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燕麦槐米保健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9890.2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8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吴祖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汇丰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燕麦 保健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茶,具体涉及一种燕麦槐米保健茶。
背景技术
目前的保健茶多是将几种茶叶与中药简单的混合,制成保健茶,品种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对营养和口感的需求。
燕麦是我国主要的杂粮作物,蛋白质含量16%;脂肪含量6%;纤维 素1.5%;淀粉、糖类76%,营养全面,氨基酸含量均衡,种类齐全,使用口味清香润滑,并具有降低胆固醇含量和减轻糖尿病、心脏病症状等疗效。因此,燕麦产品的开发,对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燕麦资源,丰富饮食品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槐米,别名白槐、槐花,为国槐的花蕾,是我国特有的中药材。《本草纲目》中这样描述槐米:味苦平无毒,治五痔,心痛眼赤,杀腹脏虫及热,治皮肤风,及肠风泻血,赤白痢,炒服。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民间有用槐米酒、槐米饮等预防上述疾病。
至今未见有关以发芽燕麦与槐米为原料制作保健茶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燕麦槐米保健茶,以克服现有产品品种单一的不足。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法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燕麦槐米保健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淘洗干净的燕麦在20~25℃的无菌水中浸泡50-60小时,不断搅拌,使之发芽,制成发芽燕麦;将发芽燕麦于5~10℃,冷风干燥70~80分钟;将风干的发芽燕麦进行冷冻干燥;将冷冻干燥后的发芽燕麦用文火翻炒35-40分钟,快速冷却;
b)将采收后的槐米去杂,清洗,在220-250℃温度下进行杀青,微波脱水,整形,在90-120℃下初烘30-40min,80℃下进行复烘1-2h,制得槐米茶;
f)将炒好的发芽燕麦和槐米茶分别粉碎至20-25目颗粒,混合,包装。
所述发芽燕麦和槐米茶按1:2-2:1的质量比混合。
所述冷冻干燥的温度为-20℃到-30℃,时间为2-2.5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发明的燕麦槐米保健茶因以发芽燕麦为原料,富含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组成全面,有明显降低心血管和肝脏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功效,也适于糖尿病人食用;发芽燕麦经冷冻干燥,使营养成分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
②本发明的燕麦槐米保健茶因以槐米为原料,使保健茶具有浓郁香味,且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
③本发明的燕麦槐米保健茶中发芽燕麦和槐米茶按1:2-2:1的质量比混合,营养搭配和口味最好。
④本发明的制作工艺简单,饮用方便,可批量制作,具有普及推广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对本发明并没有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燕麦槐米保健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淘洗干净的燕麦在20℃的无菌水中浸泡50小时,不断搅拌,使之发芽,制成发芽燕麦;将发芽燕麦于5℃,冷风干燥70分钟;将风干的发芽燕麦,在-20℃冷冻干燥2小时;将冷冻干燥后的发芽燕麦用文火翻炒35分钟,快速冷却;
b)将采收后的槐米去杂,清洗,在220℃温度下进行杀青,微波脱水,整形,在90℃下初烘30min,80℃下进行复烘1h,制得槐米茶;
f)将炒好的发芽燕麦和槐米茶分别粉碎至20-25目颗粒,按1:2的质量比混合,以每包2g分装,直接开水冲泡饮用即可。
实施例2
一种燕麦槐米保健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淘洗干净的燕麦在25℃的无菌水中浸泡60小时,不断搅拌,使之发芽,制成发芽燕麦;将发芽燕麦于10℃,冷风干燥80分钟;将风干的发芽燕麦,在-30℃冷冻干燥2小时;将冷冻干燥后的发芽燕麦用文火翻炒40分钟,快速冷却;
b)将采收后的槐米去杂,清洗,在250℃温度下进行杀青,微波脱水,整形,在120℃下初烘40min,80℃下进行复烘2h,制得槐米茶;
f)将炒好的发芽燕麦和槐米茶分别粉碎至20-25目颗粒,按2:1的质量比混合,以每包3g分装,直接开水冲泡饮用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汇丰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汇丰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98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