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4085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碳化MOSFET芯片-CN201911367261.6有效
  • 王亚飞;陈喜明;刘锐鸣;赵艳黎;李诚瞻;罗海辉 - 株洲中车时代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19-12-26 - 2023-09-08 - H01L29/78
  • 本公开提供一种碳化MOSFET芯片。该碳化MOSFET芯片包括设置于漂移层上的有源区、终端区和过渡区;所述有源区包括若干元胞结构,所述元胞结构包括与所述源区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阱区表面内且与所述源区远离所述元胞结构中心的一端接触的第二导电类型第一增强区以及位于所述元胞结构两侧的所述漂移层上方且与所述漂移层形成肖特基接触的第一肖特基金属层通过同时在碳化MOSFET芯片的有源区和过渡区集成SBD,改善碳化芯片的双极退化效应,提高芯片的可靠性。
  • 碳化硅mosfet芯片
  • [发明专利]一种碳化静电吸盘及制作方法-CN202310786342.X在审
  • 唐占银;王彩俊 - 无锡卓瓷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6-30 - 2023-08-01 - H01L21/68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静电吸盘及制作方法,该碳化静电吸盘包括碳化电介质层、PVD电极层和碳化底座,PVD电极层位于碳化电介质层与碳化底座之间,碳化底座内部嵌设有引出电极,引出电极与PVD电极层电性连接,碳化电介质层顶部设有若干凸台。本发明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结构简单、内部不会产生应力、PVD电极层均匀性好、厚度容易控制、碳化电介质层均匀性好、致密性好、碳化加工的工艺成熟、碳化的加工精度高的优点。
  • 一种碳化硅静电吸盘制作方法
  • [实用新型]耐腐蚀碳化内衬管件-CN202123250337.2有效
  • 丁峰;严乐忠;杨辉;丁纪章 - 江苏三耐特钢有限公司
  • 2021-12-23 - 2022-08-30 - F16L9/14
  • 本实用新型公开耐腐蚀碳化内衬管件,包括第一碳化内衬和第二碳化内衬,所述第一碳化内衬的外端面活动连接有用于限位的第二碳化内衬,且所述第一碳化内衬的结构与所述第二碳化内衬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碳化内衬和第二碳化内衬,相对于整体原胚烧制改进之后的第一碳化内衬和第二碳化内衬,分位两瓣烧制后安装在管件内部,原坯占空间小,损坏率降低。
  • 腐蚀碳化硅内衬
  • [发明专利]一种消除碳化功率UMOSFET的U槽sub-trench的刻蚀方法-CN202310951915.X在审
  • 许一力;钱奇源 - 杭州谱析光晶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7-31 - 2023-10-13 - H01L21/336
  • 一种消除碳化功率UMOSFET的U槽sub‑trench的刻蚀方法,涉及芯片制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在碳化上表面铺设一层薄膜A,薄膜A的厚度根据所需刻蚀材料U槽深度决定;S2、在薄膜A的表面涂覆光刻胶,形成图形;S3、刻蚀薄膜A,去除光刻胶;S4、刻蚀碳化,形成常规刻蚀形貌U槽;S5、选取材料B,用材料B填充前工程形成的弧形孔洞;S6、常温刻蚀材料B;S7、选择高选择比气体刻蚀材料B,确保碳化侧壁不被刻蚀;S8、选择低选择比气体刻蚀材料B和碳化;S9、将碳化上的薄膜A去除;本发明刻蚀方法,可以避免光刻胶形貌变化造成的刻蚀不均匀,可以修复已有U槽底部sub‑trench,可以使U槽底面更加圆滑,避免电场集中问题
  • 一种消除碳化硅功率umosfetsubtrench刻蚀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高纯碳化粉及其制备方法-CN201910483306.X有效
  • 靳婉琪;耶夫亨·布乐琴科;王超;贾河顺;王雅儒 - 山东天岳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9-06-04 - 2021-02-19 - C01B32/956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纯碳化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材料制备领域。该高纯碳化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提供β碳化粉和/或α碳化粉作为初碳化粉料;将初碳化粉料重结晶,制得碳化多晶块;将碳化多晶块除碳提纯,制得高纯碳化粉;所述重结晶的温度不低于2500℃。本申请通过重结晶的方法提高制得的高纯碳化粉的纯度,无需经过湿法冶金或酸洗步骤除杂,污染小、毒性小、操作性高;并且纯碳化粉在600‑799℃下通氧气的除碳提纯步骤使得碳化多晶块的去碳效果好、制得的高纯碳化粉的氧化程度低,高纯碳化粉用于生长碳化单晶的氧杂质影响小;该制备方法可制得纯度不低于99.9999%的高纯碳化粉,且高纯碳化粉的粒度可控。
