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机电芯片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3478.1 | 申请日: | 201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0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许翰诚;黄建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81B7/02 | 分类号: | B81B7/02;B81C3/00;H04R19/04;H04R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勍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机 芯片 封装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微机电芯片封装结构,包括:
一载体,定义有一芯片接合区,并具有数个连接垫,这些连接垫位于该芯片接合区外;
一微机电芯片,设置于该芯片接合区,该微机电芯片具有一感测区及数个焊垫,这些焊垫位于该感测区的外围;
数条导线,电性连接这些焊垫及这些连接垫;
一线包覆胶膜,设置于这些焊垫上,以完全包覆这些导线连接这些焊垫的一端;
一盖体,经由该线包覆胶膜设置于该微机电芯片上,与该微机电芯片形成一第一腔室,该盖体具有一窗口;及
一封胶体,覆盖该载体、该微机电芯片、这些导线、该线包覆胶膜及部分该盖体,且显露该窗口。
2.如权利要求1的微机电芯片封装结构,其中该盖体具有一环墙及一顶板,该环墙连接该顶板,该环墙设置于该线包覆胶膜上。
3.如权利要求2的微机电芯片封装结构,其中定义这些焊垫所在的平面为一假想平面,这些焊垫位于该顶板投影至该假想平面的投影面积范围之内。
4.如权利要求2的微机电芯片封装结构,其中该环墙包括一垂直部分及一水平部分,该水平部分的一端设置于该线包覆胶膜上,该垂直部分连接该水平部分的另一端及该顶板,定义这些焊垫所在的平面为一假想平面,使得这些焊垫位于该顶板投影至该假想平面的投影面积范围之内。
5.如权利要求2的微机电芯片封装结构,其中该封胶体高于该顶板而形成一凹陷结构。
6.如权利要求1的微机电芯片封装结构,其中该载体为四边扁平无接脚封装的导线架,该导线架具有一芯片承载座及数个引脚,这些引脚设置于该芯片承载座的周围,该芯片接合区位于该芯片承载座,这些连接垫位于这些引脚。
7.如权利要求1的微机电芯片封装结构,其中该微机电芯片为微机电麦克风芯片,该感测区具有一振动薄膜,该振动薄膜下方具有一凹口,该凹口与该载体形成一第二腔室。
8.如权利要求7的微机电芯片封装结构,更包括一黏着层,设置于该微机电芯片与该载体之间。
9.如权利要求8的微机电芯片封装结构,其中该载体更包括一凹穴,该黏着层更包括一透孔,该透孔连通该凹口及该凹穴,以形成该第二腔室。
10.如权利要求1的微机电芯片封装结构,更包括一第二芯片,设置于该芯片接合区,其中这些导线另包括数条第一导线、数条第二导线及数条第三导线,这些第一导线电性连接这些焊垫至该第二芯片,这些第二导线电性连接该第二芯片至这些连接垫,这些第三导线电性连接该微机电芯片至这些连接垫。
11.一种微机电芯片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一载体,该载体定义有一芯片接合区,并具有数个连接垫,这些连接垫位于该芯片接合区外;
(b)设置至少一芯片于该芯片接合区,该至少一芯片至少包括一微机电芯片,该微机电芯片具有一感测区及数个焊垫,这些焊垫位于该感测区的外围;
(c)以数条导线分别电性连接这些焊垫及这些连接垫;
(d)设置一线包覆胶膜于这些焊垫上,以完全包覆这些导线连接这些焊垫的一端;
(e)设置一盖体于该线包覆胶膜上,该盖体具有一窗口,该盖体与该微机电芯片形成一第一腔室;及
(f)以封胶体覆盖该载体、该至少一芯片、该线包覆胶膜、这些导线及部分该盖体,且显露该窗口。
12.如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步骤(f)包括以下步骤:
(f1)以一覆盖材至少覆盖该盖体的窗口;
(f2)以该封胶体覆盖该载体、该至少一芯片、该线包覆胶膜及部分该盖体;及
(f3)移除该覆盖材,以显露该盖体的窗口。
13.如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利用一黏着层,以固定该微机电芯片于该芯片接合区。
14.如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步骤(a)另包括一于该芯片接合区形成一凹穴的步骤,步骤(b)另包括一于该黏着层形成一透孔的步骤,且该透孔连通该凹穴,使该微机电芯片与该载体之间形成一第二腔室。
15.如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该至少一芯片包括该微机电芯片及一第二芯片,该第二芯片设置于该芯片接合区,在步骤(c)中,另包括以这些导线电性连接该第二芯片及该微机电芯片的步骤、电性连接部分这些连接垫及该第二芯片的步骤,及电性连接部分这些连接垫及该微机电芯片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34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避雷器工放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核苷酸检测序列及其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