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80030969.2 申请日: 2012-03-12
公开(公告)号: CN103650183B 公开(公告)日: 2017-02-22
发明(设计)人: 山中一彦;吉田真治;泷川信一;片山琢磨;中西秀行;田中毅 申请(专利权)人: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H01L33/52 分类号: H01L33/52;H01L33/50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代理人: 雒运朴
地址: 日本国***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发光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半导体发光元件与荧光体组合的发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照明、薄型电视的背光光源用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迅速从既有的白炽灯、荧光灯更换为将使用了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半导体发光元件、放射黄色荧光的黄色荧光体组合的白色发光二极管等发光装置。对这些发光装置而言,例如电光转换效率超过1001m/W的高效率化的发展以及封装尺寸从例如5mm2到100mm2的各种尺寸的发光装置以低价格提供推动了迅速的普及。 

然而,从这些白色发光二极管射出的光为蓝色光与黄色光的组合即模拟白色光,因此存在彩色再现性差的课题。 

因此,迄今为止,例如,除发出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示的蓝色光的蓝色半导体发光元件与发出黄色光的第一荧光体以外,还提出了将发出红色的光的第二荧光体与第一荧光体混合并涂布在蓝色半导体发光元件上的发光装置。以下,利用图16、图17说明现有的发光装置。 

在本现有例中,第一荧光体粒子为钇·铝·柘榴石系的荧光体粒子,第二荧光体粒子为如下的荧光体粒子,该荧光体粒子由通过Eu活性化的CaAlSiN3晶体构成。 

在片型白色发光二极管灯的发光装置1021中,在可见光线反射率高的白色的氧化铝陶瓷基板1029固定有两条引线1022、1023,这些引线的一端分别位于基板的大致中央部,而另一端分别向外部伸出而成为在进行对电气基板的安装时软钎焊的电极。在一条引线1022的一端上,以成为基板中央部的方式而载置并固定有蓝色发光二极管元件1024。蓝色发光二极管元件1024的下部电极与其下方的引线1022通过导电性膏剂连接,上部电极与另一条引线1023通过金属细线1025电连接。 

