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盘翼结合可变翼与气囊布局的小型组合式飞行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22452.8 申请日: 2012-04-24
公开(公告)号: CN102673787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王晓慧;王新升;周号益;李人杰;高艺航;罗帅民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分类号: B64C39/08 分类号: B64C39/08;B64C39/06
代理公司: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代理人: 王顺荣;唐爱华
地址: 10019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采用盘翼结合可变翼与气囊布局的小型组合式飞行器,它由尾翼部分、可变翼部分、盘翼部分和支座部分构成;尾翼部分通过可变翼部分大梁底座上的大梁限位孔固定在支座部分的底座上;可变翼部分位于盘翼部分上部,通过纵向穿越螺栓穿过大梁底座上的大梁六角限位孔,使得大梁底座与盘翼部分的内壳体上表面、外侧面配合,并实现可变翼部分与盘翼部分的固定连接。盘翼部分位于支座部分上部,盘翼部分的6个纵向穿越螺栓穿过底座的6个等分限位孔,实现盘翼部分与支座部分的连接。本发明采用盘翼技术和可变翼技术,是一种全天候的垂直起飞、水平飞行、海面快速漂浮的中型飞行器。它适用于海难搜救,低高空巡航和复杂地形行进,能满足多种任务需求。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采用 结合 可变 气囊 布局 小型 组合式 飞行器
【主权项】:
一种采用盘翼结合可变翼与气囊布局的小型组合式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尾翼部分、可变翼部分、盘翼部分和支座部分构成;尾翼部分通过可变翼部分大梁底座上的大梁限位孔固定在支座部分的底座上;可变翼部分位于盘翼部分上部,通过纵向穿越螺栓穿过大梁底座上的大梁六角限位孔,使得大梁底座与盘翼部分的内壳体上表面、外侧面配合,并实现可变翼部分与盘翼部分的固定连接;盘翼部分位于支座部分上部,盘翼部分的6个纵向穿越螺栓穿过支座部分的底座6个等分限位孔,实现盘翼部分与支座部分的连接;所述尾翼部分包括:横向尾翼副翼(1)、垂直尾翼副翼(2)、横向尾翼(47)、垂直尾翼(48)和尾翼副翼转动轴(49);横向尾翼副翼(1)通过一根尾翼副翼转动轴(49)连接于横向尾翼(47)上,其内侧面相互配合;垂直尾翼副翼(2)通过一根尾翼副翼转动轴(49)连接于垂直尾翼(48)上,其内侧面相互配合;横向尾翼(47)和垂直尾翼(48)两者的位置相互垂直,互为(90)度;该横向尾翼副翼(1)的摆动采用市面上典型的航模舵机、舵角和连杆组合方式控制,按具体情况选购,其为飞行器飞行提供俯仰力矩;该垂直尾翼副翼(2)的摆动采用市面上典型的航模舵机、舵角和连杆组合方式控制,按具体情况选购,其为飞行器飞行提供偏航力矩;该横向尾翼(47)是横向固连于大梁底座(3)尾部的尾翼,其断面采用市面上的普适尾翼翼型或无翼型,厚度为1~4mm,材料为桐木或塑制,短边沿翼展方向内侧边30~120mm,外侧边20~110mm,单侧长边100~1800mm;该垂直尾翼(48)是纵向固连于大梁底座(3)尾部的尾翼,其断面采用市面上的普适尾翼翼型或无翼型,厚度为1~4mm,材料为桐木或塑制,短边沿翼展垂直方向内侧边30~120mm,外侧边20~110mm,单侧长边110~1900mm;该尾翼副翼转动轴49是穿过横向尾翼副翼1或垂直尾翼副翼(2)内部,并与其相固连,通过伸出部分轴向配合内连于横向尾翼(47)或垂直尾翼(48),实现‑90°~+90°自由转动,采用复合材料制造或塑制,参照GB/T按照M1~M4选用;所述II可变翼部分包括:大梁底座(3)、纵向穿越螺母(4)、可动机翼滑轨导端(5)、可动机翼滑轨(6)、可动机翼(7)、可动机翼副翼(8)、前向推进器定位孔(9)、前向推进器(10)、前向推进器电机座(11)、前向推进器桨叶(12)、前向推进器桨叶定位孔(13)、前向推进器电机(14)、前向推进器拨片(15)、可动机翼滑轨导端固定片(16)和可动机翼滑轨限位片(17);大梁底座(3)下方与内壳体(40)通过纵向穿越螺母(4)固连,前方两侧开可动机翼滑轨(6)和可动机翼滑轨导端(5)契合,可动机翼滑轨导端固定片(16)通过螺栓配合实现可动机翼滑轨导端(5)的固定,实现可动机翼(7)的角幅度旋转,后方连接尾翼部分;可动机翼副翼(8)通过嵌在可动机翼(7)上的转动轴安装定位,其相互连接和控制驱动方式参考横向尾翼副翼(1)、横向尾翼(47)、尾翼副翼转动轴(49)的配合安装方式;前向推进器定位孔(9)通过可动机翼滑轨导端固定于可动机翼(7)下方,从而实现前向推进器(10)的定位;前向推进器电机座(11)内固定前向推进电机(14),前向推进器桨叶(12)通过前向推进器桨叶定位孔(13)连接于前向推进器电机(14)输出轴上,同时前向推进器电机座(11)下方连接有前向推进器拨片(15),相应的可动机翼滑轨限位片(17)则是作为固定件通过其两侧的通孔固定于大梁底座(3)上,其凸出部分还与可动机翼滑轨(6)配合;该大梁底座(3),采用可动机翼固定支座连接一体化设计,下方与内壳体(40)固连,前方两侧开有纵向穿越孔和可动机翼滑轨(6),实现可动机翼的角幅度旋转,该大梁底座用于定位和固连作用,采用厚度为4~6mm的桐木或塑制;该纵向穿越螺母(4),穿过大梁底座(3)上的纵向穿越孔与纵向穿越螺栓(21)连接,起紧固连接大梁底座(3)与内壳体(40)的作用,根据国家标准采用GB/T 6173‑2000M2~M10相适应的螺母;该可动机翼滑轨导端(5), 