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酶一酵富微生物液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7560.4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4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精准医疗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0 | 分类号: | A23L33/10;A23L33/16;A23L29/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尹婷婷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酵母菌 微生物液 木瓜蛋白酶 中性蛋白酶 当归 补气益血 成分释放 增强免疫 鹿茸 果胶酶 口服液 益生菌 阿胶 肠胃 龟胶 菌酶 酶解 枸杞 生产 制备 红枣 发酵 破碎 人参 应用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酶一酵富微生物液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用阿胶、龟胶、枸杞、鹿茸、人参、当归、红枣为原料,将其破碎后,加入果胶酶、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进行酶解,并经酵母菌发酵制备得到。本发明采用菌酶相互配合的方法生产富微生物液,充分利用酶和酵母菌各自的优势,发挥酵母菌与酶的协同作用使原料的药物成分释放的更为彻底,且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应用于口服液时,具有补气益血、增强免疫、调节肠胃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酶一酵富微生物液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能量低营养的饮食习惯,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寿命的主要问题。因此,市面上随之而出现了琳琅满目的保健食品。但是,他们大多都是通过化学方法提取中药药物成分配制得到的营养产品,这些产品虽然也有一定的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作用,但是人体对其吸收较差,有些还有较大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酶一酵富微生物液的生产方法。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备得到富含微量元素的中药生物液,其富含生物小分子,营养丰富,利于人体吸收,可显著增强人体免疫力,并可改善脾胃,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三酶一酵富微生物液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阿胶5~15份、龟胶0.5~1.5份、枸杞3~8份、鹿茸2~7份、人参3~8 份、当归1~3份、红枣10~15份按重量份配比混合;
S2:将各原料混合粉碎至粒径在20~50目,加入蒸馏水浸泡30~60min,并进行湿热灭菌后配制得到原料液;
S3:向原料液体加入3~5%原料液体积的营养液,并调节体系的pH为 4.5~6.0,然后加入果胶酶、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进行酶解;
S4:酶解完成后,将酶解液放入发酵罐中,接入酵母菌发酵;
S5:发酵完成后,将发酵液离心,即可得到所述富微生物液。
所述步骤S2中,原料和蒸馏水的料液比为1g:10~15mL;湿热灭菌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21℃灭菌20~30min。
所述步骤S3中,使用HAc调节体系的pH为6.0~6.5,所述营养液的配比为:氨基酸5.0~10.0%、糖蜜8.0~12.0%、氯化钠0.3~0.8%、硫酸镁0.3~0.5%、硫酸锌0.2~0.6%、碳酸钙0.5~1.0%、磷酸二氢钾0.2~0.6%,硒酸钠0.2~0.6%,其余为蒸馏水,调节pH为7.0。
所述步骤S3中,果胶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的添加量分别为原料液体积的0.3~0.5%、0.2~0.3%、0.1~0.2%。果胶酶可分解植物组织中的果胶质,降低提取液粘度,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可使蛋白质降解为肽,大肽降解为小肽,同时游离氨基酸含量也会增加,三者配合使用可使原料中的药物成分充分溶出。
所述果胶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的酶活力分别为≥100000U/g、≥ 800U/g、≥500000U/g。
所述步骤S3中,酶解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50~65℃酶解3~6h。
所述步骤S4中,酵母菌在接种到酶解液之前,经常规方法培养至活菌数为 3~5×108cfu/g,所述酵母菌的接种量为酶解液质量的0.1~0.5%;发酵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45~55℃发酵6~8h。
本发明还提供了根据上述生产方法制备得到的富微生物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富微生物液在制备补气益血口服液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精准医疗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精准医疗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75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