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速器选换档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0930.0 | 申请日: | 201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3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占胜;陈勇;罗大国;陈华;李清泉;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舒丽亚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器 换档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车辆变速器领域,且特别是关于一种车辆手动变速器的选换档机构。
背景技术
车辆手动变速器的选换档机构具有选档回位和选档定位的功能,目前6档手动变速器的选换档机构通常采用组合弹簧或者定位销实现这两个功能。
组合弹簧式选换档机构具有成本低、制造方面技术要求不高的优点,但是其结构不是很紧凑,并且需要很多辅助零件来给多个弹簧定位和限位,而且弹簧力的变化是线性的,致使各个选档位置的选档力通常不能同时达到最优。
定位销式选换档机构在结构上比组合弹簧式选换档机构紧凑,通过设计各个选档位置定位销的行程可以方便地控制各个选档位置的选档力,而且采取定位销结构对空间位置的要求也不高,方便选换档机构的布置,但是现有的定位销式选换档机构结构比较复杂,定位销的行程通常采用精冲件的轮廓控制,对冲压工艺的要求比较高,因而加工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选换档可靠,并且加工难度不高的变速器选换档机构。
本发明的一种变速器选换档机构包括选换档轴、套设在所述选换档轴外部的挡盖,以及套设并固定在所述选换档轴上的换档指,所述变速器选换档机构还包括可相对所述选换档轴转动但不可相对所述选换档轴轴向移动的选档定位销,一端固定在所述选换档轴上的换档定位销,一端与所述挡盖固定相接并且套设在所述选换档轴和选档定位销、换档定位销外部的套筒体,以及固定在所述套筒体上的选档限位板和换档限位板,所述选档定位销可相对所述套筒体轴向移动但不可相对所述套筒体转动,所述选档定位销一端抵顶所述选档限位板,并且所述选档限位板在所述套筒体的轴线方向具有其中部高于两端的轮廓形状,所述换档定位销的另一端抵顶所述换档限位板,并且所述换档限位板在大致垂直于所述套筒体的轴线方向具有其中部高于两端的轮廓形状,所述换档限位板在所述套筒体的轴线方向具有高度一致的轮廓形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前述的套筒体上开设有导向槽,在所述选换档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选档定位销和/或所述换档定位销是弹簧定位销。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选档定位销包括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的筒体,容置在所述筒体内的弹簧,以及从所述筒体的开口端露出的销头,所述销头抵顶所述选档限位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换档定位销包括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的筒体,容置在所述筒体内的弹簧,以及从所述筒体的开口端露出的销头,所述销头抵顶所述换档限位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变速器选换档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选换档轴上可相对所述选换档轴转动但不可相对所述选换档轴轴向移动的选档限位柱,所述选档定位销一端固定在所述选档限位柱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选换档轴上设置有轴肩,所述选档限位柱卡置在所述选换档轴的轴肩和所述换档指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前述的套筒体上开设有贯通并且大致平行于所述套筒体的轴线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选档限位板固定在所述套筒体外部覆盖所述限位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选档定位销的一端穿过所述套筒体的限位槽抵顶所述选档限位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换档限位板固定在所述套筒体内与所述所述选档限位板相对的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变速器选换档机构,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方便,选档位置清晰可靠。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变速器选换档机构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变速器选换档机构的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变速器选换档机构的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变速器选换档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09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架连接构件
- 下一篇:大尺寸双热沉闭式液氮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