为圆柱形,直接与可动机翼(7)固连,为可动机翼(7)的角幅度旋转,即可动机翼滑轨导端(5)在可变机翼滑轨(6)中滑动起导向作用,要求与可变机翼滑轨(6))有相应的齿啮合或者间隙配合;该可变机翼滑轨(6)为大于90°的弧形槽,与可动机翼滑轨导端(5)配合使用,使得可动机翼实现≥90°平稳转动;该可动机翼(7),其翼型剖面下弧线为一条直线的平凸翼型,升阻比大,飞行时较容易控制,适宜慢速飞行,滑翔性能好,为飞行器升降与平飞提供升力;在山地崎岖路面近地飞行时,实现绕大梁中靠后的一对对称六角限位孔的转动,并沿可动机翼滑轨(6)转动收拢至后方;其旋转收拢过程通过驱动内部啮合齿轮和可动机翼滑轨导端(6)与可动机翼滑轨的配合实现;可动机翼内部采用翼梁和桁条固定的翼片制作,并用复合材料制作蒙皮;该可动机翼的翼片采用厚度为3mm的桐木或塑制制作,采用平凸翼型,弦长为50~500mm,等距分布;该可动机翼副翼(8),其两端转动轴同尾翼副翼转动轴(49),与可动机翼连接;该可动机翼副翼的翼片采用厚度为3~5mm的桐木或塑制,采用平凸翼型,弦长为10~100mm;可动机翼副翼在增升的基础上,实现飞行器的俯仰、滚转和偏航;该前向推进器定位孔(9),实现可动机翼(7)与前向推进器(10)的连接,具体规格根据飞行速度、电机功率具体需求而定;该前向推进器(10),即为总体水平推进系统,包含前向推进器电机座(11)、前向推进器桨叶(12)、前向推进器桨叶定位孔(13)、前向推进器电机(14)和前向推进器拨片(15)结构;前向推进器电机(14)根据其自身特点安装于前向推进器电机座(11)上,与推进器整体连接,前向推进器桨叶(12)通过被前向推进器桨叶定位孔(13)固定而连接于前向推进器电机(14)主转轴上,前向推进器拨片(15)固连于推进器外壳上;该前向推进器电机座(11),用于前向推进电机的固定,具体规格根据电机规格而定,外径30~120mm,内径25~100mm,长30~300mm,底部为凹面的流线型设计,固定可靠;该前向推进器桨叶(12),通过桨叶水平推力实现电机回转运动转换为飞行器水平运动,具体规格按需在市场选购;该前向推进器桨叶定位孔(13),其为桨叶上的结构,通过该孔与电机输出轴连接,并在其侧面开孔固定于电机输出轴,带动螺旋桨旋转,亦可选取市面上成熟的桨保护器;该前向推进器电机(14),其为螺旋桨回转能的能量输出装备,固定在前向推进器电机座中,具体规格按需在市场选购;该前向推进器拨片(15),流线体造型,在可动机翼(7)收拢后接触到水平面,边面起到降阻的作用;该可动机翼滑轨导端固定片(16),通过内孔与可动机翼滑轨导端(5)的紧固配合,以及与可动机翼滑轨(6)的下表面、槽内侧面的表面配合,以期限制可动机翼滑轨导端(5)在可动机翼滑轨(6)内运动;其滑轨为90~120°的弧形槽,宽度为2~5mm;该可动机翼滑轨限位片(17),是凸台形状,通过两侧对称的限位孔与大梁底座(3)相适应的位置的限位孔通过螺栓连接,其内的突出端进入可动机翼滑轨(6),限制可动机翼滑轨导(5)端在可动机翼滑轨(6)内的运动范围,防止可动机翼(7)飞出;所述III盘翼部分包括:内壳体定位孔(18)、盘翼扇叶(19)、纵向穿越螺栓限位器(20)、纵向穿越螺栓(21)、内壳体固定螺栓(22)、底座导气槽(23)、盘翼电机(25)、盘翼电机固定螺母(26)、盘翼主转轴(27)、盘翼扇叶固定螺母(28)、盘翼扇叶固定螺栓(29)、盘翼传动轴(30)、盘翼电机固定螺栓(31)、盘翼电机限位片(32)、盘翼电机限位螺母(33)、内壳体固定螺母(35)、纵向穿越螺母(36)、盘翼导气片(37)、盘翼翼片(38)、盘翼扰片(39)、内壳体(40)和纵向穿越螺栓限位器固定孔(46);纵向穿越螺栓(21)依次穿过底座(24)上均布的6个定位孔、纵向穿越螺栓限位器(20)、盘翼导气片(37)、盘翼翼片(38)、盘翼扰片(39)、内壳体(40)、大梁底座(3),一方面被纵向穿越螺母(36)固定于底座(24)上,另一方面被纵向穿越螺母(4)固定于大梁底座(3)上,同时大梁底座(3)与内壳体(40)上表面实现配合,底座(24)与内壳体(40)下表面实现配合;盘翼翼片(38)、盘翼扰片(39)分别被其上相对的一组柔性的纵向穿越螺栓限位器(20)固定于纵向穿越螺栓(21)上;盘翼电机固定螺栓(31)分别依次穿过盘翼电机(25)的4个均布定位孔、底座(24)、盘翼电 机限位片(32),被盘翼电机限位螺母(33)固定于底座(24)上并且与盘翼电机限位片(32)固连;3片盘翼扇叶(19)通过两组盘翼扇叶固定螺母(28)、盘翼扇叶固定螺栓(29)固定于盘翼主转轴(27)上,盘翼主转轴(27)通过与盘翼传动轴(30)的螺纹配合与盘翼电机(25)电机轴相连接;盘翼传动轴(30)通过盘翼电机限位片(32)的中心孔而被限位;该内壳体定位孔(18),其以60°的幅角均匀分布于内壳体(40)上表面上,并且与内壳体(40)上表面留有大于5mm的凸台以便于与气囊(42)限位孔配合,纵向穿越螺栓(21)将穿过内壳体定位孔(18)进而配合;该盘翼扇叶(19),其在图上为一种实现方式,选用市面上成熟的带翼型扇叶或者“轴流式”扇型,要求对盘翼翼片(38)、盘翼扰片(39)产生升力;其采用铸铝或者塑制,长度要求距离盘翼翼片(38)、盘翼扰片(39)至少10mm距离,宽度根据盘翼翼片(38)、盘翼扰片(39)选择的翼型和内壳体(40)的设计而定,在20mm~100mm之间,厚度为2mm‑5mm为宜;该纵向穿越螺栓限位器(20),采用橡胶制造以适应盘翼翼片(38)、盘翼扰片(39)的翼型,固定后具有一定抗冲击、固定作用;该纵向穿越螺栓(21),其依次穿过底座(24)、纵向穿越螺栓限位器(20)、内壳体定位孔(18)、纵向穿越螺母(4),通过螺栓配合,对其上的连接件起到固定作用,采用铸铝或者炭基复合材料制作,内径为2mm~10mm,长度以适应垂直尾翼副翼(2)、底座(24)、内壳体(40)高度为宜;该内壳体固定螺栓(22),穿过底座(24)、内壳体(40)将二者紧固,采用铸铝或塑制,参照GB/T按照M2~M10选用,伸出长度以旋合后露出螺栓为宜;该底座导气槽(23),在底座(24)上以接近60°的圆弧均布,宽度为5mm~20mm,其每两段圆弧的间隙以满足结构强度为宜;该盘翼电机(25),其为盘翼扇叶(19)、盘翼主转轴(