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适应极大坡道的多模式驱动跨座式单轨列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6925.1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6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徐银光;李艳;张茂帆;王孔明;吴晓;陈明;魏德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3/04 | 分类号: | B61B13/04;B61B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架 跨座式单轨 车厢 列车 混凝土轨道梁 多模式驱动 齿轨齿轮 动力单元 驱动电机 双驱动 走行轮 坡道 齿轨 啮合 地形适应性 驱动 固定设置 制动距离 驱动力 走行面 齿槽 顶面 减小 配置 | ||
1.一种可适应极大坡道的多模式驱动跨座式单轨列车,由配置有前转向架(41)、后转向架(42)的前头车厢(31)、中部车厢(33)和后头车厢(32)编组成列,其特征是:所述前头车厢(31)、后头车厢(32)的前转向架(41)、后转向架(42)均为双驱动模式转向架,该双驱动模式转向架包括由驱动电机(25)和由其驱动的两对走行轮(21)构成的第一动力单元,以及由第二驱动电机(28)和由其驱动的齿轨齿轮(27)构成的第二动力单元;所述两对走行轮(21)以混凝土轨道梁(10)的顶面为走行面,混凝土轨道梁(10)上固定设置齿轨(11),所述齿轨齿轮(27)与齿轨(11)上部齿槽相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极大坡道的多模式驱动跨座式单轨列车,其特征是:所述中部车厢(33)的前转向架(41)和后转向架(42)为无动力转向架,或者其前转向架(41)为双驱动模式转向架,或者其前转向架(41)和后转向架(42)均为双驱动模式转向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极大坡道的多模式驱动跨座式单轨列车,其特征是:所述齿轨(11)于混凝土轨道梁(10)的左侧壁、右侧壁中部各设置一条,所述齿轨齿轮(27)、第二驱动电机(28)为两套,机架(20)横向两侧各设置一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适应极大坡道的多模式驱动跨座式单轨列车,其特征是:所述齿轨(11)的宽度大于齿轨齿轮(27)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适应极大坡道的跨座式单轨列车,其特征是:所述机架(20)横向两侧各设置有一对导向轮(23)和一对稳定轮(26),纵向间隔的两只导向轮(23)作于于同侧混凝土轨道梁(10)侧壁上部,纵向间隔的两只稳定轮(26)作于于同侧混凝土轨道梁(10)侧壁下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适应极大坡道的多模式驱动跨座式单轨列车,其特征是:所述机架(20)的纵向两侧设置辅助走行轮(22),辅助走行轮(22)以混凝土轨道梁(10)的顶面为走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69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中脚踏车
- 下一篇:一种新型冶金车辆行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