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晶圆级芯片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8327.8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4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强;陈栋;张黎;陈锦辉;赖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88 | 分类号: | H01L23/488;H01L23/31;H01L21/78;H01L21/56;H01L21/6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赵华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面保护层 金属焊盘 基本体 芯片封装结构 金属凸块 包封层 侧壁 种晶 开口 半导体芯片封装 晶圆级芯片封装 纹路 背面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 包覆金属 高低起伏 硅基晶圆 背胶膜 钝化层 裸露面 上表面 填充料 嵌有 贴上 凸块 背面 芯片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晶圆级芯片封装结构,属于半导体芯片封装技术领域。其硅基本体(100)的正面设有钝化层(101)并嵌有金属焊盘(102),在硅基晶圆(100)正面覆盖正面保护层(200),在金属焊盘(102)处形成正面保护层金属焊盘开口(202),在正面保护层金属焊盘开口(202)内设置金属凸块(300),硅基本体(100)的四个侧壁兼有高低起伏的纹路,用填充料包覆金属凸块(300)、正面保护层(200)的裸露面以及硅基本体(100)的侧壁,形成包封层(500),所述金属凸块(300)的上表面露出包封层(500),硅基本体(100)的背面贴上背胶膜形成背面保护层(600)。提供了一种有效保护芯片的晶圆级芯片封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晶圆级芯片封装结构,属于半导体芯片封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半导体封装技术中,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是一种先进封装方法,它是先将整片晶圆进行封装,再切割得到单颗芯片的封装方法。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要求芯片尺寸更小、厚度越薄,产品不仅在封装过程中容易损伤;而且在后端应用过程中也易出现产品失效,因此需要对芯片六个面提供足够的保护,以满足日益苛刻的要求。
目前已知的一种方案是:晶圆正面先完成电极凸块,再沿切割道用刀片进行预切割形成沟槽,然后在晶圆表面用聚合物材料填充沟槽。通过研磨方式将电极凸块露出,然后对晶圆背面减薄至露出预切割道,再在背面制作保护层,最后切割形成单颗。该方案采用刀片预切割,在沟槽侧壁会有崩角或隐裂,影响良率及芯片可靠性;刀片形成的沟槽侧壁与底部垂直且表面光滑,不利于填充料与侧壁的结合;刀片开槽受进刀速度限制,其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芯片封装工艺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保护芯片的晶圆级芯片封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晶圆级芯片封装结构,其包括硅基本体,所述硅基本体的正面设有钝化层并嵌有金属焊盘,在所述金属焊盘处设有钝化层开口露出金属焊盘的上表面,
在所述硅基本体正面覆盖正面保护层,所述正面保护层的厚度范围为2微米至20微米,在金属焊盘处形成正面保护层金属焊盘开口,正面保护层金属焊盘开口小于金属焊盘钝化层开口,在所述正面保护层金属焊盘开口内设置金属凸块,所述金属凸块的高度范围在5微米至50微米,所述硅基本体的厚度范围为50微米至500微米,其纵截面呈矩形、正梯形或倒梯形,并且其四个侧壁兼有高低起伏的纹路;
用填充料包覆金属凸块、正面保护层的裸露面以及硅基本体的侧壁,形成包封层,所述包封层在硅基本体的侧壁的宽度范围在15-150微米,所述金属凸块的上表面露出包封层,硅基本体的背面贴上背胶膜形成背面保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正面保护层覆盖住钝化层101侧壁的厚度大于1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凸块材质为铜、锡、镍。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凸块高度在5微米至50微米。
有益效果
1)采用干法刻蚀方法形成的沟槽不会形成崩角或隐裂,不会对芯片造成潜在损伤;沟槽侧壁高低起伏的纹路,有助于增加填充材料与侧壁的结合强度;
2)正面保护层覆盖金属焊盘钝化层开口,金属凸块再生长在正面保护层上,该结构生长的金属凸块更安全可靠;在填充沟槽时,正面保护层可作为缓冲层,以保护钝化层不受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晶圆级芯片封装结构的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
硅基本体100
钝化层 101
金属焊盘 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未经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83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功率管封装外壳及冷却系统
- 下一篇:防止虚焊的半导体引线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