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沟槽结势垒肖特基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CN201710463915.X有效
  • 董升旭;汤益丹;白云;申华军;杨成樾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17-06-19 - 2020-03-06 - H01L21/329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沟槽结势垒肖特基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中包括:步骤一、提供用于制作器件的衬底,并且在衬底正面生长外延层;步骤二、在外延层上制作场限环区和预备主结区,预备主结区用于提供第一离子注入;步骤三、在除场限环区以外的外延层上刻蚀结势垒凹槽,其中在预备主结区刻蚀主结凹槽,并对结势垒凹槽和主结凹槽进行第二离子注入;步骤四、在衬底背面制作欧姆接触;步骤五、在器件正面制作钝化层和肖特基接触;步骤六、在器件正面制作金属电极并进行钝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沟槽结势垒肖特基二极管。本发明能够在有效屏蔽肖特基表面电场的同时降低主结电场聚集效应,纵向增加主结面积,提升耐压特性。
  • 一种沟槽结势垒肖特基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4H‑SiCUMOSFET栅槽的制作方法-CN201510164939.6有效
  • 邓小川;李妍月;户金豹;申华军;萧寒;唐亚超;梁坤元;甘志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5-04-09 - 2018-01-19 - H01L21/04
  •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功率器件技术领域。为了克服现有方法制作的SiC UMOSFET器件栅槽侧壁陡直性低、底部具有子沟槽及表面粗糙度高的缺点,提供一种4H‑SiC UMOSFET栅槽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在位于半导体衬底上的半导体外延层表面形成第一介质层,半导体外延层的材料为碳化硅;在第一介质层表面生长第二介质层;在第二介质层上涂覆光刻胶,以光刻胶为掩膜刻蚀第二介质层,形成栅槽区域窗口;去胶后,以第二介质层为掩膜刻蚀第一介质层;清除第二介质层,以第一介质层作为刻蚀栅槽掩膜,利用ICP技术对半导体外延层进行刻蚀栅槽,刻蚀气体包括SF6、O2及Ar,SF6和Ar的气体流量比例为21,O2含量为45%~50%;清除第一介质层形成U型栅槽;适用于制作SiC UMOSFET栅槽。
  • 一种sicumosfet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CN201410513040.6有效
  • 霍瑞彬;申华军;白云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14-09-29 - 2017-06-13 - H01L29/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该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包括源极、栅极、SiO2氧化物介质、N+源区、P+接触区、优化掺杂的P阱、优化掺杂的主结、N‑外延层、缓冲层、N+衬底、漏极、优化掺杂的场限环、截止区和隔离介质。本发明提出的制备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方法,能够通过较少能量组合的Al注入,形成优化浓度分布的P‑阱及终端结构的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其制备工艺相对简单,并且可以兼顾器件导通特性和击穿特性。通过本发明制备的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可用于功率开关电源电路,DC/DC、AC/DC、DC/AC变换器等。
  • 一种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碳化硅器件的栅槽制作方法-CN201510124930.2有效
  • 邓小川;萧寒;户金豹;申华军;李妍月;唐亚超;甘志;梁坤元;张波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5-03-20 - 2017-06-09 - H01L21/336
  •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碳化硅UMOS器件的栅槽制作方法。本发明的碳化硅器件的栅槽制作方法,主要是根据栅槽区域窗口对碳化硅外延片上的介质层进行刻蚀,在刻蚀中保留碳化硅上表面部分介质层,然后采用腐蚀工艺对该部分介质层进行腐蚀,使介质层与碳化硅外延片的接触区域形成圆滑的弧形,从而使碳化硅外延片在刻蚀后能形成侧壁陡直、无微沟槽且底脚圆滑的碳化硅栅槽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得到了侧壁陡直、无微沟槽且底脚圆滑的碳化硅栅槽结构,减小了槽栅底部的电场集中效应,提高了器件击穿性能和可靠性。本发明尤其适用于碳化硅器件栅槽结构制作。
  • 一种碳化硅器件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插入层复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CN201410671215.6在审
  • 汤益丹;申华军;白云;周静涛;杨成樾;刘新宇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14-11-21 - 2015-03-04 - H01L29/4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入层复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涉及宽禁带材料欧姆接触形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欧姆接触电阻率测量可重复性差、器件稳定性不强以及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上欧姆接触形成难、欧姆接触电阻率高的问题。所述插入层复合结构位于SiC衬底与金属盖层之间,包括采用特殊材料形成的电流输运层和特定元素组分配比的欧姆接触金属层;所述电流输运层位于SiC衬底之上,所述欧姆接触金属层位于电流输运层之上;所述插入层复合结构由所述欧姆接触金属层通过合金退火方式形成的特定化学成分配比的碳化物和硅化物扩散进入所述电流输运层混合而成。本发明适用于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上同时形成P型和N型欧姆接触,或者单独形成P型或N型欧姆接触。
  • 一种插入复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