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23186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分瓣式圈体结构-CN202221598308.7有效
  • 郑伟;王君;钱德龙 - 宜昌斯塔娜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6-24 - 2023-03-24 - B64C1/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瓣式圈体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分瓣体,所有的分瓣体首尾相接后组成分瓣式圈体。所述分瓣体两两之间通过榫卯结构首尾相接。所述分瓣体两两相接处还涂有胶,进行胶合在一起。分瓣式生产工艺结构的模具工艺,模具体量小,重量轻。模具开合容易,且模具可以通过一般机加工工艺直接加工出来,模具精度高。组合后的整体体量不变,结构坚固程度不变。每段都存在公母卡扣式结构,在组装后可使整体非常坚固。
  • 一种分瓣式涵道圈体结构
  • [实用新型]双扇喷气发动机-CN201020233251.1无效
  • 王建平 - 中北大学
  • 2010-06-23 - 2011-03-16 - F02K3/065
  • 双扇喷气发动机,目的是实现飞行平稳、坚固耐用。本实用新型包括道外壳、前扇、后扇、发动机、轴;道外壳的外部为与飞行器相连的固定架,外壳圆周的中部为发动机安装孔,内部具有导流腹板并固定轴用以安装其他零件;前扇的上部分为圆锥形立体布局的进气口扇叶,下部分为圆柱壳体与进气口扇叶相连,圆柱壳体的下表面圆周为从动的锥形齿,内部从锥顶至圆心为轴套筒;后扇的外部为圆柱形外壳,内部为后扇的扇叶,圆柱壳体的上表面圆周为从动的锥形齿;发动机采用三台电动机均布安装在外壳上,并通过电动机上的锥形齿轮作为主动轮驱动前扇和后扇;轴表面光滑,前后两端使用锥形整流螺母用于连接前扇、后扇和道外壳。
  • 涵道双扇喷气发动机
  • [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CN202210887098.1在审
  • 梁彩云;朱健;丛明辉;宋经远;孙轶;叶留增;包光辉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2022-07-26 - 2022-10-11 - F02K1/78
  • 本申请属于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包括:外侧分流筒;内侧分流筒,在外侧分流筒内设置,与外侧分流筒之间形成第三排气分流通道,其内构成内外排气分流通道;第三排气分流通道的进口连接至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第三的出口;内外排气分流通道的进口连接至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内涵、外的出口;喷管,其进口连接至内外排气分流通道的出口,其扩张段两侧固定的侧壁上具有开口;两个第三排气导流通道,每个第三排气导流通道的进口连接至第三排气分流通道的出口,出口对应连接至一个开口。
  • 一种自适应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
  • [发明专利]一种倾转电动无人机-CN202111372776.2在审
  • 涂良辉;闫超;龚竞;蓝子超;王聿豪;杨阳;彭翼杰;喻婧;吕婧 - 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秀普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1-19 - 2022-01-28 - B64C27/28
  • 一种倾转电动无人机,其中,机头与机身连接,机身前端左右对称设置有机翼,机身后端左右对称设置有水平尾翼,并在每个所述机翼的翼尖处设置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阻尼限速模块与所述倾角限位器,阻尼限速模块与倾角限位器分别设置在机翼传动轴上,机翼传动轴与组连杆连接组合式,组合式包括大与小,大内设置有大无刷电机,小内设置有小无刷电机;水平尾翼处设置有升降舵,尾通过尾传动轴与设置在机身尾端内部的直驱舵机连接,且在尾内设置有尾无刷电机;通过变更倾转方式,使主动倾转变为被动倾转,从而简化设计结构;采用安全性好的有效减少螺旋桨滑流、冲击噪声与诱导阻力,进而提高气动效率。
  • 一种倾转涵道电动无人机
  • [实用新型]推进器及无人机-CN202020945346.X有效
  • 卢致辉;卢光宋;陈金颖;陈钦;黄晶 - 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5-28 - 2021-02-23 - B64C27/12
  •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推进器及无人机。该推进器包括壳体、螺旋桨及套环,壳体相对的两侧面贯通形成有腔,螺旋桨转动安装于腔内,壳体内形成有的第一安装腔,第一安装腔内环形布设有绕设有定子绕组的定子铁心,套环密封套接于螺旋桨靠近壳体的端部并与壳体间隔设置,套环内部形成有的第二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内环形布设有海尔贝克阵列磁体组,且海尔贝克阵列磁体组的磁场强侧正对壳体。定子绕组通电后,壳体与套环之间的间隙内会产生交变磁场,在磁场及感应电动势的作用下,产生驱动螺旋桨旋转的转矩,螺旋桨便可旋转并产生气流差输出驱动无人机飞行的驱动力。
