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盲区探测装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4329.3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4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汪韩韩;刘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 | 分类号: | B60R21/013;B60Q9/00;B60Q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头组件 探头 后角 盲区 探测装置 汽车 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 指示灯组件 中央控制器 轮眉 后视镜位置 驾驶安全性 全方位探测 扬声报警器 电性连接 后保险杠 视觉死角 左后视镜 右前轮 左前轮 驾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盲区探测装置及汽车,包括一中央控制器,还包括与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前侧探头组件、后角探头组件、指示灯组件以及扬声报警器,前侧探头组件包括用于设置在汽车的左前轮的轮眉位置的第一前侧探头以及设置在汽车的右前轮的轮眉位置的第二前侧探头,后角探头组件包括用于分别设置在汽车的后保险杠两端的第一后角探头以及第二后角探头,指示灯组件包括用于设置在汽车的左后视镜位置的第一指示灯以及设置在右后视镜位置的第二指示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盲区探测装置,可对驾驶过程中的盲区实现全方位探测,有效消除了视觉死角,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盲区探测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日常出行也变得越加的方便。汽车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非常普遍的交通工具,在货物运输以及人们日常出行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安全问题无疑是贯彻始终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能也是研究人员多年来的研究重点。对于一般的车辆而言,由于在车辆侧后视镜的可视范围之外存在诸多的视觉上的盲点。特别是当驾驶员集中注意力在驾驶车辆行进的过程中,驾驶员本身的视野范围也会缩小,使得驾驶员在进行换道操作行为的时候不能确定车辆是否安全。
现有技术中,驾驶员为了保证换道操作的安全,会短暂性地将注意力转移到车辆侧方的盲点区域,以观察是否有其它车辆的存在。这无疑导致了驾驶员无法集中精力注意车辆前方的状况,给汽车安全行驶埋下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驾驶员为了保证换道操作的安全,会短暂性地将注意力转移到车辆侧方的盲点区域而导致无法集中精力注意车辆前方的状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盲区探测装置,用于安装在汽车上以对盲区进行探测,所述盲区探测装置包括一中央控制器,其中,还包括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前侧探头组件、后角探头组件、指示灯组件以及扬声报警器,所述前侧探头组件包括用于设置在所述汽车的左前轮的轮眉位置的第一前侧探头以及设置在所述汽车的右前轮的轮眉位置的第二前侧探头,所述后角探头组件包括用于分别设置在所述汽车的后保险杠两端的第一后角探头以及第二后角探头,所述指示灯组件包括用于设置在所述汽车的左后视镜位置的第一指示灯以及设置在右后视镜位置的第二指示灯;
所述中央控制器用于当所述前侧探头组件以及所述后角探头组件,在盲区区域内探测到障碍物时,控制对应的所述第一指示灯以及所述第二指示灯进行闪烁提示,并控制所述扬声报警器进行报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盲区探测装置,包括前侧探头组件以及后角探头组件,其中该前侧探头组件包括设于汽车左前轮、右前轮的轮眉位置处的第一前侧探头以及第二前侧探头,后角探头组件包括设置在汽车后保险杠两端的第一后角探头以及第二后角探头,在实际驾驶过程中,上述的第一前侧探头、第二前侧探头、第一后角探头以及第二后角探头对盲区区域是否存在障碍物进行探测,当探测到盲区区域存在障碍物时,则中央控制器控制汽车对应一侧的指示灯进行闪烁提示报警,并控制扬声报警器进行报警,提示司机安全进行驾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盲区探测装置,可对驾驶过程中的盲区实现全方位探测,有效消除了视觉死角,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所述盲区探测装置,其中,所述中央控制器至少包括中央控制单元、转向灯信号接收单元以及方向盘信号接收单元,所述转向灯信号接收单元与所述方向盘信号接收单元均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用于当判断到所述盲区区域内存在障碍物时,且所述转向灯信号接收单元以及所述方向盘信号接收单元均未接收到输入信号,则控制所述指示灯组件以第一预设报警级别进行报警作业。
所述盲区探测装置,其中,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还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43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的变体式汽车护杠
- 下一篇:一种接触网检修车贯通平台的护栏调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