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身框架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9969.8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8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汪芳胜;赵永宏;熊志华;耿富荣;袁焕泉;陈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B62D25/2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黄章辉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槛梁 后纵梁 车身框架 前纵梁 后座椅 前横梁 右纵梁 左纵梁 地板前横梁 地板框架 本实用新型 汽车车身 碰撞力 汽车 | ||
1.一种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板框架,所述地板框架包括地板前横梁、左前纵梁、右前纵梁、左门槛梁、右门槛梁、中通左纵梁、中通右纵梁、后座椅前横梁、左后纵梁以及右后纵梁,所述地板前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左门槛梁的前端与所述右门槛梁的前端之间,所述左前纵梁的后端与所述左门槛梁的前端及中通左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右前纵梁的后端与所述右门槛梁的前端及中通右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中通左纵梁的后端及中通右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后座椅前横梁上,所述左后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左门槛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右后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右门槛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后座椅前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左后纵梁及右后纵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框架还包括左树杈式斜梁,所述左树杈式斜梁包括第一左斜梁、第二左斜梁、第三左斜梁以及第四左斜梁,所述第一左斜梁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左斜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左前纵梁的后端,所述第一左斜梁的后端与左门槛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左斜梁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前横梁上的第一连接点处,所述中通左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点上,所述第一左斜梁的后端位于第二左斜梁的后端的左侧;
所述第三左斜梁的前端及第四左斜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点上,所述第三左斜梁的后端与所述左门槛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左斜梁的后端与所述中通左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框架还包括右树杈式斜梁,所述右树杈式斜梁包括第一右斜梁、第二右斜梁、第三右斜梁以及第四右斜梁,所述第一右斜梁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右斜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右前纵梁的后端,所述第一右斜梁的后端与右门槛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右斜梁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前横梁上的第二连接点处,所述中通右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点上,所述第一右斜梁的后端位于第二右斜梁的后端的右侧;
所述第三右斜梁的前端及第四右斜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点上,所述第三右斜梁的后端与所述右门槛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右斜梁的后端与所述中通右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树杈式斜梁还包括第五左斜梁,所述第五左斜梁的前端与所述左前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左斜梁的后端与所述后座椅前横梁于第三连接点固定连接;
所述右树杈式斜梁还包括第五右斜梁,所述第五右斜梁的前端与所述右前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右斜梁的后端与所述后座椅前横梁于第四连接点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点以及第四连接点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点与第二连接点之间,所述第三连接点位于第四连接点的左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左侧围框架以及右侧围框架,所述左侧围框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框架的左侧,所述右侧围框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框架的右侧;
所述左侧围框架包括左侧A柱、左竖梁、左侧C柱以及左侧D柱,所述左侧A柱包括左侧第一下支梁、左侧第一上支梁以及左侧第二上支梁,所述左侧第一下支梁的下端与所述左门槛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一下支梁的上端与所述左侧第一上支梁的下端及所述左侧第二上支梁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一上支梁的上端位于所述左侧第二上支梁的上端的前方,所述左侧C柱的下端与所述左门槛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D柱的下端与所述左后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左竖梁的下端与所述左门槛梁固定连接,所述左竖梁位于所述左侧A柱与左侧C柱之间;
所述右侧围框架包括右侧A柱、右竖梁、右侧C柱以及右侧D柱,所述右侧A柱包括右侧第一下支梁、右侧第一上支梁以及右侧第二上支梁,所述右侧第一下支梁的下端与所述右门槛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一下支梁的上端与所述右侧第一上支梁的下端及所述右侧第二上支梁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一上支梁的上端位于所述右侧第二上支梁的上端的前方,所述右侧C柱的下端与所述右门槛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D柱的下端与所述右后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右竖梁的下端与所述右门槛梁固定连接,所述右竖梁位于所述右侧A柱与右侧C柱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99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前副车架支撑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侧围外板总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