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电动车助力制动装置及制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2898.5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8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汪文江;李文杰;周从源;许二超;何俊;李荫荣;刘雪冰;李杰;徐赟;叶昌森;吴鹏;李高水;张茂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12 | 分类号: | B60T13/12;B60T1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助力 制动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制动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纯电动车助力制动装置及制动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传统的真空助力装置提供助力原理图,包括真空管01、真空助力器03、制动总泵02、制动踏板04、ABS控制单元05、右后制动器06、左后制动器07、制动管路08、左前制动器09、右前制动器010、真空控制单元011及真空泵012。
工作原理是,制动时,踩下制动踏板,真空助力器利用真空泵抽取的真空通过真空管提供辅助制动力,实现制动助力,推动制动总泵中的液压油实现制动器制动车辆。
随着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开发和推广,对电动车制动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的电动车均采用传统的真空助力装置来给制动提供助力,但是随着电动商用车的开发,整车质量较大,采用真空助力很难满足制动助力的要求。
目前轻型电动商用车都是在燃油车作为基础车上开发的,因电动车增加电池一般都比基础车型重,尤其是4到5吨的车,采用传统的真空助力基本不能满足制动的要求,原因如下:
真空泵提供的真空度基本相同,如提高真空度需要增加很多成本开发高性能正空泵,对管路密封性能要求更高。
因整车布置空间有限真空助力器的尺寸不可能能加大,这就决定了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助力与燃油车一样。
整车相对于基础车重量一般增加较多,导致制动力要求增大。
上述原因导致轻型电动商用车利用传统燃油车的真空助力方式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电动车助力制动装置及制动方法,以解决现真空助力不能满足制动助力的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纯电动车助力制动装置,包括液压控制单元、驱动液压管路、制动总泵活塞缸、位置传感器、制动踏板、ABS控制单元、右后制动器、左后制动器、制动管路、左前制动器、右前制动器及整车控制器;
所述驱动液压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液压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驱动液压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动总泵活塞缸连接;
所述整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液压控制单元及所述位置传感器电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制动踏板上;所述制动踏板与所述制动总泵活塞缸活动连接;
所述制动总泵活塞缸的出油口与所述ABS控制单元的进油口连接;所述ABS控制单元的出油口通过制动管路分别与所述右后制动器、所述左后制动器、所述左前制动器及所述右前制动器连接。
所述液压控制单元包括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出口与所述驱动液压管路连接,所述电磁阀的进口与转向液压系统的高压油管路连接。
一种纯电动车助力制动方法,使用上述任一项的纯电动车助力制动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在整车控制器内设定液压控制单元的电磁阀的开度与位置传感器的速度数据及行程数据的对应关系;
当制动踏板发生动作时,所述位置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制动踏板的动作速度及行程,所述位置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数据信号传递给所述整车控制器;
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信号,确定所述液压控制单元的电磁阀开启的开度,以控制转向液压系统的高压油进入驱动液压管路的流量及压力,以使得转向液推动制动总泵活塞缸内的活塞的助力与制动踏板的要求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电动轻型商用车制动助力的问题,通过转向液压系统的高压转向液作为动力推动制动总泵活塞缸内的活塞,并且制动液压力高而且压力稳定,提高了制动系统的操纵轻便性;保证了制动系统的可靠性;通过与转向系统共用动力源,减少能量消耗,因为只要车轴运行,转向系统的油泵就一直在工作中,从其中分一条支路转向液到制动系统中,只在制动时增加制动系统的油压,消耗能量很少。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真空助力装置提供助力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助力制动装置助力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真空管,02制动总泵,03真空助力器,04制动踏板,05ABS控制单元,06右后制动器,07左后制动器,08制动管路,09左前制动器,010右前制动器,011真空控制单元,012真空泵,1驱动液压管路,2制动总泵活塞缸,3位置传感器,4制动踏板,5ABS控制单元,6右后制动器,7左后制动器,8制动管路,9左前制动器,10右前制动器,11整车控制器,12液压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28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