  • 推进器无人机
  • [发明专利]一种直升飞机-CN201610410721.9在审
  • 李宁;郎勇 - 李宁;郎勇
  • 2016-06-13 - 2016-10-12 - B64C27/20
  • 一种直升飞机,由机身、动力装置、风扇或螺旋桨、方向舵、推进导流罩及操控系统组成。置于机身的中部,连接机身前段与后段的过桥经过道口上方,动力装置置于过桥,同轴对转的风扇或螺旋桨置于内,并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装置连接,方向舵在内壁风扇或螺旋桨的下方,舵面竖直并向中心伸展,推进导流罩折叠于机身前段的道口下沿,并向中心方向展开。本发明充分利用风扇或螺旋桨推动的下洗气流,通过可折叠推进导流罩和内方向舵对其的矢量控制,可实现飞机的升降、悬停、前进、转向等基本动作,还可实现前后左右平移的姿态调整动作,且具有结构紧凑、气动噪声低
  • 一种直升飞机
  • [实用新型]风机-CN201320109084.3有效
  • 吴钰;吴成年 - 吴钰
  • 2013-02-22 - 2013-10-30 - F04D25/08
  • 风机包括风机叶轮、风机壳体及电机,还包括内涵气流通道及外气流通道;风机叶轮为双风机叶轮,由外风机叶轮与内涵风机叶轮构成;风机壳体至少包括风机蜗壳、外装置;外装置置于风机蜗壳进气端侧板上,通过螺纹连接结构与风机蜗壳连为一体;内涵气流通道由风机蜗壳内腔气流通道构成,外气流通道由外装置内腔构成,或由外装置与风机蜗壳进气端侧板共同构成;外风机叶轮为离心式或轴流式叶轮,或为轴流风扇
  • 双涵道风机
  • [发明专利]动力装置及飞行器-CN201510186070.5有效
  • 何春旺 - 珠海磐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5-04-17 - 2017-08-15 - B64D29/00
  • 本发明涉及动力装置及飞行器,旋翼设置在内,并使划分为进气段和排气段,长度调节机构用于对的长度进行调节,并使进气段与排气段的比值发生变化。由于设置了长度调节机构,可使在轴线方向的长度能够进行调整,且使进气段与排气段的比值发生变化,从而能够保证旋翼在的轴线方向的位置找到最佳。飞行器采用上述动力装置。
  • 动力装置飞行器
  • [发明专利]机翼系统以及运用该系统的飞行器-CN201410173022.8在审
  • 龙川 - 龙川
  • 2014-04-28 - 2014-07-16 - B64C3/5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翼系统,包括机翼和设置在机翼前缘部位的风扇,机翼前缘部位为环形,后缘部位为上宽下窄的梯形,机翼前缘部位的环形和后缘部位上宽下窄的梯形之间光滑连接;风扇为共轴对转风扇,没有滑流扭转,机翼圆环形的前缘部位的内壁完全包裹风扇,以减小风扇的桨尖涡流,同时遮蔽噪音,并且更加安全;在机翼的上部,有连通机翼内壁面和外壁面的缝隙,风扇滑流能根据沟槽翼效应和缝翼效应对机翼进行动力增升;本发明公开的运用机翼系统的飞行器能够实现垂直起落、水平飞行,以及垂直起落和水平飞行状态之间的平稳转换,并且安全性好,经济性好,飞行员视界好。
  • 机翼系统以及运用飞行器
  • [发明专利]一种式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CN201610204096.2在审
  • 陈方平;孙培贤;李晓;庄月清;贾惠柱;解晓东 - 陈方平
  • 2016-04-01 - 2016-07-13 - B64C11/4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式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身主体(1);与所述机身主体(1)的第一侧连接的第一主(2)和第二主(3);与所述机身主体(1)的第二侧连接的第三主(4)和第四主(5);其中,所述第一主(2)和第四主(5)相对于所述机身主体(1)的尾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二主(3)和所述第三主(4)相对于所述机身主体(1)的头部对称设置。本发明可在陆地和空中两栖运行,使得所述无人机可以多形态稳定飞行,穿越多种障碍,采用式结构大大节省了动力系统的空间,为无人机运载腾出了很大的空间,相比传统多旋翼无人机更加安全可靠。
  • 一种涵道式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车轮与共用的陆空无人车-CN202010693909.5在审
  • 魏巍;王若琳;李一非;陈修齐;王子琛;王羽泽 - 北京理工大学
  • 2020-07-17 - 2020-11-20 - B64C1/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轮与共用的陆空无人车,包括:机体、风扇、电机A、折叠装置、机架、电机B、齿轮和起落架;机体左右对称,其上端周向设四个机架,前后两个机架分别关于机体左右对称;每个机架朝外的端部通过折叠装置连接风扇;每个折叠装置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舵机A驱动风扇在水平和竖直状态之间转换;每个风扇中的风扇通过电机A驱动;每个风扇的能够在电机B的驱动下独立转动,当风扇处于竖直时,四个风扇的能同时触地
  • 一种车轮共用陆空无人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