27)、盘翼传动轴(30)回转的能量输出装备,通过盘翼电机固定螺母(26)、盘翼电机固定螺栓(31)穿过均布4个通孔的螺栓配合固定,具体规格按需在市场选购;该盘翼电机固定螺母(26),与盘翼电机固定螺栓(31)配合,固定盘翼电机(25),在GB/T中相应的M3~M10选用;该盘翼主转轴(27),通过两组一对盘翼扇叶(19)、固定螺母(28)、盘翼扇叶固定螺栓(29)的螺栓配合固定于盘翼主转轴(27)上,盘翼主转轴(27)通过螺纹配合固定于盘翼传动轴(30)上,接受电机传来的扭矩,采用铸铝或塑制,高度需要适应内壳体(40),径向满足盘翼扇叶(19)的配合要求;该盘翼扇叶固定螺母(28),与盘翼扇叶固定螺栓(29)配合,固定盘翼扇叶(19)于盘翼主转轴(27)上,采用铸铝或塑制,参照GB/T选择M2~M5选用;该盘翼扇叶固定螺栓(29),与盘翼扇叶固定螺母(28)配合,固定盘翼扇叶(19)于盘翼主转轴上(27),采用铸铝或塑制,参照GB/T选择M2~M5选用;该盘翼传动轴(30),通过螺纹副连接盘翼主转轴(27),并且根据盘翼电机(25)的传动轴配合,传递扭转,其位置被盘翼电机(25)所限定,只能在电机中轴线上作转动,采用铸铝或塑制,高度以满足盘翼主转轴(27)的配合要求为宜;该盘翼电机固定螺栓(31),通过与盘翼电机限位螺母螺栓(33)配合固定底座(24)、盘翼电机、盘翼电机限位片(32)的相对位置,采用铸铝或塑制,参照GB/T按照M3~M10选用;该盘翼电机限位片(32),其形状为正方形,中心开有与盘翼传动轴(30)相配合的中心孔,四角处均匀分布4个与盘翼电机固定螺栓(31)相适应的通孔,上有均布的四个与盘翼电机(31)固定螺栓相配合的空孔,位置被盘翼电机固定螺栓(31)和盘翼电机限位螺母(33)所限定;中心处有一个与盘翼传动轴(30)上部相适应的经过精加工的限位孔,下表面与盘翼传动轴轴肩(30)配合并具有较高表面粗糙度,具体根据GB/T参照盘翼电机转速(25)选择,采用铸铝或塑制,长宽均为30mm~50mm,厚度2mm~5mm为宜;该盘翼电机限位螺母(33),其通过与盘翼电机固定螺栓(31)的螺纹配合将盘翼电机(25固定于底座(24)上,采用铸铝或塑制,参照GB/T按照M3~M10选用;该内壳体固定螺母(35),其通过与内壳体固定螺栓(22)的螺纹配合将内壳体(40)固定于底座(24)上,采用铸铝或塑制,参照GB/T按照M2~M10选用;该纵向穿越螺母(36),与纵向穿越螺栓(21)的螺纹配合,完成纵向穿越螺栓(21)的相应配合任务,采用铸铝或塑制,参照GB/T按照M2~M10选用;该盘翼导气片(37),其实际为内壳 体(40)的一部分,因为其有功能上的特殊性,而将其单独列出,其与内壳体(40)之间有一异形槽,可以将下部气流导入上部通过与内壳体(40)上部的极窄缝流出,改善盘翼进气口的气体流动情况;该盘翼翼片(38),其断面形状为典型大升力系数翼型,由设计需要增大其弯度以改善其升力系数,其根据工作条件和实际情况确定,在实施中,参照需求选用大升力系数的机翼翼型,增大升力,采用普通机翼的蒙皮骨架结构,或者用复合材料一体成型,环形内径根据内壳体(40)的情况和需求确定,流经它的气体通过翼型产生的升力是盘翼升力的直接来源;该盘翼扰片(39),其断面形状为弯度<5%,厚度<12%的常规翼型,如NACA0012,参照需求选用一定升力系数的薄翼型或者无翼型,采用复合材料一体成型,环形内径根据盘翼翼片(38)选择,改善盘翼翼片(38)下的气体流场并附带一些升力;该内壳体(40),其外形是呈带内部空腔的壳体结构,其下部沿纵向有一突缘与底座导气槽(23)径向外侧配合,下部沿径向有一伸出突缘与底座(24)配合,并用螺栓穿过通孔连接二者,上部有6个均布的筋类结构,并有6个均布的通孔,与纵向穿越螺栓(21)配合,内部与盘翼导气片(37)实为一体结构并且与盘翼导气片(37)构成特形空腔,通过纵向穿越螺栓(21)依次穿过内壳体定位孔(18)、大梁底座(3),与纵向穿越螺母(4)形成螺栓配合,从而与大梁底(3)座相连接;另一方面,通过内壳体固定螺栓(22)与内壳体固定螺母(35)形成螺栓配合,从而与底座(24)连接;采用铸铝或塑制,壳体内径与底座(24)相适应,壳体最小厚度为2mm~5mm为宜;该纵向穿越螺栓限位器固定孔(46),其让M1~M2的螺钉通过以便固定纵向穿越螺栓限位器(20)于纵向穿越螺栓(21)上;所述IV支座部分包括:底座(24)、气囊定位孔(34)、气囊(41)、气囊限位孔(42)、气囊固定孔(43)和大梁限位孔(44);底座(24)上的气囊定位孔(34)与气囊固定孔(43)通过螺栓连接实现底座(24)与气囊中部和气囊下部的定位;大梁底座(3)上的6个均布定位孔与气囊限位孔(42)通过螺栓连接实现气囊与大梁底座(3)的上表面和内侧面配合;该底座(24),其中心有一与盘翼电机(25)相适应的通孔,沿径向有4个均布的通孔与盘翼电机(25)的定位孔相配合,使盘翼电机固定螺栓(31)通过底座(24)、盘翼电机(25),与盘翼电机固定螺母(26)相配合,其内有6个等幅角分布的底座导气槽(23),以供气流导出,沿径向有6个等幅角与6个底座导气槽23)相错30度的通孔,使内壳体固定螺栓(22)通过并与盘翼电机(25)配合;在底座(24)边缘处,有6个等幅角与6个底座导气槽(23)相错30度分布的异形伸出板,在其上有6个位于中心线出的直径为4mm~10mm的通孔,其与气囊固定孔(43)配合,实现底座(24)与气囊(41)的连接,采用铸铝或塑制,厚度为2mm~5mm为宜;该气囊定位孔(34),与气囊固定孔(43)配合,通过螺栓连接实现底座(24)与气囊(41)的连接,孔直径以4mm~10mm为宜;该气囊(41),尼龙制表层,厚约2mm~4mm,近地一方贴有2mm的加厚防磨贴片,内充He气或氢气,保持一定气压,内有气囊固定孔(43)、气囊限位孔(42)结构;该气囊限位孔(42),让纵向穿越螺栓(21)穿过,并其内表面与内壳体定位孔上(18)表面配合,实现气囊上部分的固定;该气囊固定孔(43)与气囊(34)定位孔配合,通过螺栓连接实现底座(24)与气囊(41)的连接,孔直径以4mm~10mm为宜;该大梁限位孔(44),与底座相应处的预留孔相配合,使用螺栓连接,实现底座(24)与大梁底座(3)的连接,孔直径以4mm~10mm为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2245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浮升一体化运输机-201910734499.1
