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9899.1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5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冈本淳;北浦智靖;武野纮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索思未来 |
主分类号: | H01L21/822 | 分类号: | H01L21/822;G06F1/26;H01L21/82;H01L27/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高颖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集成电路 装置 | ||
在布置有标准单元(1)的电路块中,设有开关单元(20),开关单元(20)能够在对沿X方向延伸的电源布线(3)和沿Y方向延伸的带状电源布线(11)进行电连接与不进行电连接之间进行切换。开关单元(20)相对于带状电源布线(11)布置为,相对于每M(M是3以上的整数)条电源布线(3)布置有一个开关单元(20)。开关单元(20)的在Y方向上的布置位置为在相邻的带状电源布线(11)处互不相同且在沿X方向观察时每隔M条带状电源布线(11)相同。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中的电源切断技术。
背景技术
用以实现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的低功耗化的技术之一是电源切断技术。电源切断技术是如下所述的技术:将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的内部分割成多个电路块,并将没有工作的电路块的电源切断,由此抑制产生功耗的原因即泄漏电流。专利文献1在电源切断领域公开了以下构成:在各标准单元列布置用于供给电源/切断电源的开关,实现电源供给控制。从带状电源布线经由开关和标准单元电源布线向各标准单元供给电源。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8-2777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就专利文献1的构成而言,在要切断电源的电路块中,需要在各标准单元电源布线处分别设置用于供给电源/切断电源的开关。即,需要在电路块内布置很多开关。因此,电路块的面积会与开关的面积相应地增加,又因为存在很多开关,所以标准单元的布置自由度会下降。即,由于存在很多开关而导致的面积增加、标准单元布置自由度下降会造成时序收敛性变差,因此可能产生设计工时增多这一问题。
此外,每个开关能够供给的电流量是固定的,根据该电路块的总电流量,能够将布置在电路块内的开关的数量设为所需要的最低限度。但在此情况下,开关间的距离有时会因开关的布置位置而变长,这可能使开关间的电源布线中电压降较大。电源电压的电压降会成为电路误动作的原因,因此是不理想的。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在采用了电源切断技术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中,既将布置的开关的数量抑制得较少,又有效地抑制电源电压的电压降。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在本方面的发明中,提供下述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所述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具有:多个标准单元列,多个所述标准单元列沿第二方向并排布置且分别包括沿第一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标准单元,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多条电源布线,多条所述电源布线分别以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方式布置,且向多个所述标准单元供给电源;多条带状电源布线,多条所述带状电源布线在多条所述电源布线的上层中以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方式布置;多条副带状电源布线,多条所述副带状电源布线在多条所述电源布线的上层中以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方式布置,且分别与多条所述电源布线相连;以及多个开关单元,多个所述开关单元设在多条所述带状电源布线中任一者与由多条所述电源布线中的N条组成的布线组之间,且构成为根据控制信号,能够在将该带状电源布线与属于该布线组的所述电源布线进行电连接和不进行电连接之间进行切换,N是1以上的整数,多个所述开关单元相对于多条所述带状电源布线分别布置为,相对于每M个所述布线组布置有一个所述开关单元,M是3以上的整数,多个所述开关单元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布置位置为,在相邻的所述带状电源布线处互不相同且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每隔M条所述带状电源布线相同。
根据上述方面的发明,就各带状电源布线而言,相对于每M条电源布线(M为3以上的整数)布置有一个开关单元。即,布置的开关单元的数量被抑制得较少。并且,开关单元的在带状电源布线的延伸方向即第二方向上的布置位置为,在相邻的带状电源布线处互不相同且每隔M条带状电源布线相同。因此,即使标准单元离设在与它相连的电源布线处的开关单元较远,设在相邻的电源布线处的开关单元也会布置在它附近。因此,因为从该开关单元经由副带状电源布线供给电源,所以能抑制电源电压的电压降。因此,既能够将开关单元的数量抑制得较少,又能够抑制各标准单元中的电源电压的电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索思未来,未经株式会社索思未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98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