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双离合器的致动器及包括该致动器的双离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31777.6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4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朴东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基石科技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25/0638 | 分类号: | F16D25/0638;F16D1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李欣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致动器 活塞 工作活塞 双离合器 传递轴 第一离合器 离合器 旋转动力 轴向移动 输出轴 输入轴 轴力 传递 体内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双离合器的致动器。该致动器可应用于包括将输入轴的旋转动力选择性地传递至第一输出轴的第一离合器、将所述输入轴的旋转动力选择性地传递至第二输出轴的第二离合器、借助轴力选择性地沿轴向移动并使第一离合器工作的第一活塞以及借助轴力选择性地沿轴向移动并使第二离合器工作的第二活塞的双离合器。所述致动器可以向所述第一活塞或者所述第二活塞分别传递轴力。所述致动器可以在致动器壳体内具备第一工作活塞和第二工作活塞。所述第一工作活塞可以向所述第一活塞传递轴力,所述第二工作活塞可以向所述第二活塞传递轴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双离合器的致动器及包括该致动器的双离合器,更详细而言,涉及使得用于将动力源的动力选择性地传递至第一输出轴的第一离合器和用于将动力源的动力选择性地传递至第二输出轴的第二离合器交替工作的用于双离合器的致动器及包括该致动器的双离合器。
背景技术
车辆方面的环保技术是涉及未来汽车产业能否存活的核心技术,汽车制造商正致力于开发环保型汽车,以符合环保及燃油经济性规制。另外,作为能够应用到所述环保型汽车的变速器,正在积极地进行对于双离合器变速器(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或者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的研究。DCT在手动变速器结构上应用两个离合器来提高效率,并且提高便利性。
即,所述DCT作为使用两个离合器使奇数级和偶数级交替工作来实现变速的变速器,使奇数级和偶数级交替工作的机制能够改善以前的手动变速器(ManualTransmission;MT)中存在的变速时转矩中断的感觉,并且具有变速操作简单的优点。
在这种DCT中,具备用于将输入轴的旋转动力选择性地传递至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两个离合器。出于使两个离合器彼此对各自的工作不产生干扰的结构方面的考虑,在现有技术中,由一个离合器来接受来自输入轴的旋转动力,将所述一个离合器与另一个离合器用动力传递部件来连接,使得输入轴的旋转动力被一同传递至所述两个离合器。另外,与所述动力传递部件分开而单独具备用于使各个离合器工作的活塞或者膜片弹簧。
根据现有技术,针对防止动力传递部件与活塞或者膜片弹簧之间的干扰,采用了多种方法,但存在部件数量的增加且结构变复杂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本申请发明人提出了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133933号。在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133933号中,借助用于使第一离合器工作的第一活塞,将第一离合器壳体的旋转动力传递至第二离合器壳体,因此具有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和生产成本的优点。
另外,本申请发明人提出了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047075号。在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047075号中,若向第一工作活塞腔室供给工作液压则原先被供给到第二工作活塞腔室的工作液压被顺利排出,若向第二工作活塞腔室供给工作液压则原先被供给到第一工作活塞腔室的工作液压被顺利排出,因此具有能够使交替式工作顺利进行的优点。另外,具有如下优点:由于能够增加活塞的液压作用面积从而能够降低工作液压;使壳体的加工变简单从而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该背景技术部分中记载的内容用于加强对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可以包括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并非公知的现有技术的内容。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了不仅适合所述双离合器的交替式工作还适合多种双离合器的交替式工作的液压的用于双离合器的致动器及包括该致动器的双离合器。
尤其是,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隔壁来分离第一工作活塞与第二工作活塞以能够独立地控制第一工作活塞的工作和第二工作活塞的工作的用于双离合器的致动器及包括该致动器的双离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基石科技株式会社,未经基石科技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17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合器装置和混合动力模块
- 下一篇:动力传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