  • 张庆;董彦非;吕毅;李继广 - 西安航空学院
  • 2019-08-09 - 2019-11-05 - B64C39/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升一体化运输机,包括框架结构、固定在框架结构上部的充气式机身和充气式排式机翼、安装在框架结构机身后部的垂直尾翼、水平尾翼和螺旋桨发动机、安装在框架结构前部中部的固定式前三点起落架以及安装在框架结构下部的货仓,所述充气式排式机翼采用排式双翼布局,对称安装在充气式机身的两侧。本发明采用充气式柔性机翼/机身结构,所占空间体积小,充气后可同时产生静浮力和动升力;机翼采用排式双翼布局,两翼之间的相对位置经过优化,可以利用两翼之间的气动干扰实现相对于单翼布局的气动效率的提高。
  • 一种采用上下反角差的高空长航时串列翼飞行器气动布局-201710074198.1
  • 蒋崇文;林宏渊;罗磊;万志强;高振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7-02-10 - 2019-06-18 - B64C39/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上下反角差的高空长航时串列翼飞行器气动布局,属于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领域。所述的飞行器气动布局中,飞行器采用圆柱形截面机身、较大展弦比的前翼和后翼、“V”型尾翼,其中,前翼为上单翼,并有上反角,对称安装在机身前半段;后翼为下单翼,并有下反角,对称安装在机身后半段;“V”型尾翼为两个,对称安装在机身后半段,上反角为45°;涡扇发动机安装在机身尾部上方。本发明在保证相同机翼面积的前提下,可使用较小展长,提高了结构效率,降低了对机场起降条件的要求,增强战场环境使用能力;前翼采用较大弦长,后翼采用较小弦长,充分利用后翼对前翼的有利干扰,减少前翼对后翼的不利干扰。
  • 一种盒式太阳能无人机-201910147809.X
  • 吴翰;王正平;周洲;贾洁羽 - 西北工业大学
  • 2019-02-27 - 2019-05-10 - B64C39/08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盒式太阳能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体、盒式机翼、复合式垂尾、涵道风扇组件、旋翼组件、起落架和太阳能片;该无人机采用盒式翼布局,在提高太阳能片铺设面积的同时,提高太阳能无人机的巡航气动效率;采用涵道风扇与倾转旋翼组合的方式,确保太阳能无人机兼具垂直起降和巡航性能;采用复合式垂尾的方式,在确保太阳能无人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的同时,减少倾转旋翼尾流在巡航时对于太阳能无人机机翼气动效率的影响。
  • 一种联结翼无人机的气动布局-201821054868.X
  • 郭卫刚;康小伟;岳奎志;郁大照;张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
  • 2018-07-04 - 2019-01-22 - B64C39/08
  •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技术领域无人机设计方向,主要解决无人机操稳性较差,难以实现直接力控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结翼无人机的气动布局,包括机头、机身、内主翼、外主翼、内后翼、外后翼、垂直尾翼以及发动机的气动布局,其特征在于:带有前翼;内主翼和外主翼共同组成无人机的主翼,主翼为具有翼梢小翼的大展弦比主翼;内后翼和外后翼共同组成无人机的后翼;垂直尾翼为双垂尾;发动机为后推式发动机。所述的联结翼无人机的气动布局使无人机具有升阻比大、结构强度高、操稳性能好和直接力控制的优点。
  • 一种具有上下双翼的板翼机-201810403146.9
  • 杨卫华 - 昆明鞘翼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4-28 - 2018-11-02 - B64C39/08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上下双翼的板翼机,属于航空技术领域。包括机身、机翼、动力机构和操控机构,板翼机具有上下双翼,下翼为平板翼型机翼,下翼的上方设有上凸下平翼型的上翼,上翼的前缘中部排列设有若干驱动装置,上翼与下翼之间的高度距离略大于驱动装置的螺旋桨或喷气孔半径,驱动装置的位置保证其螺旋桨或喷气孔沿弦向吹送高速气流,将气流平分到上翼的上、下表面,使上半部分气流可以快速流经上翼的上表面,同时使下半部分气流均匀流经上翼的下表面与平板翼上表面围成的箱体。具有可充分发挥上翼和下翼的气动效率,结构合理、工作可靠、安全稳定、成本低廉、飞行效率高等优点。
  • 一种基于翼尖涡流增升的飞行器-201820106476.7
  • 许振宇 - 南方科技大学
