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轴承自动回位功能的涡轮增压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4512.1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3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博睿;贺达;黄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9/00 | 分类号: | F02B39/00;F02B39/14;F01D25/16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涂文诗;董彬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径向轴承 轴承壳体 轴承 涡轮增压器 增压器涡轮 转子 几何中心 压气机端 转子外周 自动回位 不重合 端壳体 壳体 外周 突变 重心 地脚支架 运动轨迹 转子系统 常规的 端密封 壳体件 扫膛 烧损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轴承自动回位功能的涡轮增压器,包括:增压器涡轮端壳体、压气机端壳体、中间体、压端密封体、地脚支架以及贯穿所述增压器涡轮端壳体和所述压气机端壳体的转子,包括:径向轴承、重心与几何中心不重合的轴承壳体;所述径向轴承设置于所述转子外周,所述轴承壳体设置于所述径向轴承外周。本发明所述径向轴承设置于所述转子外周,所述重心与几何中心不重合的轴承壳体设置于所述径向轴承外周,解决了转子系统常规的运动轨迹发生不可预知的突变,此种突变极易带来转子与轴承、壳体件的剐蹭、扫膛甚至烧损固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轴承自动回位功能的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随着柴油机在船用领域的不断推广和发展,柴油机涡轮增压器产品也在船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陆用或轨道交通领域不同,船用领域的柴油机涡轮增压器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会连同柴油机和船体一起,随风浪做不规则摆动。
此种摆动易带来转子与轴承、壳体件的剐蹭、扫膛甚至烧损固死,进而使柴油机及船舶动力系统工作能力下降、安全风险上升。由于此类损坏通常是不可逆的,需要整体更换新的零组件才能恢复涡轮增压器的工作,严重影响了长期在外海作业船舶的自持力和适航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轴承自动回位功能的涡轮增压器,以克服技术问题。
本发明具有轴承自动回位功能的涡轮增压器,包括:增压器涡轮端壳体、压气机端壳体、中间体、压端密封体、地脚支架以及贯穿所述增压器涡轮端壳体和所述压气机端壳体的转子,还包括:
径向轴承、重心与几何中心不重合的轴承壳体;
所述径向轴承设置于所述转子外周,所述轴承壳体设置于所述径向轴承外周。
进一步地,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轴承外周的滚动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密度大于第二壳体的密度,所述第一壳体对应的圆周角不大于所述第二壳体对应的圆周角。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壳体包括:
设置于轴承壳体圆周外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密度大于第二壳体的密度,所述第一壳体对应的圆周角不大于所述第二壳体对应的圆周角,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圆周外的凸起。
本发明所述径向轴承设置于所述转子外周,所述重心与几何中心不重合的轴承壳体设置于所述径向轴承外周,解决了转子系统常规的运动轨迹发生不可预知的突变,此种突变极易带来转子与轴承、壳体件的剐蹭、扫膛甚至烧损固死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有轴承自动回位功能的涡轮增压器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有轴承自动回位功能的涡轮增压器实施例一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压端密封体,2、中间体,3、压气机端壳体、4、高压气体入口,5、润滑油入口,6、滚动轴承,7、涡轮端壳体,8、转子,9、径向轴承,10、润滑油出口,11、地脚支架,12、轴承壳体,13、润滑油密封齿,14、重心调整摆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4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