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双动力源单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0550.7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5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吉顺;李松林;余慧兰;戴树海;葛长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B60L11/18;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元弘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2 | 代理人: | 孙东风 |
地址: | 224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供电回路 整车控制器 两路 电动汽车 汽车车轮 电力驱动单元 本实用新型 电力驱动 双动力源 策略调节 电性连接 均衡 驱动 输出 配备 运转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双动力源单驱系统,包括驱动汽车车轮运转的电力驱动单元,所述电力驱动单元包括两路相互独立的动力电池供电回路;还包括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分别与两路动力电池供电回路电性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两路动力电池供电回路均衡为所述汽车车轮提供电力驱动;当其中一路动力电池供电回路出现故障时,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另外一路动力电池供电回路按预定的策略调节对所述汽车车轮的电力驱动。本实用新型配备了两路独立的动力电池供电回路,使得当某一路动力电池供电回路出现故障时,剩余的那路动力电池供电回路随即调节电力输出,以维持电动汽车的运行不受明显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源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双动力源单驱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电动汽车也越来越普及。
目前,电动汽车均是单动力源驱动的结构,即如图1所示,包括了驱动汽车车轮转动的电气驱动单元,所述电气驱动单元具体包括动力电池和配套的动力电池管理单元,动力电池的电能通过配电柜提供给变频器,再由变频器驱动所述驱动电机转动,并经过变速箱而驱动车轮转动。
在此种电力驱动模式下,为了确保车辆能够正常运行,必须仰仗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管理单元、配电柜、变频器、驱动电机的整体协调配合,一旦某个部分出现故障将会导致车辆的无法使用。而由于车况和路况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难以确保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管理单元、配电柜、变频器、驱动电机均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这就为重要场合使用电动汽车埋下极大的隐患。
同时,为了获得较佳的车辆性能,还会尽可能采用大容量的电池和电机,这使得传动轴的负荷加大,车辆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双动力源单驱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双动力源单驱系统,包括驱动汽车车轮运转的电力驱动单元,所述电力驱动单元包括两路相互独立的动力电池供电回路;
还包括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分别与两路动力电池供电回路电性连接;
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两路动力电池供电回路均衡为所述汽车车轮提供电力驱动;当其中一路动力电池供电回路出现故障时,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另外一路动力电池供电回路按预定的策略调节对所述汽车车轮的电力驱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双动力源单驱系统中,所述两路动力电池供电回路中的一路动力电池供电回路包括第一路动力电池,所述第一路动力电池配备有第一路动力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第一路动力电池接入第一路配电柜,所述第一路配电柜的输出端则通过第一路变频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变速箱驱动所述汽车车轮;
所述两路动力电池供电回路中的另一路包括第二路动力电池,所述第二路动力电池配备有第二路动力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第二路动力电池接入第二配电柜,所述第二配电柜的输出端则通过第二路变频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变速箱驱动所述汽车车轮;
所述整车控制器分别通过CAN总线与第一路动力电池管理单元、第二路动力电池管理单元、第一路变频器、和第二路变频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双动力源单驱系统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路变频器配套的第一路水冷单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双动力源单驱系统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路变频器配套的第二路水冷单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双动力源单驱系统中,所述其中一路动力电池供电回路出现的故障包括第一路动力电池、和/或第一路动力电池管理单元,和/或第一路配电柜,和/或第一路变频器,和/或第一驱动电机出现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05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