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47878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CN201010142980.0无效
  • 余国辉;王建钧;朱长信;李孟信 - 佛山市奇明光电有限公司;奇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0-03-19 - 2011-09-21 - H01L33/48
  • 此发光二极管包括接合基板、第一电极、接合、外延结构、第二电极、生长基板与封胶。第一电极与接合分别设于接合基板的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上。外延结构包括依序堆叠在接合上的第一半导体、有源与第二半导体。第一半导体与第二半导体不同。外延结构的外围环状设置有沟槽自第二半导体延伸至第一半导体。第二电极与第二半导体连接。生长基板设于外延结构上。生长基板具有一凹槽以暴露出部分的外延结构与沟槽。封胶填设于凹槽中。
  • 发光二极管
  • [发明专利]基板结构、封装结构及其制法-CN201110454995.5有效
  • 林邦群;蔡岳颖;陈泳良 - 矽品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11-12-30 - 2013-07-03 - H01L23/498
  • 一种基板结构、封装结构及其制法,该基板结构包括介、第一连接垫、第二连接垫、线路与保护,该介具有相对的第一介表面与第二介表面,该第一连接垫与第二连接垫嵌埋于该介,且外露于该第一介表面与第二介表面,该线路设于该第一介表面、第一连接垫与第二连接垫上,且各该线路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连接垫与第二连接垫,该保护覆盖于该介的第一介表面与线路上。
  • 板结封装结构及其制法
  • [发明专利]电致发光元件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CN202210826403.6在审
  • 詹钧翔;范铎正;蔡庭玮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7-13 - 2022-09-23 - H01L33/50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致发光元件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电致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半导体、第二半导体、主动、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光学转换材料。主动层位于第一半导体和第二半导体之间,且与二者接触。第一半导体具有一个出光面,位于主动相反一侧,且第一半导体包括规则排列的多个立体结构,共同定义出至少一个腔室,由出光面向主动延伸。此至少一个腔室的深度实质大于第一半导体厚度的70%。第一电极与第一半导体接触。第二电极与第二半导体接触。光学转换材料填充于此至少一个腔室之中。
  • 电致发光元件应用显示装置
  • [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组件及其制造方法-CN200810214046.8无效
  • 余国辉;朱长信;李孟信;卢宗宏 - 奇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8-08-22 - 2010-02-24 - H01L33/00
  • 此发光二极管组件至少包括:一发光外延结构至少包括依序堆叠的第一半导体、有源以及第二半导体,其中发光外延结构具有至少一开口贯穿发光外延结构,且开口暴露出第一半导体的侧面,其中第一不同于第二;一第一接触至少填设于开口中且与第一半导体的侧面接触;一第二接触覆盖第二半导体;一保护覆盖第一接触;一反射覆盖保护与第二接触;以及一第一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且反射设于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
  • 发光二极管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形成电路板连接端的制法-CN200510125908.6有效
  • 王音统 - 全懋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5-11-25 - 2007-05-30 - H05K3/40
  • 一种形成电路板连接端的制法,提供表面形成有多条连接垫的电路板,该电路板表面形成多个开孔,外露出该连接垫的绝缘保护,另在该绝缘保护连接垫表面形成一导电,并在该导电表面设置一阻,令该阻对应于部分连接垫形成开口,外露出导电,再在该阻开口中形成第一金属,并在该阻中对应未设有第一金属的部分连接垫位置形成开口,外露出导电,之后在部分该连接垫上的第一金属及部分该连接垫上形成第二金属,在电路板表面形成不同类型的连接端;本发明以简单有效的方法在电路板的连接垫镀上不同高度及尺寸的焊锡,形成不同高度及尺寸的连接端,与不同电子元件连接。
  • 形成电路板连接制法
