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接带隙Ge沟道N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87747.3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6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旻昱;宋建军;苗渊浩;胡辉勇;宣荣喜;张鹤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H01L29/16;H01L21/02;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61230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长春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ge 沟道 nmos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直接带隙Ge沟道NMOS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1、选取掺杂浓度为5×1015~7×1015cm-3的单晶Si衬底;
S102、在275℃~325℃下在所述单晶Si衬底上外延生长厚度为27~50nm第一Ge层,以避免晶体质量损失;
S103、在500℃~600℃下,在所述第一Ge层上生长厚度为900~950nm的第二Ge层,所述第二Ge层采用BF2+作为P型杂质以形成P型沟道层;
S104、在750℃~850℃下,在H2气氛中退火10~15分钟以提高晶格质量;
S105、在100℃的H2O2溶液中,浸入时间为10分钟,在所述第二Ge层表面形成GeO2钝化层;
S106、在250℃~300℃下,采用原子层淀积工艺淀积厚度为3nm的HfO2材料作为栅介质层;其中,反应气体为[(CH3)(C2H5)N]4Hf,氧化剂为H2O;
S107、采用反应溅射工艺生长厚度为90~100nm TaN材料作为栅极层;
S108、利用选择性刻蚀工艺刻蚀指定区域的所述TaN材料、所述HfO2材料及所述GeO2钝化层形成栅极;
S109、在所述第二Ge层和所述栅极表面淀积厚度为10~20nm的SiO2材料;
S110、利用CVD工艺在所述SiO2材料表面淀积厚度为20~30nm的Si3N4材料;
S111、采用选择性刻蚀工艺刻蚀除所述栅极顶部及侧墙处所以外的所述SiO2材料和所述Si3N4材料,在所述栅极表面形成栅极保护层;
S112、在整个衬底表面涂抹光刻胶,利用光刻工艺曝光光刻胶,保留所述栅极表面的光刻胶;
S113、利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工艺刻蚀所述整个衬底表面的所述第二Ge层,形成Ge台阶;
S114、去除表面光刻胶;
S115、在500℃~600℃下,以硅烷、锗烷为气源,采用化学气相淀积工艺在所述Ge台阶周围生长厚度为20nm的Si0.5Ge0.5材料;
S116、在所述Si0.5Ge0.5材料内利用离子注入工艺注入AsH3形成源漏区;
S117、利用湿法刻蚀工艺去除所述SiO2材料和所述Si3N4材料形成的所述栅极保护层;
S118、利用CVD工艺淀积厚度为20~30nm的BPSG以形成介质层;
S119、采用硝酸和氢氟酸刻蚀所述介质层形成源漏接触孔;
S120、利用电子束蒸发工艺淀积厚度为10~20nm金属W,形成源漏接触;
S121、利用选择性刻蚀工艺刻蚀掉指定区域的金属W,形成源漏区电极,最终形成所述直接带隙Ge沟道NMOS器件。
2.一种基于直接带隙Ge沟道NMOS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晶Si衬底层、第一Ge层、第二Ge层及Si0.5Ge0.5层、GeO2钝化层、HfO2栅介质层、TaN栅极层;其中,所述直接带隙Ge沟道NMOS器件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774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