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新型电极结构的T-RESURF LDMOS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5019.6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5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马中发;彭雨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因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6;H01L29/40 |
代理公司: | 西安科果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3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埋层 轻掺杂漂移区 轻掺杂外延层 重掺杂 衬底 新型电极结构 本实用新型 绝缘氧化层 掺杂类型 场板 填充 功率半导体器件 漂移 蚀刻 导通电阻 工作效率 击穿电压 偏置电极 轻掺杂 功耗 递减 掺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新型电极结构的T‑RESURF LDMOS,涉及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包括重掺杂衬底和设置在所述重掺杂衬底上的轻掺杂外延层,所述轻掺杂外延层上设有轻掺杂漂移区,所述轻掺杂漂移区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掺杂浓度递减的第一埋层、第二埋层、第三埋层和第四埋层,所述轻掺杂漂移区上设有绝缘氧化层,所述绝缘氧化层内从左到右依次蚀刻有第一场板、偏置电极和第二场板;所述重掺杂衬底、轻掺杂外延层、第一埋层、第二埋层、第三埋层和第四埋层均填充有第一掺杂类型,所述轻掺杂漂移区填充有第二掺杂类型。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导通电阻和功耗,提高了击穿电压和器件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新型电极结构的TRIPLERESURF LDMOS。
背景技术
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DMOS,Lateral double-diffused MOStransistors)器件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满足了高耐压,实现功率控制等方面的要求。LDMOS是DMOS的一种,LDMOS作为一种近似于传统的场效应晶体管(FET)器件的一种场效应晶体器件,主要包括在半导体衬底重形成沟道区域所分隔的源漏区域,并依次于沟道区域上方形成栅电极。
传统的LDMOS器件在导通时,其导电沟道位于顶层的正表面,且为横向沟道,栅场板覆盖于较厚的栅氧化层上,导致通态电流向漂移区正表面集中,扩展电阻大,漂移区电导调制效应不均匀,通态电阻大,通态功耗高,器件的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完成了具有新型电极结构的T-RESURF LDMOS,降低了导通电阻和功耗,提高了击穿电压和器件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具有新型电极结构的T-RESURF LDMOS,包括重掺杂衬底和设置在所述重掺杂衬底上的轻掺杂外延层,所述轻掺杂外延层上设有轻掺杂漂移区,所述轻掺杂漂移区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掺杂浓度递减的第一埋层、第二埋层、第三埋层和第四埋层,所述轻掺杂漂移区的顶层设有绝缘氧化层,所述绝缘氧化层内从左到右依次蚀刻有第一场板、偏置电极和第二场板;
所述重掺杂衬底、轻掺杂外延层、第一埋层、第二埋层、第三埋层和第四埋层均填充有第一掺杂类型,所述轻掺杂漂移区填充有第二掺杂类型。
进一步地,所述轻掺杂外延层上还设有沟道区,所述沟道区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重掺杂区和重掺杂源区,所述重掺杂区和重掺杂源区上设有与绝缘氧化层顶面平齐的源极金属区,所述绝缘氧化层上设有栅区;
所述轻掺杂漂移区上还设有漏区,所述漏区上设有漏极金属区;
所述重掺杂区和沟道区均填充有第一掺杂类型,所述重掺杂源区和漏区均填充有第二掺杂类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埋层的第一掺杂类型的浓度小于所述轻掺杂漂移区的第二掺杂类型的浓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埋层、第二埋层、第三埋层和第四埋层的长度之和小于所述轻掺杂漂移区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掺杂类型包括P型,所述第二掺杂类型包括N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掺杂类型包括N型,所述第二掺杂类型包括P型。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新型电极结构的T-RESURF LDMOS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因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因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50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