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式踏板的加速制动系统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5428.0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8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能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卡瑞森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06 | 分类号: | B60T7/06;B60K26/02;B60T13/66;B60K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踏板 加速 制动 系统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踏板的加速制动系统,属于汽车踏板的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便于操作,提高行车安全的一体式踏板的加速制动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单踏板,所述单踏板底部与底座铰接,所述单踏板与底座之间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一端与单踏板铰接,另一端与底座铰接,所述底座与单踏板之间设有驱使单踏板回到初始位置的复位机构,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制动机构,所述一体式踏板的加速制动系统还包括ECU,所述ECU与位移传感器和制动机构电性连接。一种一体式踏板的加速制动系统的使用方法,属于汽车踏板的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踏板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踏板的加速制动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汽车的操纵系统,仅就脚下(脚前方)的操作端设置来看,手动挡汽车并排三块踏板,即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加速踏板;自动挡汽车则为双踏板即制动踏板、加速踏板,同时,普遍的驾驶习惯为: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共用右脚。毫无疑问,行车途中,驾驶人员的右脚需要选择换位实施操纵,尤其在川流不息的市区,右脚换位的次数,多不胜数,这个选择换位,会耽误一定的时间,增加了驾驶人员的疲劳,同时提供了错踩的机会,不但如此,就驾驶人员本人来说,其踩踏踏板的动作,在选择换位以后,仍旧重复,即:膝关节和踝关节混用(随意使用),没有分工利用、并浪费了关节的节段活动功能和力的传导功能这些自然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式踏板的加速制动系统,将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的功能合二为一,具有便于操作,提高行车安全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一体式踏板的加速制动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单踏板,所述单踏板底部与底座铰接,所述单踏板与底座之间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一端与单踏板铰接,另一端与底座铰接,所述底座与单踏板之间设有驱使单踏板回到初始位置的复位机构,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制动机构,所述一体式踏板的加速制动系统还包括ECU,所述ECU与位移传感器和制动机构电性连接;
所述ECU用于接收位移传感器的位移信号,ECU根据位移传感器检测到单踏板的位移变化,将车辆的运行模式转换成加速模式或者是制动模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移传感器检测到单踏板的不同位置并反馈给ECU,ECU再通过制动机构或者油门发送控制信号,从而通过单一踏板即可实现对油门和刹车的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机构包括连接臂和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与ECU电性连接,所述连接臂底部与底座铰接,所述伺服电缸的输出轴与连接臂铰接,所述伺服电缸缸身与底座铰接,所述连接臂上设有与其垂直的连接杆,所述底座上设有制动缸,所述制动缸的活塞杆顶端与连接杆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缸接收到ECU的制动信号后,收缩其输出轴,输出轴带动连接臂摆动,连接臂带动制动缸的活塞杆收缩,向制动系统中注油制动。当需要解除制动时,伸长伺服电缸的输出轴,将制动缸的活塞杆拉出解除制动。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和复位连杆,所述复位连杆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复位连杆一端与单踏板铰接,另一端与底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复位连杆固接,另一端与底座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踩下单踏板时,单踏板通过复位连杆带动复位弹簧拉伸,当松开单踏板时,复位弹簧由于弹力通过复位弹簧驱使单踏板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臂为制动踏板,所述制动踏板与伺服电缸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制动踏板与伺服电缸连接在一起时,采用单踏板的模式,当制动踏板与伺服电缸解除连接时,可转换成双踏板的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伺服电缸输出轴顶端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臂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之间穿设有锁定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卡瑞森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卡瑞森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54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 下一篇:智能镜的闹钟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