  • 2018-01-23 - 2018-10-09 - B64C39/08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翼尖涡流增升的飞行器,包括机身和固定在机身上的主机翼,主机翼上安装有主机翼动力组,主机翼动力组包括主机翼电机与主机翼螺旋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机身上的鸭翼,以及安装在鸭翼上的鸭翼动力组,鸭翼动力组包括鸭翼电机与鸭翼螺旋桨,其中,鸭翼位于主机翼的上方,鸭翼螺旋桨位于鸭翼的翼尖,且鸭翼螺旋桨的旋向与所在鸭翼的翼尖涡流的旋向一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鸭翼的翼尖设置与翼尖涡旋向相同的鸭翼螺旋桨,增强鸭翼的翼尖涡旋以向主机翼提供涡升力,从而达到增升的效果,提升了飞行器的升阻比,增加了飞行器载重与续航能力。
  • 一种太阳能联翼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201810247906.1
  • 马松辉 - 西北工业大学
  • 2018-03-23 - 2018-09-21 - B64C39/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联翼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所述联翼无人机包括:尾撑杆、机翼和吊舱组件,所述机翼包括前翼、后翼、垂尾,前翼由左前翼、翼身和右前翼一体融合而成,左前翼和右前翼对称设置在翼身两侧,翼身与尾撑杆固连,后翼由对称设置的左后翼和右后翼一体形成,后翼位于尾撑杆的上方,左后翼和右后翼的连接处通过垂尾连接至尾撑杆的尾部,左后翼和右后翼的外侧端分别通过流线型垂直端板搭接在左前翼和右前翼的中部形成联翼,吊舱组件有四个,分别位于前翼和后翼的下部。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超大展弦比无人机结构强度差、设计困难和现有无人机是单纯的电动机控制,不能配合舵机实现综合控制的问题。
  • 一种基于翼尖涡流增升的飞行器-201810061631.2
  • 许振宇 - 南方科技大学
  • 2018-01-23 - 2018-06-19 - B64C39/08
  •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翼尖涡流增升的飞行器,包括机身和固定在机身上的主机翼,主机翼上安装有主机翼动力组,主机翼动力组包括主机翼电机与主机翼螺旋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机身上的鸭翼,以及安装在鸭翼上的鸭翼动力组,鸭翼动力组包括鸭翼电机与鸭翼螺旋桨,其中,鸭翼位于主机翼的上方,鸭翼螺旋桨位于鸭翼的翼尖,且鸭翼螺旋桨的旋向与所在鸭翼的翼尖涡流的旋向一致。本发明通过在鸭翼的翼尖设置与翼尖涡旋向相同的鸭翼螺旋桨,增强鸭翼的翼尖涡旋以向主机翼提供涡升力,从而达到增升的效果,提升了飞行器的升阻比,增加了飞行器载重与续航能力。
  • 一种具有模块化货舱的货运无人机-201711067645.7
  • 张炜;马一元 - 西北工业大学
  • 2017-11-03 - 2018-05-04 - B64C39/08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模块化货舱的货运无人机,主要包括螺旋桨、机身、降落伞舱、盒式机翼、模块化货舱、垂尾、升降副翼、起落架、外侧副翼、气囊舱和方向舵等。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性高,货舱装卸方便高效。采用盒式机翼布局形式,占地面积小、结构强度高,可以减小仓库内所需停机位的面积,满足支线高效物流运输要求;采用模块化货舱可以提高无人机物流运输的通用性和高效性,使货物的分拣、装卸和运输均可高效、独立地运行。
  • 四旋翼飞行器-201510292297.8
  • 吕强;王国胜;苏奎峰;王钦钊;张洋;马建业 -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 2015-06-01 - 2017-12-15 - B64C39/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旋翼飞行器,其包括机体、电机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飞行控制系统,所述飞行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计算机和姿态控制器;所述主控计算机为板载计算机。本发明通过在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控制器上加装一块低性能板载计算机,由其通过Wi‑Fi模块连接无线路由器组建的无线网络搭建一个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S)的网络框架,再将各类飞行数据发送到ROS网络中,再传输到地面站PC,由地面站PC处理大量的数据,并计算出相应的控制指令控制四旋翼的飞行,因此,所述板载计算机的运算量较小,能满足所述四旋翼飞行器的自主飞行要求。
  • 一种飞翼式飞机的连飞翼布局结构-201720118000.0
  • 杨宇腾 - 杨宇腾
  • 2017-02-08 - 2017-08-29 - B64C39/0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翼式飞机的连飞翼布局结构,包括前翼,前翼为大展弦比后掠翼,还包括连翼、后翼,前翼两侧翼尖连接外倾的所述连翼底部,连翼顶部连接后翼两侧翼尖,前翼、连翼、后翼首尾相接构成等腰梯形框架结构,后翼位于前翼上方;后翼包括中间的后翼平直翼及其左右对称连接的后翼前掠翼;前翼后端尾部的延长面上对称设置前翼舵面;后翼前掠翼后端尾部的延长面上设置后翼前掠翼舵面,后翼平直翼后端尾部的延长面上设置后翼平直翼舵面;本实用新型的连飞翼布局操控能力强、静稳定性高、机动性能好。解决了飞翼式飞机的控制问题。
  • 一种飞翼式飞机的连飞翼布局结构-201710069004.9
  • 杨宇腾 - 杨宇腾
