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面分体式帘式安全气囊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0101.6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5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邹明;董嘉珩;林新桐;刘维海;吴祥君;赵紫剑;倪春鹏;关荣博;马悦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13 | 分类号: | B60R21/213;B60R21/231;B60R21/26;B60R21/26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张岩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面 体式 安全气囊 | ||
1.一种侧面分体式帘式安全气囊,由多个侧面帘式安全气囊组成,各侧面帘式安全气囊分别位于车辆内部各排座椅上方顶棚内,并与座椅乘员识别系统相连;所述座椅乘员识别系统用于判断该座椅是否乘坐乘员,并将信息发动给安全气囊控制器;所述各侧面帘式安全气囊还分别连有一个与其位于同一座椅处的气体发生器,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分别与多个气体发生器控制连接,由安全气囊控制器控制多个气体发生器进行相应侧面帘式安全气囊的点爆;
所述侧面帘式安全气囊,包括第一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4),所述第一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4)和第一排气体发生器(7)布置在车辆A柱(1)和B柱(2)之间,其余侧面帘式安全气囊和气体发生器布置在车辆B柱(2)和C柱(3)之间对应各排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面分体式帘式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帘式安全气囊由位于车辆内部第一排座椅和第二排座椅的第一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4)和第二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5)组成,所述第一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4)为2个,分别位于第一排左侧座椅和右侧座椅上方顶棚内,各自连接一个第一排气体发生器(7),第二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5)为2个,分别位于第二排左侧座椅和右侧座椅上方顶棚内,各自连接一个第二排气体发生器(8),各侧面帘式安全气囊相互独立,分别与座椅乘员识别系统相连,所述第一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4)和第一排气体发生器(7)布置在车辆A柱(1)和B柱(2)之间,第二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5)和第二排气体发生器(8)布置在车辆B柱(2)和C柱(3)之间对应二排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面分体式帘式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帘式安全气囊由位于车辆内部第一排座椅、第二排座椅和第三排座椅的第一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4)、第二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5)和第三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6)组成,所述第一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4)为2个,分别位于第一排左侧座椅和右侧座椅上方顶棚内,各自连接一个第一排气体发生器(7),第二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5)为2个,分别位于第二排左侧座椅和右侧座椅处,各连接一个第二排气体发生器(8),第三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6)为2个,分别位于第三排左侧座椅和右侧座椅上方顶棚内,各自连接一个第三排气体发生器(9),各侧面帘式安全气囊相互独立,分别与座椅乘员识别系统相连,所述第一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4)和第一排气体发生器(7)布置在车辆A柱(1)和B柱(2)之间,第二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5)和第二排气体发生器(8)布置在车辆B柱(2)和C柱(3)之间对应二排位置,第三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6)和第三排气体发生器(9)布置在车辆B柱(2)和C柱(3)之间对应三排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面分体式帘式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4)通过第一固定点(10)和第二固定点(12)与对应侧A柱(1)固定,第二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5)通过第三固定点(12)和第四固定点(13)与对应侧C柱(3)固定,第一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4)和第二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5)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排气体发生器(7)和第二排气体发生器(8)一体化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面分体式帘式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4)通过第一固定点(10)和第二固定点(12)与对应侧A柱(1)固定,第二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5)通过第三固定点(12)和第四固定点(13)与对应侧C柱(3)固定,第三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6)通过第五固定点(14)和第六固定点(15)与对应侧C柱(3)固定,第一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4)、第二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5)和第三排侧面帘式安全气囊(6)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排气体发生器(7)、第二排气体发生器(8)和第三排气体发生器(9)一体化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面分体式帘式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乘员识别系统包括安全带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对应座椅处是否系安全带,进而识别该位置是否乘坐,并将信息发送给安全气囊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01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