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矩器离合器的锁止方法和低滑差调整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82142.4 | 申请日: | 200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4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M·利夫施兹;D·J·贝科克;J·R·杜尔佐;E·里真;A·E·冯左克;L·赞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14 | 分类号: | F16H6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原绍辉;杨松龄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矩器 离合器 方法 低滑差 调整 | ||
1.一种变矩器离合器控制系统,包括:
模式确定模块,该模块基于锁止请求选择低滑差锁止调整模式和强锁止模式中的一个模式;和
压力控制模块,该模块在低滑差锁止调整模式下调整变矩器离合器的压力从而保持目标滑差,并在强锁止模式下指令给变矩器离合器最大压力从而阻止滑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目标滑差是基于变矩器离合器容量确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目标滑差至少为小于或等于7.5转每分钟(RP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接收到基于发动机的工作参数的低滑差锁止请求,模式确定模块确定希望的模式为低滑差锁止调整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接收到基于发动机的工作参数的强锁止请求,前次模式不是强锁止模式,和滑差误差大于预设临界值,模式确定模块确定希望的模式为低滑差锁止调整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转换状态表明当前时刻至少处于换高速档或换低速档之一的预定时间段内,模式确定模块确定希望的模式为低滑差锁止调整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接收到基于发动机的工作参数的强锁止请求和滑差误差小于预设临界值,模式确定模块确定希望的模式为强锁止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接收到基于发动机的工作参数的低滑差锁止请求,发动机转矩大于预设临界值,和滑差误差小于预设临界值,模式确定模块确定希望的模式为强锁止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当前次模式是强锁止模式,发动机转矩大于预设临界值,和接收到低滑差锁止请求,模式确定模块保持强锁止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当前次模式是强锁止模式和滑差误差大于预设的输出临界值,模式确定模块保持强锁止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在低滑差锁止调整模式预设的时间段内,前次模式是强锁止模式,滑差误差大于预设的输出临界值,和接收到低滑差锁止请求,模式确定模块确定模式为强锁止模式。
12.一种控制变矩器离合器(TCC)的方法,包括:
接收锁止变矩器离合器锁止请求;
转换到低滑差锁止调整模式;和
指令压力以使在低滑差锁止调整模式下保持目标滑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转换到强锁止模式;和
指令压力为最大压力以使在强锁止调整模式下保持零滑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接收到基于发动机工作参数的表示低滑差的请求,转换到低滑差锁止调整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接收到基于发动机工作参数的表示强锁止的请求,前次模式不是强锁止模式,和滑差误差大于预设临界值,转换到低滑差锁止调整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换档状态表示当前时刻处于换高速档和换低速档的至少之一的预定时间段内,转换到低滑差锁止调整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接收到基于发动机工作参数的强锁止请求和滑差误差小于预设临界值,转换到强锁止模式。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接收到基于发动机工作参数的低滑差的请求,发动机转矩大于预设临界值,和滑差误差小于预设值,转换到强锁止模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前次模式是强锁止模式,发动机转矩大于预设输出临界值,和接收到低滑差锁止请求时,保持强锁止模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前次模式是强锁止模式和滑差误差大于预设输出临界值,保持强锁止模式。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在预设的时间段内,前次模式是强锁止模式,滑差误差大于预设的输出临界值,和接收到低滑差请求,从强锁止模式转换到低滑差锁止调整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21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子通信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真空泵的运行控制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