  • 一种高纯碳化硅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CN201910619462.4在审
  • 河野洋志;大桥辉之;古川大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
  • 2019-07-10 - 2020-09-08 - H01L29/16
  • 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具备: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碳化层、和与第二碳化区域对置的栅极电极。碳化层具有:第1导电型的第一碳化区域,设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碳化区域与第一面之间的第2导电型的第二碳化区域;第一碳化区域与第一面之间的、与第二碳化区域分离的第2导电型的第三碳化区域;第二碳化区域与第一面之间的、与第一电极相接的第1导电型的第四碳化区域、第二碳化区域与第三碳化区域之间的、第1导电型杂质浓度比第一碳化区域高的第1导电型的第五碳化区域;以及第五碳化区域与第一面之间的、与第一电极相接的第2导电型的第六碳化区域。
  • 半导体装置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CN202210804976.9在审
  • 河野洋志;田中克久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
  • 2022-07-08 - 2023-10-03 - H01L29/78
  • 半导体装置具备:在碳化层的第1面侧沿第1方向延伸的沟槽;沟槽内的栅极电极;在碳化层中沿第1方向依次配置的第1导电型第1碳化区域、第2导电型第2碳化区域、第1导电型第3碳化区域、第4碳化区域;在第1至第4碳化区域与第1面之间设置且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配置且杂质浓度比第1至第4碳化区域高的第1导电型第5碳化区域、第2导电型第6碳化区域、第1导电型第7碳化区域、第2导电型第8碳化区域;设在第5至第8碳化区域与第1面之间的第1导电型第9碳化区域;第9碳化区域与第1面之间的第2导电型第10碳化区域和第1导电型第11碳化区域;第1面侧的第1电极;与第1面对置的第2面侧的第2电极。
  • 半导体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碳化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CN201410037059.8在审
  • 査祎英;杨霏;于坤山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2014-01-26 - 2015-07-29 - H01L29/86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碳化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碳化二极管包括: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的碳化衬底;碳化衬底上具有低掺杂浓度的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一层碳化;第一区碳化,具有第二导电类型且在第一层碳化上形成;第二区碳化,具有第二导电类型且在第一层碳化之上,第二区碳化、第一区碳化和第一层碳化形成台面结构,用于为碳化二极管提供边缘末端保护;第二区碳化上的第一电极;以及碳化衬底上的第二电极,还提供一种制造方法,本发明使碳化二极管制造过程简化,耐压能力提高
  • 一种碳化硅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CN201610109489.5在审
  • 河野洋志;森塚宏平;堀阳一;山下敦子;新田智洋 - 株式会社东芝
  • 2016-02-26 - 2017-03-22 - H01L29/739
  • 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具备碳化层;第1电极;绝缘膜,设置在碳化层与第1电极之间;第2电极,设置在碳化层的与第1电极相反的一侧,电连接于碳化层;第1导电型的第1碳化区域,设置在碳化层内的第1电极侧;第2导电型的第2碳化区域,设置在第1碳化区域内的第1电极侧;第1导电型的第3碳化区域,设置在第2碳化区域内的第1电极侧;第2导电型的第4碳化区域,设置在第2碳化区域内的第3碳化区域的第2电极侧;及第3电极,一端设置在比第3碳化区域更靠第1电极侧,另一端设置在比第3碳化区域更靠第4碳化区域侧,包含金属硅化物。
  •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