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4038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藻油DHA发酵接种补料装置-CN202121443873.1有效
  • 胡学超;栾海威 - 铠诚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2021-06-28 - 2022-02-11 - C12M1/26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藻油DHA发酵接种补料装置,包括接种瓶、施压装置、介质流入管路,所述接种瓶位于其瓶口处可拆卸固定设置有瓶塞,所述施压装置与所述接种瓶连通,用于对所述接种瓶内的菌液或营养液进行施压加快其流出所述接种瓶,所述介质流入管路的一端贯穿所述瓶塞与所述接种瓶连通,另一端与发酵罐可拆卸固定连接,且所述接种瓶采用倒装设置于所述发酵罐的顶部,所述施压装置包括施压管、第二阀门、空气过滤器,所述施压管依次连通所述接种瓶、第二阀门、空气过滤器,且所述施压管位于所述接种瓶内的端口位于所述接种瓶的底部位置,另一端设置有高压空气进口,用于通入高压空气,本实用新型具有快速接种、操作简单、且安装拆卸方便的效果。
  • 一种dha发酵接种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榆黄菇松蕈菌丝体联合发酵生产麦角硫因的方法-CN202011150599.9有效
  • 吴倩;刘新琦;蔡建平 - 上海加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20-10-24 - 2022-04-08 - C12P39/00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榆黄菇松蕈菌丝体联合发酵生产麦角硫因的方法,步骤如下:将榆黄菇和松蕈分别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23‑27℃条件下培养3‑6天;取榆黄菇菌丝体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培养2‑3天;取松蕈菌丝体接种到培养获得的榆黄菇种子液中并补加一定量的种子培养基,继续培养2‑3天;将培养获得的含有榆黄菇和松蕈的种子液以5‑20%发酵培养基体积的接种接种发酵培养基中并添加前体物质,发酵2‑4天后补加少量前体物质,继续发酵3‑4天;对发酵后的发酵液进行处理,得到含有麦角硫因的溶液本申请选用榆黄菇和松蕈作为麦角硫因的生产菌种,两种菌在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中均能发挥协同作用,麦角硫因的产率大幅度提高。
  • 一种榆黄菇松蕈菌丝体联合发酵生产麦角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发酵菌种接种装置及接种方法-CN201911293313.X在审
  • 周旭波;王健;方培新;王华萱 - 江苏澳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2-16 - 2020-03-06 - C12M1/32
  • 一种发酵菌种接种装置及接种方法,包括接种口和接种瓶,所述接种口包括接种底座、接种垫、固定底座和接种盖;所述接种瓶包括接种瓶体、接种瓶盖、接种针和接种阀;所述接种底座设有一通孔,所述接种垫容纳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固定底座具有一与所述接种底座的通孔对接的通孔,固定底座的一端与所述接种底座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种盖密封连接;所述接种瓶的接种瓶体与接种瓶盖密封连接,该接种瓶盖上插设一接种针;所述接种针由一体连接的管形部和穿刺部构成,所述管形部上设有接种阀;所述固定底座与接种瓶盖之间具有密封连接结构。本发明结构牢固、密封性好、操作简单,单人即可进行操作,可以使发酵接种操作的染菌风险降至最低。
  • 一种发酵菌种接种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食用菌出菇废料生产乙醇的方法-CN201410244430.8在审
  • 黄伟 - 保山富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2014-06-04 - 2014-08-13 - C12P7/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食用菌出菇废料生产乙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生物酶解步骤、生物糖化步骤和乙醇发酵步骤;其中,所述生物酶解步骤包括将侧耳菌(Pleurotus ostreatus(Jacq.:Fr.)Kummer)接种发酵原料中并酶解发酵获得发酵产物1;所述生物糖化步骤包括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菌接种发酵产物1中并糖化发酵获得发酵产物2;所述乙醇发酵步骤包括将酵母菌(Saccharomyces.Cerevisiae)接种发酵产物2中并乙醇发酵获得乙醇。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生产酒精,有效利用了食用菌出菇废料节省了粮食,并且原料的转化率高、发酵产品的纯度高。
  • 一种利用食用菌废料生产乙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液体菌种种子罐及其使用方法-CN201610027407.2在审
  • 徐汉亿;秦光蔚;余晓红;刘云峰;张璇;徐明 - 盐城市雨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盐城市耕地质量保护站
