入到溶剂中,得到混合物;然后在氧气氛围下,将所得混合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反应,最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出芳基β‑氨基酮化合物。本发明以富电子的芳基环丙烷为原料,以单电子氧化的方式使芳基成为自由基正离子,促进了氨基亲核试剂亲核进攻的过程,并通过生成苄基自由基的方式与氧气进行反应得到产物,原材料简单易得,成本较低;免除了繁琐的预官能团化步骤;其制备方法以光为能源,在室温下即可发生反应,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芳基β-氨基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丙烷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结构单体,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以及各种药物活性分子结构中。由于环丙烷结构的内在特性及其具有较大的环张力作用,使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开环作用,这也使环丙烷类化合物成为现代有机合成中重要的单元体。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利用热力学环张力释放,我们可以得到选择性碳-碳键断裂的产物。
目前通过碳-碳键断裂开三元或四元环状化合物主要有四种策略。
其一,如文献1(Chakrabarty,S.;Chatterjee,I.;Wibbeling,B.;Daniliuc,C.G.;Studer,A.Stereospecific Formal[3+2]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Cyclopropaneswith Nitrosoarenes:An Approach to Isoxazolidines.Angew.Chem.Int.Ed.2014,53,5964.)所公开的方法中,采用的策略是直接使用路易斯酸来极化邻为供电子基团和吸电子基团同时存在的环丙烷类化合物,使其发生碳-碳键断裂开环,具体的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然而这种策略对应的底物范围受到限制。
其二,如文献2(Shaw,M.H.;Croft,R.A.;Whittingham,W.G.;Bower,J.F.ModularAccess to Substituted Azocanes via a Rhodium-Catalyzed Cycloaddition–Fragmentation Strategy.J.Am.Chem.Soc.2015,137,8054)所公开的方法中,采用的策略是利用过渡金属直接氧化加成插入三元环中,发生开环,具体的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其三,在文献3(Cao,J.;Chen,L.;Sun,F.-N.;Sun,Y.-L.;Jiang,K.-Z.;Yang,K.-F.;Xu,Z.;Xu L.-W.Pd-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Ring Opening/Cross-Couplingand Cyclopropanation of Cyclobutanones.Angew.Chem.Int.Ed.2019,58,897)所公开的方法中,采用的策略是利用过渡金属催化实现β-碳消除从而实现碳-碳键断裂开四元环,具体的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然而第二和第三种策略对应的都有各种不足之处,如需要特殊的导向基团或者螯和官能团来确保碳-碳键断裂反应的位点选择性。
其四,在文献4(Wang,D.;Xue,X.-S.;Kendall N.H.;Shi,Z.-Z.Mild Ring-Opening 1,3-Hydroborations of Non-Activated Cyclopropanes.Angew.Chem.Int.Ed.2018,57,16861)所公开的方法中,采用的策略是利用路易斯酸亲电活化从而实现碳-碳键断裂开环,具体的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多种亲和试剂无法应用于该方法,这使得该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23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