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喜树碱硅杂衍生物、含该衍生物的组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0792.2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1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马凤森;方多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杭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7/10 | 分类号: | C07F7/10;A61K31/6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周希良;徐关寿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喜树碱 衍生物 组合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喜树碱硅杂衍生物、含该衍生物的组合物及其制药用途,尤其是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喜树碱(下称CPT)是1966年Wall等人从洪桐科植物喜树的茎皮中提取得到的,属于五环生物碱,它以DNA拓扑异构酶Ⅰ为作用靶点,通过抑制生物体DNA的合成而发挥出抗肿瘤作用,临床上使用喜树碱治疗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及膀肌癌,其混悬剂还用于治疗肝癌和白血病。但,由于喜树碱不溶于水,其钠盐毒副作用较大,除胃肠道毒性和骨髓抑制外,严重者会损坏肾脏产生血尿,这些缺点使得喜树碱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研究人员对喜树碱的结构进行了改造和修饰的广泛研究,旨在提高其溶解度,降低毒性,延长内酯环在体内的保留时间及增加生理活性等。迄今所报道的喜树碱衍生物已经达数百种,其中,10-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othecin,简称HCPT),拓扑替康(Topotecan,简称TPT),伊立替康(Iriontecan)以及9-氨基喜树碱、9-硝基喜树碱等均在临床中显示了广泛的抗肿瘤活性。
盐酸伊立替康(Iriontecan Hydrochloride,简称CPT-11),化学名为7-乙基-10-[4-(1-哌啶基)-1-哌啶基]羧氧基喜树碱盐酸盐,CAS登录号为100286-90-6,分子式为C33H38N4O6·HCI,分子量为677.19,是由日本Daiichi Seiyaku公司和Yakult Honsha公司研制开发,1994年在日本首次上市,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药物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叶金朝,抗炎药美洛昔康[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7.18(5):275);也是美国FDA近40多年来,继氟尿嘧啶(5-FU)后首次批准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治疗的化疗药,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盐酸伊立替康(CPT-11)属于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是一种比CPT毒性轻的化合物,是CPT的半合成衍生物;它作为一种前体药物,可以在体内进行脱酯化反应,形成一个比母体化合物作用强1000倍的代谢物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盐酸伊立替康(CPT-11)对实体瘤有较强的治疗作用,与阿奇霉素、长春新碱、顺铂等有相似作用。由于该药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Ⅰ,因此与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Ⅱ的抗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甚至合用治疗可产生协同作用,其适应症为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及卵巢癌、结直肠癌等,对标准治疗方案无效的卵巢癌、子宫癌、胰腺癌和胃癌,亦有疗效。
从CA结构查新及公开专利可知,目前对喜树碱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如伊立替康及其衍生物,主要是在母环CPT骨架上进行修饰改造、并未涉及在其哌啶基部位的结构修饰,而且制备多采用半合成法,即如下所示:
以喜树碱1为起始原料将其7位烷基化使其成为7-乙基喜树碱2,由2进一步制得10-羟基-7-乙基喜树碱3,3与光气反应后再与哌啶基反应即得目标产物4(Eckardt JR,Burris HA,Rothenberg ML,et al,Promising Novel Compounds Contemp[J],Oncol,1993.4:47),该类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合成工艺路线复杂、收率低;而且受起始原料喜树碱的限制,难以大规模生产,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另辟蹊径,通过对伊立替康的哌啶基部位进行元素改造、结构修饰,得到一种结构新颖的喜树碱类化合物(即喜树碱硅杂衍生物),并从中筛选出一系列能够抑制拓扑异构酶Ⅰ活性、具有抗肿瘤效果的化合物。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喜树碱硅杂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具有如下结构通式(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杭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杭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0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