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流二极管芯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9366.0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1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民安;黄富强;汪杏娟;郑春鸣;叶民强;黄永辉;王志亮;王日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祁门县黄山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861 | 分类号: | H01L29/861;H01L29/06;H01L21/32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0 | 代理人: | 叶绿林,杨大庆 |
地址: | 24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流二极管 芯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功率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整流二极管芯片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流行的正方形、长方形整流二极管芯片均从阳极面(P)开电压槽,电压槽内填有玻璃粉然后烧结成型,该结构芯片不足之处在于芯片阳极面朝下与散热板焊接时,因开槽后阳极面变小,阳极面的导热面积缩小,通电流后产生的热量散热慢,易造成热击穿(如图1所示)。而阳极朝下,且在阴极面开电压槽的结构(如图2),虽然阳极面面积较阴极面大,与散热片焊接后通电时利于热传导,但由于电压槽时必须从N+(阴极面)刻蚀过P层,刻蚀后电压槽距阳极面仅有50um左右,由于硅材料机械强度不够,晶圆划片分离后,单个芯片边缘薄,在后道工序操作中容易崩边损伤,造成芯片的耐压软击穿,产品合格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流二极管芯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流二极管芯片结构,包括长基区N,设置在长基区N上表面的N+层,设置在长基区N下表面的掺淡硼扩散层P和掺浓硼扩散层P+,还设置有电压槽,所述电压槽从掺浓磷扩散层N+的上表面向下延伸,所述电压槽位于芯片的周边,为单边槽结构;所述掺淡硼扩散层P向长基区N扩散设置有P型凸台,所述P型凸台位于电压槽的下方且电压槽的底部经过P型凸台;所述P型凸台的宽度大于电压槽底部的宽度。所述P型凸台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圈盲孔,盲孔的深度与P型凸台的高度相适配。所述盲孔设置有两圈或三圈,相邻两圈盲孔间的距离为100~160um。所述凸台的高度大于50um,盲孔的直径为60~100um,为了确保激光盲孔间的P型杂质扩散形成P型凸棱,同一圈中相邻两盲孔的距离为40~120um。所述电压槽斜边的长度大于N型基区的厚度,以利于耗尽层(电场)的展宽。
为了实现在掺淡硼扩散层P上按芯片面积大小在电压槽的下方形成P型凸台,做法如下:按芯片大小在电压槽的下方N型基区上实行激光打盲孔或刻蚀的方法获得盲孔,由于盲孔和N型基区的表面有一定的高度差,通过P 型杂质的扩散后就形成了掺淡硼扩散层P和在盲孔位置处的P型凸台,该P 型凸台的高度取决于盲孔的深度。
一种整流二极管芯片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N型硅片的一面扩磷得N+;2)在N型硅片的另一面上进行激光打盲孔或刻蚀的方法获得盲孔;3)在盲孔的一面进行P型杂质扩散得到掺淡硼扩散层P、掺浓硼扩散层P+和P型凸台;4)在掺浓磷扩散层N+和掺浓硼扩散层P+上涂覆一层光刻胶;5)对掺浓磷扩散层N+进行光刻,形成所需的图形;6)对形成的图形进行腐蚀后形成电压槽;7)去除光刻胶,8)在电压槽内进行玻璃钝化;9) 在掺浓磷扩散层N+和掺浓硼扩散层P+上做二氧化硅保护膜;10)光刻,去除电压槽外的二氧化硅保护膜;11)表面金属化:在掺浓磷扩散层N+和掺浓硼扩散层P+表面进行镀镍金;12)划片,将硅片划分成单个二极管芯片。所述步骤4到12为现有技术,即按照传统制造工艺制备。为了获得P型凸台,还可以通过在N型硅片的表面通过光刻腐蚀刻槽的方法获得图形,然后再进行 P型杂质扩散得到P型凸台,但是该方法获得的芯片机械强度低,在开槽的位置易折断,破片率高,产品合格率低。所述盲孔至少设置有1圈,也可以设置多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掺淡硼扩散层P上设置P型凸台,从而局部增加P层的厚度,使电压槽底部到P+层表面的厚度增大,在后道工序操作中不容易崩边损伤,提高芯片的合格率和电特性,减少了制造成本。所述P型凸台采用激光打孔或刻蚀的方式获得盲孔,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且不会影响芯片本身的机械强度。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整流二极管芯片从阳极面(P)开电压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整流二极管芯片从阴极面(N+)开电压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激光打孔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刻蚀槽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整流二极管芯片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A-A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流二极管芯片在划片前电压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祁门县黄山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祁门县黄山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93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