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芯片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1006.6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3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合顺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8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芯片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芯片封装结构,应用于芯片封装,属于芯片制造与封装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功率集成电路封装,因为使用功率大,所以芯片面积大,产生的热量也多,要求封装的承载芯片的底座厚,且芯片布线为多个方向。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一般采用厚的底座铆接上多边布线的引脚,再包覆塑胶的方法。这样的封装,体积外形较大,产生使用时占用空间大,且消耗的材料资源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芯片封装结构,从而实现在小的外形下达到高功率的集成电路芯片封装。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种新型芯片封装结构,包括具有引脚的底座和与底座引脚连接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与底座一体成型,所述引脚一端伸出底座,所述引脚的另一端位于底座内且成单边朝向布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中单边布线的引脚与底座为一体成型,多边布线的引脚改变为单边布线,减少了繁杂的底座与多边布线引脚的铆接工艺,产生了工序少、可靠性高、封装体积小、使用空间要求低、且消耗的材料资源省得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一种新型芯片封装结构,包括具有引脚2的底座1和与底座引脚2连接的芯片3,所述引脚2与底座1一体成型,所述引脚2一端2-1伸出底座1,所述引脚2的另一端位于底座1内且成单边朝向布线。
上述底座1上还设有包覆住芯片3的塑胶体4。
具体实施过程: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过程中,将原先多边布线的引脚设计成单边布线,可以有效简化布线工艺,而且采用引脚与底座一体化成型,可以减少铆接工艺,节省成本,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体积小,可靠性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合顺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合顺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10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并带套管光缆
- 下一篇:一种基于GSM无线传输的降雨量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