  • [实用新型]低介胶膜-CN201520807430.4有效
  • 杜伯贤;李韦志;金艳;林志铭 - 昆山雅森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15-10-19 - 2016-05-25 - B32B27/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介胶膜,包括芯、低介和离型,芯具有相对的上、下表面,低介具有两且分别为上低介和下低介,上低介和下低介分别形成于所述芯的上、下表面,离型具有两且分别为上离型和下离型,上离型形成于上低介的表面,下离型形成于下低介的表面。本实用新型的低介胶膜不但良好,而且可挠佳、耐焊锡高、接着强度佳、操作良好,并且可以在低温进行压合,可以使用快压设备,以及压合后可使FPC有极佳的平坦
  • 低介电性胶膜
  • [发明专利]蚀刻停止的选择形成-CN200980110703.7有效
  • S·金;J·克劳斯 - 英特尔公司
  • 2009-06-25 - 2011-02-23 - H01L21/31
  • 在图案化的金属特征之上选择性地形成介蚀刻停止的方法。实施例包括在栅电极之上包含这种蚀刻停止的晶体管。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金属选择性地形成在栅电极的表面上,随后其被转化为硅化物或锗化物。硅化物、锗化物、硅的台面结构或锗的台面结构的至少一部分随后被氧化、氮化或碳化,从而仅在栅电极之上形成介蚀刻停止
  • 蚀刻停止选择性形成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CN201410008639.4有效
  • 李志成;林家祺;施佑霖 - 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2014-01-07 - 2017-12-19 - H01L23/367
  • 半导体结构包括基板、芯片、第一介、基板导热柱、基板柱、第一介柱及走线。基板具有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芯片设于基板的上表面上方。第一介形成于基板的上表面上方且包覆芯片。基板柱从基板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第一介柱贯穿第一介并连接于基板柱。走线形成于第一介上并连接芯片与第一介柱。其中,芯片的热量通过基板导热柱传导至基板的下表面且经由走线、第一介柱与基板柱传导至基板的下表面。
  •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实用新型]电路板的连接结构-CN200820176685.5有效
  • 余丞博;李少谦 - 苏州群策科技有限公司;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08-11-10 - 2009-09-30 - H05K1/11
  • 一种电路板的连接结构,至少包括:一介,该介具有一顶面及一底面;二导电垫,所述二导电垫其中之一埋设于该介的顶面,所述二导电垫其中另一埋设于该介的底面;二细线路,所述二细线路埋设于该介,所述二细线路通过该介彼此隔绝;以及一锥状的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穿刺贯穿于该介,使该连接元件埋设于该介内部,该连接元件连接于所述二导电垫。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锥状的连接元件刺穿贯穿于介,所形成的电路板的连接结构,达到简化工艺、成本降低、及工艺成品率提高的目的。
  • 电路板连接结构
  • [发明专利]硅异质接面太阳能电池的制程-CN201010226886.3有效
  • 杨士贤;吴永俊 - 国立清华大学
  • 2010-07-09 - 2012-01-11 - H01L31/18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异质接面太阳能电池的制程,所述硅异质接面太阳能电池包含一第一硅基板、分别形成于第一硅基板两侧并与第一硅基板形成异质接面的第一本征硅与第二本征硅、分别形成第一本征硅与第二本征硅上的第二与第一重掺杂型硅;其中本发明以离子布植的方式形成该第二与第一重掺杂型硅,以优化第二与第一重掺杂型硅的厚度与掺杂质量。
  • 硅异质接面太阳能电池
  • [发明专利]无核心的封装基板及其制造方法-CN201110215623.7有效
  • 曾子章;何崇文 - 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11-07-25 - 2013-01-09 - H01L23/488
  • 一种无核心的封装基板及其制造方法,该无核心的封装基板包括:由至少一介、线路与导电结构所组成的线路增结构、埋设于该线路增结构最下层介中的第一接触垫、设于该线路增结构最上层线路上的多个金属凸块、设于该线路增结构最上层表面与该金属凸块上的介保护、以及埋设于该介保护中且连接该金属凸块的第二接触垫。借由该第二接触垫嵌接该金属凸块,且该第二接触垫的全部顶表面完全外露,以增加该第二接触垫与芯片之间、及该第二接触垫与金属凸块之间的结合力。
  • 核心封装及其制造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