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行器气动布局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64750.1 | 申请日: | 2015-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0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 发明(设计)人: | 闻浩诚;杨盛;林家靖;柳云飞;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盛 |
| 主分类号: | B64C27/82 | 分类号: | B64C27/82;B64C9/30;B64C2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饶钱 |
| 地址: | 10008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涵道 飞行器 动力结构 气动布局 螺旋桨 舵机 舵面 内层 电机 飞行器设计 从上至下 飞控系统 控制舵面 连杆连接 连接结构 依次连接 续航 主动力 传感器 内壁 盛放 外壁 驱动 | ||
1.一种飞行器气动布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涵道结构、内层动力结构及舵面,所述外层涵道结构包括涵道和用于控制舵面运动的控制舵机,所述控制舵机设置于所述涵道的外壁上,所述内层动力结构包括用于盛放电调、飞控系统及传感器的电气筒、用于提供主动力的螺旋桨、用于驱动螺旋桨旋转的电机,所述电气筒、螺旋桨及电机在涵道高度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用于调节飞行器方向的舵面与所述控制舵机通过连杆连接,所述内层动力结构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外层涵道结构的内壁固定,所述舵面位于所述涵道的底部,所述控制舵机通过连杆驱动所述舵面运动以抵消所述螺旋桨旋转产生的反扭矩;
所述内层动力结构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外层涵道结构的内壁固定具体是所述内层动力结构中的电气筒通过肋片与所述外层涵道结构的内壁固定,所述肋片与所述外层涵道结构的内壁固定位置距所述涵道顶部距离为所述涵道高度的三分之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飞行器气动布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持所述涵道的起落架,所述起落架一端固定于所述涵道的外壁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涵道的下方,将所述涵道支撑使所述涵道脱离地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飞行器气动布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气动布局装置包括至少三个起落架,所述起落架为L型且等间距固定于所述涵道的外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飞行器气动布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舵机为四个,所述控制舵机等间距固定于所述涵道的外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飞行器气动布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舵面为四个,每个所述舵面包括三个平行且带有翼型的翼,所述三个翼由连接件相连,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三个翼的窄边侧面上,所述控制舵机通过连杆作用于所述连接件驱动所述舵面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飞行器气动布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舵机沿安装外层涵道的外壁方向前后偏转15度,所述舵面在所述控制舵机的控制下相对其平衡位置处左右偏转15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飞行器气动布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采用碳纤维薄壳制成。
8.如权利要求4所述飞行器气动布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碳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飞行器气动布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筒、电机及螺旋桨采用螺栓依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盛,未经杨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47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