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梨炒青绿茶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9566.5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1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安华明;王道静;鲁敏;龙正成;曹贵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李龙,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刺梨炒青绿茶的加工工艺,采摘下来的新鲜刺梨嫩叶在加工室内置于簸箕上摊放,室温23℃、平铺厚度不超过2cm,4‑8小时,待刺梨叶水分散失2%,投入锅温为220℃的茶叶炒锅中,杀青4分钟后,揉捻,揉捻到细胞破损率达到45%,汁液外溢,手摸有湿润粘手紧握成团,松开散开后,为揉捻适度,置入温度120℃干燥机内干燥30分钟后,将温度调为80℃干燥,干燥适度的标志梗易折断,含水量在5%‑6%。摊放冷却至室温包装好储存。以解决现有修剪下的刺梨叶几乎都是直接丢弃,其营养价值较高,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发明属于茶叶改良技术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梨 炒青 绿茶 加工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刺梨炒青绿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方法如下:采摘下来的新鲜刺梨嫩叶在加工室内置于簸箕上摊放,室温23℃、平铺厚度不超过2cm,4‑8小时,待刺梨叶水分散失2‑3%,投入锅温为220℃的茶叶炒锅中,杀青4分钟后,揉捻,揉捻到细胞破损率达到45%,汁液外溢,手摸有湿润粘手紧握成团,松开散开后,为揉捻适度,置入温度120℃干燥机内干燥30‑35分钟后,将温度调为80℃干燥,干燥适度的标志梗易折断,含水量在5%‑6%,摊放冷却至室温包装好储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3956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荷茶咀嚼片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防治中风的保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