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存储器无效
申请号: | 02118833.5 | 申请日: | 200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89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8 |
发明(设计)人: | 新居浩二;五十岚元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7/11 | 分类号: | H01L27/11;G11C11/3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宗杰,叶恺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存储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型的存储单元的半导体存储器,特别是涉及谋求提高了抗软错误的性能的半导体存储器。
(二)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实现电子装置的轻薄短小的同时,强烈地要求高速地实现这些装置的功能。在这些电子装置中,现在安装微型计算机是不可缺少的,在该微型计算机的结构中,必须安装大容量且高速的存储器。此外,在个人计算机的快速的普及和高性能化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更高速的处理,要求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memory)的大容量化。
作为RAM,一般使用了DRAM(动态RAM)和SRAM,但在上述的高速缓冲存储器那样要求高速的处理的部分中,通常使用了SRAM。关于SRAM,作为其存储单元的结构,已知有用4个晶体管和2个高电阻元件构成的高电阻负载型和用6个晶体管构成的CMOS型。特别是,由于CMOS型SRAM在数据保持时的漏泄电流非常小,故其可靠性高,这种CMOS型SRAM正成为现在的主流。
图18是现有的CMOS型SRAM的存储单元的等效电路图。在图18中,PMOS晶体管P1(负载晶体管)和NMOS晶体管N1(驱动晶体管)构成了第1CMOS倒相器,此外,PMOS晶体管P2(负载晶体管)和NMOS晶体管N2(驱动晶体管)构成了第2CMOS倒相器,在这些第1和第2CMOS倒相器间以互补的方式连接了输入输出端子。
即,利用这些MOS晶体管P1、P2、N1和N2构成了触发电路,在图18中,在既是上述的第1CMOS倒相器的输出点又是第2CMOS倒相器的输入点的存储节点NA和既是上述的第2CMOS倒相器的输出点又是第1CMOS倒相器的输入点的存储节点NB上,可进行逻辑状态的写入和读出。
此外,NMOS晶体管N3和N4分别具有存取晶体管的功能,将NMOS晶体管N3的栅连接到字线WL上,将源连接到上述的存储节点NA上,同时将漏连接到正相位线BL上。此外,将NMOS晶体管N4的栅连接到上述的字线WL上,将源连接到上述的存储节点NB上,同时将漏连接到反相位线BLB上。
即,利用字线WL、正相位线BL和反相位线BLB的选择,可读出在存储节点NA或NB上保持了的存储值。
图19是示出与图18中示出的等效电路对应的SRAM存储单元的布局结构图。如图19中所示,在半导体衬底上所形成的N型的阱区NW和P型的阱区PW上形成一个SRAM存储单元。而且,在同一N阱区NW内形成在等效电路中示出的PMOS晶体管P1和P2,在同一P阱区PW内形成NMOS晶体管N1~N4。
在图19中,PMOS晶体管P1将利用P型杂质的注入所形成的P+扩散区FL100和FL110分别定为源区和漏区,将上述P+扩散区FL100和FL110与多晶硅布线层PL110之间定为栅区。同样,PMOS晶体管P2将利用P型杂质的注入所形成的P+扩散区FL100和FL120分别定为源区和漏区,将上述P+扩散区FL100和FL120与多晶硅布线层PL120之间定为栅区。即,PMOS晶体管P1和P2将P+扩散区FL100作为源区而共有。
此外,在图19中,NMOS晶体管N1将利用N型杂质的注入所形成的N+扩散区FL200和FL210分别定为源区和漏区,将上述N+扩散区FL200和FL210与多晶硅布线层PL110之间定为栅区。同样,NMOS晶体管N2将利用N型杂质的注入所形成的N+扩散区FL200和FL220分别定为源区和漏区,将上述N+扩散区FL200和FL220与多晶硅布线层PL120之间定为栅区。即,NMOS晶体管N1和N2将N+扩散区FL200作为源区而共有。
此外,NMOS晶体管N3将利用N型杂质的注入所形成的N+扩散区FL230和FL210分别定为源区和漏区,将上述N+扩散区FL230和FL210与多晶硅布线层PL140之间定为栅区。即,NMOS晶体管N1和N3将N+扩散区FL210作为漏区而共有。
此外,NMOS晶体管N4将利用N型杂质的注入所形成的N+扩散区FL240和FL220分别定为源区和漏区,将上述N+扩散区FL240和FL220与多晶硅布线层PL130之间定为栅区。即,NMOS晶体管N2和N4将N+扩散区FL220作为漏区而共有。
再者,在上述结构中,多晶硅布线层PL110也具有连接PMOS晶体管P1与NMOS晶体管N1的栅区相互间的布线的功能,对于多晶硅布线层PL120来说,也同样具有连接PMOS晶体管P2与NMOS晶体管N2的栅区相互间的布线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88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形成单线链式缝合的端部结头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三轴移动传感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