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驾驶车辆的静态障碍物响应性能测试方法及测试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1421.6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5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耿志军;刘春杰;刘春;莘汝平;王海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态障碍物 测试 响应性能 自动驾驶 车道 车辆性能测试 变换车道 标准场景 车辆变道 车辆响应 行驶环境 可操作 绕开 标准化 表现 行驶 | ||
1.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静态障碍物响应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测试场进行场景布置和待测车辆响应;
所述场景布置为:
所述测试场包括具有至少两条车道的道路和静态障碍物,将待测车辆和所述静态障碍物置于同一车道,所述静态障碍物置于所述待测车辆前方且两者之间留有车辆变道可操作距离;
所述待测车辆响应为:
所述待测车辆朝向所述静态障碍物行驶,并变换车道绕开所述静态障碍物;
所述场景布置还包括:所述测试场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参考车辆,控制所述第一参考车辆跟随所述待测车辆行驶,其中,所述第一参考车辆包括具有V2V通讯协议的无线通信设备;
所述待测车辆响应还包括:所述待测车辆向所述第一参考车辆发出预警信息;
所述场景布置还包括:
所述测试场还包括路侧设备,所述路侧设备检测到具有静态障碍物的路况或接收到人工输入的具有静态障碍物的路况后向所述待测车辆发出预警信息,其中,所述路侧设备包括能够自动检测路况的检测器和/或供人工输入路况的输入端,路侧设备还包括处理信息的处理模块以及具有V2I通讯协议的无线通信设备,处理模块将从检测器和/或输入端接收到的路况相关信息分析处理形成预警信息,通过具有V2I通讯协议的无线通信设备向待测车辆发送预警信息,并且处理模块还能够基于路况相关信息设计出新的规划路线并通过具有V2I通讯协议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给待测车辆;
所述待测车辆响应还包括:
所述待测车辆接收到所述路侧设备发出的预警信息并结合其所处状态分析处理后,最终完成变换车道绕开所述静态障碍物,并且待测车辆参考接收到的规划路线重新规划车辆行驶路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驾驶车辆的静态障碍物响应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场还包括:能够收发信息的运营测试管理中心;
所述待测车辆响应还包括:所述待测车辆向所述运营测试管理中心发出预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驾驶车辆的静态障碍物响应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场景布置还包括:
所述运营测试管理中心向所述待测车辆发出路况信息;
所述待测车辆响应还包括:
所述待测车辆接收到所述路况信息并结合其所处状态分析处理后,最终完成变换车道绕开所述静态障碍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驾驶车辆的静态障碍物响应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场景布置还包括:所述测试场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参考车辆,控制所述第二参考车辆在所述静态障碍物旁边的车道上与所述待测车辆对向行驶,其中,所述第二参考车辆中包括具有V2V通讯协议的无线通信设备;
所述待测车辆响应还包括:所述待测车辆向所述第二参考车辆发出提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驾驶车辆的静态障碍物响应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场景布置还包括:
所述测试场还包括能够收发信息的运营测试管理中心,所述路侧设备在向经过所述道路的自动驾驶车辆发出预警信息的同时向所述运营测试管理中心发出预警信息,所述运营测试管理中心接收到预警信息后进行分析处理形成路况信息,然后向所述待测车辆发出所述路况信息;
所述待测车辆响应还包括:
所述待测车辆接收到所述路况信息并结合其所处状态分析处理后,最终完成变换车道绕开所述静态障碍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驾驶车辆的静态障碍物响应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测车辆响应还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
a、所述待测车辆提醒车内人员前方路况信息;
b、所述待测车辆在距离所述静态障碍物预设距离范围内开始减速;
c、所述待测车辆在其变换车道的动作完成时与所述静态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预设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特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14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