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制动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44559.2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4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彭佳;方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12 | 分类号: | B60T7/12;B60T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制动器 车辆制动器 预测 制动器 温度序列 预先设置 读取 温度预测模型 辅助制动器 采集时刻 温度过高 行驶安全 影响车辆 制动效率 阈值时 采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制动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读取预先设置的第一时间间隔;按照第一时间间隔获取预定时间范围内采集到的行车制动器的实际温度值,生成第一实际温度序列;将第一实际温度序列输入至温度预测模型,预测下一采集时刻行车制动器的预测温度值;判断预测温度值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一温度阈值;当预测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启用辅助制动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在连续使用制动器,导致制动器温度过高从而使行车制动器的制动效率降低,影响车辆行驶安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制动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的行驶环境多种多样,车辆会面对各种复杂路况环境。特别是对于一些山区作业的车辆,往往会面临连续的长距离的下坡道路,这就需要车辆具有很好的制动性能。但由于长时间的连续制动,会使得车辆制动器温度不断升高,从而将导致车辆制动性能衰退,大大降低车辆下大长坡的行驶安全性。
现有技术中,当车辆在山区行驶时,遇到连续长距离下坡的路况时,需要长时间使用行车制动器,长时间使用行车制动器会增加制动蹄片和制动鼓的磨损,使得制动蹄片和制动鼓的温度大幅度提升。一旦温度过高,行车制动器将可能失去部分制动功能,降低车辆在下坡时的安全性。往往,只能通过驾驶员以物理降温的方法对制动器进行降温,常用的降温方法例如:淋水法,即将水淋到制动器上,使得制动器温度降低。而此种方法的缺点为:喷水冷却力度不均匀,不能从根本降低制动器的散热量,而且加水不方便,增加驾驶者的操作工作等。
针对现有技术中车辆在连续使用制动器,导致制动器温度过高从而使行车制动器的制动效率降低,影响车辆行驶安全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制动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续使用制动器,导致制动器温度过高从而失去制动力降低车辆行驶安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制动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读取预先设置的第一时间间隔;按照第一时间间隔获取预定时间范围内采集到的行车制动器的实际温度值,生成第一实际温度序列;将第一实际温度序列输入至温度预测模型,预测下一采集时刻行车制动器的预测温度值;判断预测温度值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一温度阈值;当预测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启用辅助制动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制动器的控制系统,该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行车制动器的实际温度值;辅助制动器,辅助制动器用于提供制动力;制动控制器,制动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辅助制动器建立通讯连接,用于采集和处理行车制动器的实际温度值,并以实际温度值为参数通过温度预测模型确定预测温度值,根据预测温度值判断是否启用辅助制动器。
根据发明实施例,通过读取预先设置的第一时间间隔;按照第一时间间隔获取预定时间范围内采集到的行车制动器的实际温度值,生成第一实际温度序列;将第一实际温度序列输入至温度预测模型,预测下一采集时刻行车制动器的预测温度值;判断预测温度值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一温度阈值;当预测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启用辅助制动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在连续使用制动器,导致制动器温度过高从而使行车制动器的制动效率降低,影响车辆行驶安全的问题。实现了在长时间使用行车制动器的情况下,通过辅助制动器辅助行车制动器进行制动以降低温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车辆制动器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优选的车辆制动器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45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