  • 2017-02-08 - 2017-05-31 - B64C39/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翼式飞机的连飞翼布局结构,包括前翼,前翼为大展弦比后掠翼,还包括连翼、后翼,前翼两侧翼尖连接外倾的所述连翼底部,连翼顶部连接后翼两侧翼尖,前翼、连翼、后翼首尾相接构成等腰梯形框架结构,后翼位于前翼上方;后翼包括中间的后翼平直翼及其左右对称连接的后翼前掠翼;前翼后端尾部的延长面上对称设置前翼舵面;后翼前掠翼后端尾部的延长面上设置后翼前掠翼舵面,后翼平直翼后端尾部的延长面上设置后翼平直翼舵面;本发明的连飞翼布局操控能力强、静稳定性高、机动性能好。解决了飞翼式飞机的控制问题。
  • 改进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201620781808.2
  • 龙川 - 龙川
  • 2016-07-17 - 2016-12-21 - B64C39/0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包括机身,座舱,后掠的前翼和前掠的后翼,安定面和舵面组成的尾翼,前翼有上反角,后翼有下反角,前翼的翼根连接在机身头部,后翼的翼根连接在尾翼翼梢,前翼和后翼的翼梢通过翼梢端板连接;由于只有前翼有碟形结构,挂架和推进器,后翼没有,而是在后翼后缘设置了副翼和升降舵,机身中后部的蝶形尾翼之间有升力风扇,所以本改进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在水平飞行时能够方便地进行横向和纵向操纵;无论是垂直起降还是水平飞行都能纵向配平;水平飞行时,推力相对不大,阻力相对较小,经济性好。
  • 改进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201610591671.9
  • 龙川 - 龙川
  • 2016-07-17 - 2016-11-30 - B64C39/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包括机身,座舱,后掠的前翼和前掠的后翼,安定面和舵面组成的尾翼,前翼有上反角,后翼有下反角,前翼的翼根连接在机身头部,后翼的翼根连接在尾翼翼梢,前翼和后翼的翼梢通过翼梢端板连接;由于只有前翼有碟形结构,挂架和推进器,后翼没有,而是在后翼后缘设置了副翼和升降舵,机身中后部的蝶形尾翼之间有升力风扇,所以本改进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在水平飞行时能够方便地进行横向和纵向操纵;无论是垂直起降还是水平飞行都能纵向配平;水平飞行时,推力相对不大,阻力相对较小,经济性好。
  • 全景拍摄用多旋翼无人机-201520355828.9
  • 李哲;周成传奇;柴亚隆;邵浩然;闫宇 - 天津大学
  • 2015-05-28 - 2015-10-28 - B64C39/08
  • 一种全景拍摄用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板,机身板上安装的设备舱和电机悬臂,电机悬臂上安装有电机和旋翼,所述的机身板由两块水平的机身板和中间用于连接两块水平机身板的倾斜机身板构成,倾斜机身板的上下两侧面上各安装有一台相机,倾斜机身板朝向地面一侧安装有起落架。所述电机悬臂的数量为4,每个电机悬臂上各安装有一个电机和一个旋翼。本实用新型同时满足:完全无盲区拍摄,满足遗产近距离及有限空间中全景拍摄要求;相机之间的位置差别最小化,图像拼接准确性高;拍摄速度快、漂移干扰小;机身重量最轻,体积最小,容易实现有限空间飞行。
  • 四旋翼飞行器-201520369788.3
  • 吕强;王国胜;苏奎峰;王钦钊;张洋;马建业 -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 2015-06-01 - 2015-10-07 - B64C39/0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旋翼飞行器,其包括机体、电机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飞行控制系统,所述飞行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计算机和姿态控制器;所述主控计算机为板载计算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控制器上加装一块低性能板载计算机,由其通过Wi-Fi模块连接无线路由器组建的无线网络搭建一个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S)的网络框架,再将各类飞行数据发送到ROS网络中,再传输到地面站PC,由地面站PC处理大量的数据,并计算出相应的控制指令控制四旋翼的飞行,因此,所述板载计算机的运算量较小,能满足所述四旋翼飞行器的自主飞行要求。
  • 全景拍摄用多旋翼无人机-201510283684.5
  • 李哲;周成传奇;柴亚隆;邵浩然;闫宇 - 天津大学
  • 2015-05-28 - 2015-09-09 - B64C39/08
  • 一种全景拍摄用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板,机身板上安装的设备舱和电机悬臂,电机悬臂上安装有电机和旋翼,所述的机身板由两块水平的机身板和中间用于连接两块水平机身板的倾斜机身板构成,倾斜机身板的上下两侧面上各安装有一台相机,倾斜机身板朝向地面一侧安装有起落架。所述电机悬臂的数量为4,每个电机悬臂上各安装有一个电机和一个旋翼。本发明同时满足:完全无盲区拍摄,满足遗产近距离及有限空间中全景拍摄要求;相机之间的位置差别最小化,图像拼接准确性高;拍摄速度快、漂移干扰小;机身重量最轻,体积最小,容易实现有限空间飞行。
  • 新型高升力联接翼布局飞行器-201520170280.0