  • 2016-01-07 - 2016-04-20 - C12M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菌种种子罐,在灌顶有一个接种口,以及一个灭菌蒸汽通道、空气精密过滤器、净化空气通道和废气出口,在罐体上部有一个观察窗。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液体菌种种子罐的使用方法,步骤一、空气除菌精密过滤器进行灭菌;步骤二、空气除菌精密过滤器吹干;步骤三、种子罐培养液进行灭菌;步骤四、种子罐通入空气;步骤五、接入菌种;步骤六、取样检测;步骤七、对发酵接种本发明液体菌种种子罐与液体菌种发酵罐分离,单独灭菌、接种,每个液体菌种种子罐均可接种不同的液体菌种发酵罐。液体菌种种子罐特定的管路,方便灭菌、通气、接入菌种、采样和对液体菌种发酵接种等各项操作,降低污染机率;同时,对菌球有破碎作用,在对液体菌种发酵接种时,产生大量菌丝碎片,有利于菌丝体在液体菌种发酵罐中迅速增殖
  • 一种液体菌种种子及其使用方法
  • [实用新型]自动布料的厌氧发酵系统-CN202022545336.X有效
  • 常寨成;黄海龙;陈晓旭;徐金飞;田双 - 迈安德集团有限公司
  • 2020-11-06 - 2021-08-06 - C12M1/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布料的厌氧发酵系统,包括矩形发酵床,矩形发酵床的长边上方设有行走轨道,行走轨道上安装有布料小车,布料小车的下方设有摊料绞龙及刮平装置,刮平装置竖立于摊料绞龙的后侧;布料小车的上方安装有接种混合机,接种混合机的上方叠置有预混合机,预混合机、接种混合机及摊料绞龙的轴线相互平行,预混合机的进料口连接有混合进料管;预混合机的进料端壳体上设有注热水口,预混合机的出料口与接种混合机的进料口直连对接,接种混合机的进料口还设有至少一个菌液注入口,接种混合机的出料口向下穿过布料小车与摊料绞龙的头端对接。该厌氧发酵系统可以实现矩形发酵床的混料、接种与布料,且菌种生长迅速,产品品质好。
  • 自动布料发酵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植物乳杆菌发酵夏秋茶的生产方法-CN201911362909.0在审
  • 张六六;王亚;吴燕;刘佳 - 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2019-12-26 - 2020-04-07 - A23K10/3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乳杆菌发酵夏秋茶的生产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发酵夏秋茶的方法,采用固态发酵方式进行发酵,以夏秋茶为唯一氮源和发酵基质,包括如下步骤:(1)摇瓶培养:将植物乳杆菌菌株从保藏的斜面接种至摇瓶培养基内,静置、30‑32℃条件下活化培养10‑12 h;(2)种子培养:按1.5%‑2.0%的接种量将摇瓶培养物接种至种子培养基内,30‑40r/min转速、30‑32℃条件下培养8~10 h得到种子液,对种子液中的植物乳杆菌进行计数;(3)固态发酵:种子液接种至茶叶培养基中,培养55‑60 h即可得到发酵产物。本发明获得的发酵产品,粗蛋白、酸溶蛋白和蛋白质消化率较发酵前有显著提高,可作为饲料添加剂进行应用。
  • 一种植物杆菌发酵夏秋茶生产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嗜酸乳酸杆菌与醋酸杆菌混合发酵的方法-CN201510335715.7有效
  • 张玲华;蔡海明;曹丁;明飞平;马苗鹏;杨军 - 华南农业大学
  • 2015-06-17 - 2018-09-18 - C12N1/20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嗜酸乳酸杆菌与醋酸杆菌混合发酵方法。本发明先制备乳酸杆菌种子和醋酸杆菌种子,然后在MRS基础培养基中加入2.8~3.1%葡萄糖、1.8~2.1%可溶性淀粉和0.4~0.7%低聚果糖,按4.8~5.1%的接种接种乳杆菌种子,36~39℃厌氧发酵15~18h,向发酵液中加入3.3~3.6%无水乙醇,并按8~11%的接种接种醋酸杆菌种子,28~31℃厌氧混合发酵45~48h,终止发酵。本发明混合发酵方法能够方便快捷地混合发酵嗜酸乳酸杆菌与醋酸杆菌,提高产品活菌的含量、保持菌体的高活性,解决了传统的乳酸杆菌与醋酸杆菌只能单独发酵的技术难题,同时也避免了传统的醋酸杆菌发酵周期很长,达数周之久
  • 一种酸乳杆菌醋酸混合发酵方法
  • [发明专利]发酵乳杆菌的高密度培养方法-CN201110169109.4有效
  • 李玉;李江;曹月婷;刘逸寒;刘晓光;路福平 - 天津科技大学
  • 2011-06-22 - 2011-10-26 - C12N1/2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乳杆菌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将活化好的发酵乳杆菌接入装有培养基的容器内,35-40℃下在厌氧环境下静置培养10-20h,得到种子液,在发酵罐中倒入培养基,培养基成分同上,高压蒸汽灭菌后冷却至37℃,将种子液以重量百分比3~6%接种接种发酵罐中,厌氧、间歇搅拌发酵,种子培养至对数中后期按3%~6%的接种接种发酵发酵过程中添加NaOH或Na2CO3维持pH在5~7,补加葡萄糖维持残糖量在本方法采用促进发酵乳杆菌增殖的专用培养基,并且在发酵过程中添加碱性物质以中和菌体代谢产生的酸,并适当补糖,较好地克服了发酵过程中碳源短缺和产酸抑制菌体生长的问题。
  • 发酵杆菌高密度培养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