荧光体1027为将第一树脂与第二荧光体混合的荧光体,向第一树脂1026中分散,并安装在蓝色发光二极管元件1024附近。分散有该荧光体1027的第一树脂1026透明,并将蓝色发光二极管元件1024的整体覆盖。而且,在氧化铝陶瓷基板1029上固定有作为白色的硅酮树脂的壁面构件1030。壁面构件1030呈在中央部开孔的形状,面向中央的部分形成曲面形状的斜面,斜面成为用于将光向前方导出的反射面。壁面构件1030的中央部的孔形成凹部,此处以将蓝色发光二极管元件1024以及分散有荧光体1027的第一树脂1026完全封闭的方式来填充透明的第二树脂1028。第一树脂1026与第二树脂1028使用相同的环氧树脂。在这种结构中,通过发光装置1021得到如图17的实线所示的光谱,且得到其色度坐标为x=0.338,y=0.330。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发光装置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即,在图17所示的光谱中存在红色~红外区域的发光,然而如虚线的能见度曲线所示那样人眼对波长680nm以上的光的能见度低,无助于发光装置的亮度。而且,由于在从作为激发光的蓝色光转换成该区域的光时的斯托克斯损失大,因此转换损失大。因此,为了效率良好地控制这种红色~红外区域的光的光谱,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能够控制峰值波长并且利用光谱的半值宽狭窄的量子点荧光体构成发光装置的内容。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359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9380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发光装置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即,量子点荧光体不耐气体、水分。对于这种课题,现有例中示出了能够抑制量子点荧光体的劣化的液状硬化性树脂组合物以及采用了该液状硬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发光装置的结构。但是,由于近几年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周边构件的可靠性的提高,对量子点荧光体也要求抑制进一步劣化的结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能够在采用了半导体发光元件与荧光体的发光装置中抑制荧光体的劣化的发光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发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封装;安装在所述封装上的半导体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封装上的盖构件;封闭所述封装与所述盖构件之间的空间的密封构件;配置在所述被封闭的空间中的荧光体。根据该结构,即使是不耐气体、水分的荧光体,也能够容易通过气体阻隔性高的构件进行气密封闭,因此能够抑制荧光体的劣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09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半导体器件和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201780012837.X
  • 科比尼安·佩尔茨尔迈尔;克里斯蒂安·莱雷尔;马蒂亚斯·斯佩尔 - 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17-02-21 - 2018-10-23 - H01L33/5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其具有:至少一个半导体芯片(10),所述半导体芯片包括具有有源区域(12)的半导体本体(1)、转换元件(6)和载体(3),并且载体(3)具有第一成形体(33)、第一导体本体(31)和第二导体本体(32),并且导体本体(31,32)与有源区域(12)导电连接,并且其中转换元件(6)的背离有源区域(12)的一侧形成半导体芯片(10)的前侧(101),并且载体(3)的背离有源区域(12)的一侧形成半导体芯片(10)的后侧(102),并且半导体芯片的侧面(103)将前侧(101)和后侧(102)彼此连接;和‑所述半导体器件具有第二成形体(5),其中‑半导体芯片(10)完全地穿过第二成形体(5),使得第二成形体(5)形成围绕半导体芯片(10)的框架,并且半导体芯片(10)的前侧(101)和后侧(102)至少局部地没有第二成形体(5),并且‑第二成形体(5)在半导体芯片(10)的侧面上至少部分地遮盖转换元件(6)的露出的面。
  •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201280035302.1
  • 蔵本雅史;岩仓大典;小关健司;鹤羽智阳;冈田聪;林正树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2012-05-15 - 2018-06-08 - H01L33/52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取出效率优良的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发光装置(100)的制造方法在通过滴下到具有连接发光元件(10)的导电部件(20)及与该导电部件(20)一体成形的成形体(25)的基体(30)上而成形密封所述发光元件(10)的密封部件(40)的工序中,所述密封部件(40)以该密封部件(40)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导电部件(20)或所述成形体(25)的俯视时朝向外侧的外向面(38)的方式而成形。
  • LED器件、LED组件及紫外线发光装置-201680029996.6
  • 土居笃典;岩崎克彦;增井建太朗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2016-05-19 - 2018-01-19 - H01L33/52
  • LED器件,其具有基板;LED元件,所述LED元件被配置于所述基板上;无机玻璃成型体,所述无机玻璃成型体被配置于来自所述LED元件的出射光的全部或一部分透过的位置;第1粘接部,所述第1粘接部以与所述基板接触的方式进行设置,并将所述基板与所述无机玻璃成型体粘接;和第2粘接部,所述第2粘接部被设置于所述LED元件与所述无机玻璃成型体之间,所述LED器件中,所述LED元件通过所述基板、所述无机玻璃成型体和所述第1粘接部而与外部大气隔绝,所述第2粘接部的形成材料包含缩聚型有机硅树脂,所述LED元件与所述无机玻璃成型体之间的距离为0.1mm以下。
  • 光电子器件、光学元件和其制造方法-201380048833.9
  • 凯西·施米特克;迈克尔·克鲁帕;贝尔特·布劳内 - 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13-09-06 - 2017-10-27 - H01L33/52
  •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光电子器件,所述光电子器件包括壳体(20);发射辐射的或接收辐射的半导体芯片(10),所述半导体芯片设置在壳体(20)中;和光学元件(50),所述光学元件设置在器件的光路中。光学元件(50)具有两亲的嵌段共聚物(55),所述嵌段共聚物包含作为疏水聚合物的聚硅氧烷以及与其交联的亲水聚合物。此外,光学元件(50)具有导热的纳米颗粒(60),所述纳米颗粒以分布在两亲的嵌段共聚物(55)中的方式存在并且包括选自下述组的材料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它们的组合。
  • 用于发光二极管的颜色转换基底以及生产其的方法-201580019015.5
  • 李起渊;文亨修;吴润锡;金知满;杨春逢 - 康宁精密素材株式会社
  • 2015-03-17 - 2016-11-23 - H01L33/5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颜色转换基底和一种用于生产其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由于可气密密封而能够完全保护支撑在内部中的量子点(QD)免受外部影响的发光二极管的颜色转换基底以及一种用于生产此颜色转换基底的方法。为此,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颜色转换基底和用于生产颜色转换基底的方法,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颜色转换基底包括: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位于发光二极管上彼此面对布置;片,具有孔,布置在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之间;QD,填充孔;以及密封材料,设置在第一基底与片的下表面之间中以及第二基底与片的上表面之间中,其中,密封材料沿孔的边缘设置,片由允许激光密封密封材料、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的物质制成。