  • 刘行伟 - 刘行伟
  • 2015-03-25 - 2015-07-29 - B64C39/0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升力联接翼布局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两侧的主翼、上翼、端翼、垂尾,所述设置在机身两侧的主翼的端部均设置端翼,所述两个端翼的上部分别通过设置在机身上方的上翼与设置在机身尾部的垂尾连接;所述机身的机头两侧设置有鸭翼;所述端翼的外侧均设置有外翼。本实用新型的外翼能够增加全机的有效升力面积,提高了飞行器的低速性能和横向安定性,增大了飞行器的升力系数及升阻比,降低了油耗,减少了飞行器的使用成本。
  • 一种串列翼式无人机-201420752558.0
  • 权军 - 天津全华时代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14-12-04 - 2015-06-17 - B64C39/08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串列翼式无人机,包括机身、前翼、前翼升降舵、主翼、主翼升降舵、垂直尾翼、螺旋桨以及发动机,在机身前部纵向两侧对称固装有前翼,在两侧的前翼后部均铰装有一前翼升降舵,在机身后部纵向两侧对称固装有主翼,在该两侧的主翼之间的机身上方中部横向固装有一垂直尾翼,机身后端横向同轴安装有螺旋桨,该螺旋桨由安装在机身内后部的发动机驱动旋转,主翼与前翼采用平行间隔的串列式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串列翼形式的气动布局,结构简单布局合理,载荷能力强,而且能够实现短距离起飞、降落。
  • 太阳能电动个人飞行器-201420759918.X
  • 罗云华 - 杭州创皇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 2014-12-05 - 2015-06-03 - B64C39/0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动个人飞行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包括前翼和尾翼,所述前翼和尾翼之间设有驾驶室,所述前翼包括第一左翼和第一右翼,所述尾翼包括第二左翼和第二右翼,所述第一左翼、第一右翼、第二左翼、及第二右翼以所述驾驶室为中心分成四个区,所述四个区均设有螺旋桨或3至5个矢量涵道,所述每个区均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桨或3至5个矢量涵道的动力源,所述动力源采用太阳能和锂电池,所述螺旋桨的高度小于1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电动个人飞行器能够垂直起飞,采用太阳能,并以电力驱动,减少了能耗,没有二氧化物排放,安全性能提高,助跑路程短。
  • 太阳能电动个人飞行器-201410736974.6
  • 罗云华 - 杭州创皇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 2014-12-05 - 2015-03-25 - B64C39/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动个人飞行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包括前翼和尾翼,所述前翼和尾翼之间设有驾驶室,所述前翼包括第一左翼和第一右翼,所述尾翼包括第二左翼和第二右翼,所述第一左翼、第一右翼、第二左翼、及第二右翼以所述驾驶室为中心分成四个区,所述四个区均设有螺旋桨或3至5个矢量涵道,所述每个区均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桨或3至5个矢量涵道的动力源,所述动力源采用太阳能和锂电池,所述螺旋桨的高度小于1米。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电动个人飞行器能够垂直起飞,采用太阳能,并以电力驱动,减少了能耗,没有二氧化物排放,安全性能提高,助跑路程短。
  • 一种Y型模型飞机螺旋架-201420314739.5
  • 张锦海 - 张锦海
  • 2014-06-13 - 2014-11-12 - B64C39/0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Y型模型飞机螺旋架,包括中心架,机臂,脚架,所述中心架外周延伸有若干个结构相同的机臂,所述每个机臂由一个主机臂与两个支臂,形成Y型结构,所述每个支臂末端设有电机安装部,所述中心架下部两侧分别固接有脚架。所述中心架外沿有一中心架连接件,主机臂一端有扣插部,所述扣插部扣合于中心架连接件中固定,所述中心架连接件中有电路插口,扣插部中有电路插头。本实用新型可增加了螺旋桨的数量,可减少机臂设置,降低生产成本,结构简单,实用。
  • 农林植保多旋翼无人机-201320560728.0
  • 潘海洋;李波;沈一鸣 - 潘海洋;李波
  • 2013-09-10 - 2014-04-02 - B64C39/08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林植保多旋翼无人机,包括: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主机身;飞机控制系统,安装于主机身内;旋翼安装架,可更换地套接在主机身上;多个旋翼动力支臂,选择性安装在旋翼安装架上;功能吊舱,可更换地安装在主机身的下方;和起落架,与功能吊舱连接。本实用新型是针对航空植保作业的要求而专门设计的,并可快速换装不同动力组合的配置和功能吊舱,可完成农林植保的空中观测及空中喷洒的多种任务,具有灵活、低成本、多任务功能、使用方便的特点。
