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自由度两转动并联运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0528.1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1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邓嘉鸣;尹洪波;孟庆梅;沈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8 | 分类号: | B25J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度 转动 并联 运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自由度两转动并联运动装置,具体地说,是为实现两转动空间运动的装备提供一类新机型。
背景技术
工业上许多场合需要结构简单、两维转动输出的装备,两转动并联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主要用于机器人关节、康复训练机、喷枪、卫星天线的方位跟踪系统、摄像机定位系统等方面,目前对两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型综合研究和工程设计相对较少,已有的两自由度球面并联机构有:球面5R机构、3-RSR&1-SS机构,以及Omni-Wrist III机构及其派生机构,但它们的支链结构或整体结构复杂。因此,需要发明结构简单但能产生两转动输出的并联运动装置。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两自由度两转动输出并联装置,其技术方案是:一种两自由度两转动并联运动装置,包含动平台(1)、机架(0)、万向节(U11)、一条RSS支链及一条混合支链,这里,S表示球副,R表示转动副,其特征是:动平台(1)的第一个顶点与机架(0)直接以万向节(U11)连接;RSS支链的两端分别与动平台(1)的第二个顶点和机架(0)以球副一(S33)、转动副一(R31)连接;混合支链包含的由四个转动副组成的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边杆一(ab)、对边杆二(cd)分别与动平台(1)的第三个顶点、连架杆(2)的一端以球副二(S24)、转动副二(R22)连接,而连架杆(2)的另一端与机架(0)以转动副三(R21)连接,其中,转动副二(R22)的轴线与对边杆二(cd)本身的几何轴线重合,与转动副三(R21)的轴线平行。当机架(0)上的转动副(R31)、转动副(R21)为驱动时,动平台(1)产生绕万向节(U11)两个转轴线的独立转动。
这种并联运动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由于其机构耦合度为零,具有解析式位置正解。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给予进一步地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技术方案是:一种两自由度两转动并联运动装置,包含动平台1、机架0、万向节U11、一条RSS支链及一条混合支链,这里,S表示球副,R表示转动副,动平台1的第一个顶点与机架0直接以万向节U11连接;RSS支链的两端分别与动平台1的第二个顶点和机架0以球副一S33、转动副一R31连接;混合支链包含的由四个转动副组成的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边杆一ab、对边杆二cd分别与动平台1的第三个顶点、连架杆2的一端以球副二S24、转动副二R22连接,而连架杆2的另一端与机架0以转动副三R21连接,其中,转动副二R22的轴线与对边杆二cd本身的几何轴线重合,与转动副三R21的轴线平行。
当机架0上的转动副一R31、转动副三R21为驱动时,动平台1产生绕万向节U11两个转轴线的独立转动。
这种并联运动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还具有解析式位置正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0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