  • 光电子半导体器件-201180056021.X
  • M.施奈德;J.拉姆亨;M.维特曼 - 奥斯兰姆奥普托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 2011-09-21 - 2013-07-17 - H01L33/52
  • 说明了一种光电子半导体器件(100),包括-载体(1),所述载体具有上侧(11)和与上侧(11)相对的下侧(12);-至少一个布置在上侧(11)处的具有辐射出射面(6)的发射辐射的半导体部件(2),在半导体部件(3)运行中所产生的电磁辐射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辐射出射面离开该半导体部件(2),和-吸收辐射的层(3),所述吸收辐射的层被设立用于吸收射到器件(100)上的环境光,使得器件(100)的背离载体(1)的外面(101)至少局部地显现为黑色,其中-吸收辐射的层(3)在横向方向(L)上完全包围发射辐射的半导体部件(2)并且至少局部地与发射辐射的半导体部件(2)的侧面(23)直接接触,和-辐射出射面(6)无吸收辐射的层(3)。
  • 发光二极管的封装件及其制备方法-201180010276.2
  • 尹旋尽;吴光龙;裴允贞 - 首尔半导体株式会社
  • 2011-01-24 - 2013-01-30 - H01L33/5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LED)封装件和一种制造该LED封装件的方法,其中,LED封装件使填充基板的孔或开口的填充材料能够防止形成在基板上的包封剂的树脂泄漏并且增强基板与形成在孔或开口中的树脂部分之间的粘附性。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封装件,所述LED封装件包括:LED芯片;基板,LED芯片安装在基板上,该基板具有形成在其内的孔或开口;包封剂,形成在基板上以包封LED芯片;树脂部分,填充在孔或开口中;填充材料,填充树脂部分与基板之间的间隙。
  • 用于转换发光波长的均匀膜层结构及其形成方法-201080058258.7
  • 凌北卿 - 邱罗利士公司
  • 2010-12-27 - 2012-12-05 - H01L33/52
  • 一种用于转换发光波长的均匀膜层结构及其形成方法,该形成均匀膜层结构的方法包括:提供一对象的第一表面,于该第一表面上形成至少一萤光颗粒层,其中,该萤光颗粒为萤光体粉末或包括萤光体粉末及粘合材料;以及于该萤光颗粒层上形成第一粘固层,以固定该萤光颗粒层,借此使萤光体粉末占据该经粘固各该萤光颗粒的萤光颗粒层75%以上的体积。
  • 发光二极管封装件及其制造方法-201080057961.6
  • 郑井和 - 首尔半导体株式会社
  • 2010-12-10 - 2012-10-03 - H01L33/52
  • 本发明提供一种当包围LED芯片的透明壁内侧的填充空间填充有荧光材料时允许荧光材料围绕基体上的LED芯片均匀分布的LED封装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LED封装件包括:基体;至少一个LED芯片,安装在基体上;透明壁,形成在基体上,并且具有围绕LED芯片的填充空间;以及荧光材料,填充所述填充空间,以覆盖LED芯片。
  • 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封装方法-200980161530.1
  • 周明杰;马文波;陈贵堂;时朝璞;乔延波;罗茜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9-09-25 - 2012-07-11 - H01L33/52
  • 一种发光器件(100),包括基座(202)、封装材料(204)、半导体发光芯片(201)、芯片引线(205)以及一体化的玻璃-荧光粉复合发光结构(107),所述封装材料(204)和复合发光结构(107)封装于半导体发光芯片(201)上,所述复合发光结构(107)覆盖在封装材料(204)上。该半导体发光器件(100)具有较高的发光面积和均匀性,能够有效的防止眩光现象。同时,还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提供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100)的封装方法。该方法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并能提高了复合发光结构(107)的发光性能可靠性和稳定性。
  • LED模块的制造方法和LED模块-201080004841.X
  • 小早川正彦 -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 2010-01-15 - 2011-12-14 - H01L33/52
  • 一种LED模块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引导件(1A’)、(1B’)的表面装载LED芯片(2)的工序;和在装载LED芯片(2)的工序之后,形成覆盖引导件(1A’)、(1B’)的一部分且具有在引导件(1A’)、(1B’)的面内方向上包围LED芯片(2)的反射面(61)的鞘(6)的工序。通过这种结构,没有例如搬运LED芯片(2)的臂与鞘(6)干扰的风险。由此,能够缩小反射面(61)与LED芯片(2)的间隔,能够实现LED模块的小型化。
  • 照明系统-200980144486.3
  • J·威加特 - IDD航空宇宙公司
  • 2009-11-03 - 2011-10-05 - H01L33/52
  • 描述了符合夜视成像系统(NVIS)标准的组件。组件的型式将滤光材料(66)加入到发光二极管(LED)管芯(54)的封装体(58)中,避免了使用外部滤光剂的任何需要。替代地或者另外地,滤光材料可以加入到封装的LED(54)的外壳(62)中。
  • 对齐的多发光器封装体-201080001658.4
  • C·K·A·陈;Y·K·V·刘;X·王;D·埃默森 - 惠州科锐光电有限公司
  • 2010-01-08 - 2011-06-01 - H01L33/52
  •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多元件发光器封装体,用于增加色彩逼真度和散热、改进电流控制、增加封装组件的刚性。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封装体包括表面安装器件,提供一壳体,其具有从第一主表面延伸到该壳体内部的空腔。一引线框至少部分地被该壳体包住,该引线框包括多个承载发光器件(LED)线性阵列的导电部。与承载LED的部件分隔开的导电部具有连接焊盘,其中LED与连接焊盘电耦合,诸如通过引线接合。这个引线框设置允许向每一个LED施加相应的电信号。该发光器封装基本上是防水的,并且发光器封装体的阵列可以用于LED显示器中,诸如室内和/或户外的LED屏中。
  • 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和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200980110760.5
  • 朴准奭;金腾官;申悍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2009-07-21 - 2011-02-23 - H01L33/52
  • 本发明提供了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和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该发光器件包括:电路板,其形成有第一导电图案和与所述第一导电图案电隔离的第二导电图案;发光二极管,其电连接到电路板上的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第一模制构件,第一模制构件包围所述发光二极管;以及第二模制构件,第二模制构件在所述第一模制构件上。发光二极管包括导电支撑衬底、在导电支撑衬底上的具有凸起中心部分的反射电极层、在反射电极层的外围部分上的保护层、在反射层和保护层上的第二导电半导体层、在第二导电半导体层上的有源层、在有源层上的第一导电半导体层和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上的第一电极层。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