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变速器油液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3335.0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6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忠;冉昭;贾雨灵;孙月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雷秋芬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变速器 推进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油液推进器,尤其是一种安装在变速器齿轮轴轴向油孔内的螺旋桨式油液推进器,属于传动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变速器一般采用飞溅润滑方式,即在变速器壳体中贮存一定量的润滑油,通过高速旋转的变速器齿轮副将润滑油液飞溅到需要润滑的齿轮、轴及轴承等相关零部件上。由于变速器的结构较为复杂,现有车辆变速器内导油板收集的油液仅靠自由流动对变速器需润滑部位进行润滑,油液流动速度较慢,对需润滑零部件的润滑效果较差,特别是当车辆高速行驶时,因零部件得不到有效的润滑和冷却,不仅影响了车辆行驶的可靠性,而且缩短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能促使导油板收集的油液加速流动,实现对需润滑零部件快速供油,增强润滑效果,提高零部件使用寿命的汽车变速器油液推进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变速器油液推进器,它包括基体油管和螺旋桨叶片,所述螺旋桨叶片与基体油管为一体式结构,螺旋桨叶片位于基体油管的一端。
上述汽车变速器油液推进器,所述基体油管与汽车变速器齿轮轴的轴向油孔过盈配合装配。
上述汽车变速器油液推进器,所述螺旋桨叶片的叶片数量不少于两片,它们以基体油管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均匀布置。
上述汽车变速器油液推进器,所述螺旋桨叶片的弧形螺旋曲面结构与变速器齿轮轴转速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为螺旋桨结构的油液推进装置,其基体油管与变速器齿轮轴的轴向油孔过盈配合装配,其整体结构随变速器齿轮轴同步旋转,利用螺旋推进原理,推动汽车变速器齿轮轴轴向油孔中的润滑油液加速流动,使润滑油流量加大,实现了对需润滑部位快速充分供油,增强了润滑效果,保证了变速器正常运转,延长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变速器齿轮轴润滑油孔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螺旋桨叶片, 2、基体油管, 3、变速器齿轮轴,4、变速器齿轮轴轴向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 1、图2、图3,并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汽车变速器油液推进器包括基体油管2和螺旋桨叶片1,所述螺旋桨叶片1与基体油管2为一体式结构,螺旋桨叶片1位于基体油管2的一端;所述基体油管2与汽车变速器齿轮轴轴向油孔4过盈配合装配;所述螺旋桨叶片1的叶片数量为四片,它们以基体油管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均匀布置;螺旋桨叶片1的弧形螺旋曲面结构与变速器齿轮轴3转速相匹配。
参看图3,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随变速器齿轮轴3同步旋转,利用螺旋推进原理,推动汽车变速器齿轮轴轴向油孔4中的润滑油液加速流动,使润滑油流量加大,实现了对需润滑部位快速充分供油,增强了润滑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中螺旋桨叶片1的弧形螺旋曲面结构可根据变速器齿轮轴3的转速,通过计算和试验验证方式调整确定,以达到最佳的润滑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33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