  • 多旋翼飞行平台机身折叠装置-201320559986.7
  • 赵刚;康海碧 - 康海碧
  • 2013-09-10 - 2014-02-26 - B64C39/08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旋翼飞行平台机身折叠装置,包括上机盘、下机盘、主管和中轴;所述中轴位于上机盘和下机盘之间;所述下机盘的侧壁连接有侧板;所述主管的一端部通过活动主管侧板与所述侧板连接,并且所述主管的中部通过活动支撑斜管与所述上机盘连接;所述主管和活动支撑斜管分别至少为四根。所述活动支撑斜管的两端部都设有斜管堵头。所述上机盘通过中轴卯榫件固定于所述中轴的顶部。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机翼进行折叠,从而大大缩小了整个多翼飞行器的体积,从而便于携带,并且结构稳定、可靠性高。
  • 前后方向舵多动力翼飞机-201320072111.4
  • 郭建中 - 郭建中
  • 2013-02-08 - 2013-07-31 - B64C39/08
  • 本实用新型涉及前后方向舵多动力翼飞机,它包括:a、机身的两侧对称设有前机翼(A)、后机翼(B);b、前机翼(A)后侧设有襟翼(A5)、副翼(A2),机翼的下侧设有一组发动机(A1),机翼的上侧设有方向翼(A3),方向翼上设有方向舵(A4);c、后机翼(B)后侧设有襟翼(B5)、副翼(B2),机翼的下侧设有一组发动机(B1),机翼的上侧设有方向翼(B3),方向翼上设有方向舵(B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前后方向舵多动力翼飞机具有起飞重量大、飞行平衡好、转弯半径小、改变方位快、起飞和降落滑行距离短等优点。
  • 前后方向舵多动力翼飞机-201310050287.4
  • 郭建中 - 郭建中
  • 2013-02-08 - 2013-05-01 - B64C39/08
  • 本发明涉及前后方向舵多动力翼飞机,它包括:a、机身的两侧对称设有前机翼(A)、后机翼(B);b、前机翼(A)后侧设有襟翼(A5)、副翼(A2),机翼的下侧设有一组发动机(A1),机翼的上侧设有方向翼(A3),方向翼上设有方向舵(A4);c、后机翼(B)后侧设有襟翼(B5)、副翼(B2),机翼的下侧设有一组发动机(B1),机翼的上侧设有方向翼(B3),方向翼上设有方向舵(B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发明涉及的前后方向舵多动力翼飞机具有起飞重量大、飞行平衡好、转弯半径小、改变方位快、起飞和降落滑行距离短等优点。
  • 一种采用盘翼结合可变翼与气囊布局的小型组合式飞行器-201210122452.8
  • 王晓慧;王新升;周号益;李人杰;高艺航;罗帅民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2-04-24 - 2012-09-19 - B64C39/08
  • 一种采用盘翼结合可变翼与气囊布局的小型组合式飞行器,它由尾翼部分、可变翼部分、盘翼部分和支座部分构成;尾翼部分通过可变翼部分大梁底座上的大梁限位孔固定在支座部分的底座上;可变翼部分位于盘翼部分上部,通过纵向穿越螺栓穿过大梁底座上的大梁六角限位孔,使得大梁底座与盘翼部分的内壳体上表面、外侧面配合,并实现可变翼部分与盘翼部分的固定连接。盘翼部分位于支座部分上部,盘翼部分的6个纵向穿越螺栓穿过底座的6个等分限位孔,实现盘翼部分与支座部分的连接。本发明采用盘翼技术和可变翼技术,是一种全天候的垂直起飞、水平飞行、海面快速漂浮的中型飞行器。它适用于海难搜救,低高空巡航和复杂地形行进,能满足多种任务需求。
  • 伞形可折叠多旋翼飞行器-201120120872.3
  • 马晓健;宋迎东;胡绪腾;张彩芬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1-04-22 - 2011-11-30 - B64C39/08
  • 一种伞形可折叠多旋翼飞行器,属于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机体(5)、均匀分布于圆柱形机体(5)四周的N组支撑系统、位于圆柱形机体(5)下端的扣件(8);其中每组支撑系统均由一个主臂(6)和一个支撑臂(7)组成,其中主臂(6)的一端铰接于圆柱形机体(5)上端,主臂(6)的另一端安装有旋翼装置(11),支撑臂(7)的上端铰接于主臂(6)的中间,支撑臂(7)的下端铰接于扣件(8)上。该飞行器不仅能保证机身整体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和刚性,而且能在需要时将机身整体折叠,大大减小体积,便于存放和携带。
  • 伞形可折叠多旋翼飞行器-201110101698.2
  • 马晓健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1-04-22 - 2011-09-14 - B64C39/08
  • 一种伞形可折叠多旋翼飞行器,属于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机体(5)、均匀分布于圆柱形机体(5)四周的N组支撑系统、位于圆柱形机体(5)下端的扣件(8);其中每组支撑系统均由一个主臂(6)和一个支撑臂(7)组成,其中主臂(6)的一端铰接于圆柱形机体(5)上端,主臂(6)的另一端安装有旋翼装置(11),支撑臂(7)的上端铰接于主臂(6)的中间,支撑臂(7)的下端铰接于扣件(8)上。该飞行器不仅能保证机身整体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和刚性,而且能在需要时将机身整体折叠,大大减小体积,便于存放和携带。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