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速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6311.1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3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神崎将造;有米史光;西崎广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装载于车辆的变速器进行控制的变速器控制装置,尤其涉及对产生与变速器控制装置中的供电电流对应的调整油压输出的多个线性螺线管的改良、以及对与该线性螺线管对应的供电电流控制装置的改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用于决定装载于车辆上的变速器的变速比(gear ratio)的变速器控制装置包括:多个线性螺线管,为了决定变速比而与变速杆的选择位置、车速、及加速踏板的踩踏程度相关联地向该多个线性螺线管进行有选择的供电,且该多个线性螺线管产生与供电电流对应的调整油压输出;以及供电电流控制装置,该供电电流控制装置控制提供给该线性螺线管的所述供电电流。
由于需要对变速器控制装置和内置于变速器中的多个线性螺线管进行组合调整,因此,将变速器控制装置构建为与变速器作为整体不可分的系统,进行将变速器控制装置和变速器相结合的机电一体化。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以下内容,作为现有示例被引用的图16所示的变速器控制装置中,一并控制多个线性螺线管121的集中型控制装置即电子控制单元122包括:一个微型计算机123、多个线性螺线管、以及与这些线性螺线管分别对应的多个驱动控制装置124,在变速器的制造步骤中,为了对具有温度依赖特性的线性螺线管121进行温度校正,进行调整对应的驱动控制装置124的特性参数的操作。
此外,在该专利文献1的图6中,包括将线性螺线管3和线性螺线管控制电路4一体化地构成的多个线性螺线管模块1,各线性螺线管模块1中的分散型控制装置即线性螺线管控制电路4与电子控制单元62内的一个微处理器63的输出端口分别相连接。在各线性螺线管模块1的制造步骤中,将构成为一体的线性螺线管3和线性螺线管控制电路4组合的状态下的特性调整参数写入到线性螺线管控制电路4内部的特性参数存储元件6中(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由此,在变速器的制造步骤中,无需对线性螺线管3和线性螺线管控制电路4的每个组合的特性参数进行调整操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428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对现有技术问题的说明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的变速器控制装置中的线性螺线管模块1是将线性螺线管3和线性螺线管控制电路4构成为一体而得到的模块,在其组合状态下,由于进行用于校正线性螺线管3的温度依赖特性的调整,因此,在变速器整体的组合阶段中,无需进行与多个线性螺线管4对应的调整操作。但是,在单个线性螺线管、或单个线性螺线管控制电路中的任一个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若仅更换其中一个,则需要对作为线性螺线管模块的组合进行调整以对特性参数存储元件的存储信息进行改写操作,因此存在维修更换现场需要有昂贵的调整设备和能进行调整操作的技术人员的问题。因而,实际状况是不得不将线性螺线管和线性螺线管控制电路作为整体来进行更换,因此,存在更换元器件的价格较高、不经济、且不利于节省资源的问题。
(2)对本发明的目的的说明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了线性螺线管和与其相适应的供电电流控制装置的变速器控制装置,该线性螺线管和供电电流控制装置是在因单个线性螺线管发生异常或单个供电电流控制装置侧发生异常而需要将其中一个更换成合格品的情况下,无需对两者的组合进行再调整就能够改善操作性能的线性螺线管和供电电流控制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尽量抑制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而产生的成本提高,且不会损失对操作性能改善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器控制装置,该变速器控制装置具有易附加用于防止异常情况波及到信号布线短路、接电源短路、接地短路事故的保护功能的辅助效果。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控制装置,
包括:多个线性螺线管,该多个线性螺线管作用于内置在车辆用变速器中的油压调整阀,并产生与供电电流对应的调整油压输出;以及供电电流控制装置,该供电电流控制装置对提供给各个所述线性螺线管的所述供电电流进行控制,该变速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63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油滤清器的密封板
- 下一篇:压缩空气电力储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