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添加4种膳食纤维的酸梨汤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0277.0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7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丽;丁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燕禾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04 | 分类号: | A23L2/04;A23L2/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4400 河北省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膳食纤维 酸梨 维生素C 制备 白砂糖 柠檬酸 低聚果糖 辅助功能 结晶果糖 聚葡萄糖 杀菌工艺 酸梨原汁 纯净水 防褐变 抗氧化 灭菌 灌装 果胶 排气 贮藏 冷却 果品 保鲜 调配 饮用 人群 加工 优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添加4种膳食纤维的酸梨汤制备方法,选取酸梨原汁、白砂糖、果胶、结晶果糖、低聚果糖、聚葡萄糖、柠檬酸、维生素C和纯净水按照优化好的比例在一容器内进行调配并搅拌均匀,然后进行灭菌、灌装、排气杀菌工艺,最后进行冷却即制得一种添加4种膳食纤维的酸梨汤。该酸梨汤酸甜适度、风味独特,适于各类人群饮用,尤其是加入了适量的膳食纤维,使其充分利用了膳食纤维所具有的辅助功能,加入了维生素C用于抗氧化、保鲜、防褐变和延长贮藏时间,同时,对果品酸梨加工方法简单,适宜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添加4种膳食纤维的酸梨汤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酸梨是一种富含多种人体所需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山地水果,主要产于我国北方燕山山脉及其南麓山地丘陵地区。中医理论认为:酸梨入肺、脾、心三经,具有良好的润肺止咳、和胃健脾、生津止渴、消食解酒、软化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脑供血状况之功效。其不足之处是大多质粗、皮厚、口感较酸,所以人们一般不愿鲜食,多是将其储藏一段时间或是将其冷冻后食用,或是以酸梨加糖煮水的方式饮用,这样反而会造成果肉中的部分营养液被浪费。另外酸梨采收季节性很强,人们也无法常年食用。
为了解决以上所述缺憾,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降血脂、通便、利尿、清肠健胃、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的酸梨汤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添加4种膳食纤维的酸梨汤制备方法,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选取酸梨原汁、白砂糖、果胶、结晶果糖、低聚果糖、聚葡萄糖、柠檬酸、维生素C和纯净水按照优化好的比例在一容器内进行调配并搅拌均匀,然后进行灭菌、灌装、排气杀菌工艺,最后进行冷却即制得一种添加4种膳食纤维的酸梨汤。
上述的一种添加4种膳食纤维的酸梨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精选优质酸梨洗净、去梗、切碎、榨取原汁进行过滤,得滤液即为酸梨原汁。
2.将步骤1得到的酸梨原汁于调配罐中与配方I溶液在常温下进行混合,酸梨原汁重量与配方I溶液按重量百分比浓度分别为35%、65%。配方I溶液配方如下(均按重量百分比浓度):白砂糖5~10%,果胶2~3%,结晶果糖1~2%,低聚果糖1~2%,聚葡萄糖0.5~1%,柠檬酸0.1~0.5%,维生素C 0.1~0.3%,纯净水35~65%。
对调配罐中的混合液充分搅拌均匀。
3.将步骤2得到的充分搅拌均匀后的混合液于灭菌锅内灭菌1min,灭菌温度为98℃。
4.将步骤3得到的灭菌后的混合液在不低于88℃下进行定量装罐。
5.将步骤4得到的罐立即放入杀菌锅内进行排气灭菌,排气灭菌时间10min,灭菌温度为98℃。
6.将步骤5得到的排气灭菌后的罐在冷藏室内进行冷却到10℃,冷却后的混合液即为一种添加4种膳食纤维的酸梨汤成品,将之存放在储罐内随时待用,即可兑水稀释饮用,也可直接饮用。
按上述步骤制备的一种添加4种膳食纤维的酸梨汤成品,是以酸梨原汁为主要原料,加入白砂糖、膳食纤维(果胶、结晶果胶、低聚果胶、聚葡萄糖)、柠檬酸、纯净水等辅料调制而成,使酸梨汤酸甜适度、风味独特,适于各类人群饮用,尤其是加入了适量的膳食纤维,使其充分利用了膳食纤维所具有的辅助功能,加入了维生素C用于抗氧化、保鲜、防褐变和延长贮藏时间,同时,对果品酸梨加工方法简单,适宜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制备100kg添加4种膳食纤维的酸梨汤。
1.精选优质酸梨100kg洗净、去梗、切碎、榨取原汁进行过滤,得滤液即为酸梨原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燕禾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燕禾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02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