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52330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CN201510176680.7有效
  • 徐建华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5-04-14 - 2020-09-08 - H01L21/336
  • 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有结构;形成覆盖所述半导体衬底和结构侧壁的介质,所述介质的表面与结构顶部表面齐平;去除所述结构,形成凹槽;在所述凹槽的侧壁和底部以及介质的表面形成高K介质材料;在所述高K介质上形成铝钛成核,所述铝钛成核中钛原子的含量大于铝原子的含量;在所述铝钛成核上形成铝钛体,所述铝钛体中钛原子的含量小于铝原子的含量,所述铝钛成核和铝钛体构成功函数材料;在所述铝钛体上形成金属,所述金属填充满凹槽。本发明形成的功函数材料的表面平坦度提高。
  • 半导体结构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及形成方法-CN201110107496.9有效
  • 邵群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1-04-27 - 2012-10-31 - H01L29/06
  • 其中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包括:提供基底、位于基底表面的、覆盖所述和基底的刻蚀阻挡;位于所述刻蚀阻挡表面的第一介质,所述第一介质具有与表面齐平或低于所述表面的子表面;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子表面的研磨阻挡;位于所述研磨阻挡表面的第二介质。本发明的实施例解决了周边的第一介质在抛光时损坏,形成凹坑的问题,从而获得了稳定的金属栅极厚度,后续填充金属形成高K金属栅极的时候,也不会引入金属残留到第一介质中,提高了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 半导体器件结构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晶体管的形成方法-CN201410504675.X在审
  • 赵杰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4-09-26 - 2016-04-20 - H01L21/336
  • 一种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衬底,所述衬底表面具有栅极,所述衬底表面具有介质,所述介质覆盖所述栅极的侧壁表面,且所述介质暴露出所述栅极;去除所述栅极,在所述介质内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底部暴露出衬底表面;在所述开口底部的衬底表面形成界面层;在所述开口的侧壁表面和所述开口底部的界面层表面形成介质;在所述介质内掺杂逆反应离子;在所述介质表面形成填充满所述开口的栅极
  • 晶体管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CN201710131234.3有效
  • 周飞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2017-03-07 - 2020-07-10 - H01L21/8244
  •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其中方法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包括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所述第三区位于所述第一区和第二区之间;形成从第一区延伸到第二区的结构,所述结构贯穿所述第三区;分别在所述第一区结构两侧的基底内形成第一源漏掺杂区;分别在所述第二区结构两侧的基底内形成第二源漏掺杂区;形成所述第一源漏掺杂区和第二源漏掺杂区之后,形成贯穿所述结构的介质开口,所述介质开口暴露出所述第三区的基底;在所述介质开口内形成介质,所述介质的顶部表面与结构的顶部表面齐平。所述方法能够降低在介质开口内形成介质的难度。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3D存储器件及其制造方法-CN202010106525.9有效
  • 李思晢;卢峰;高晶;周文斌 -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20-02-21 - 2022-08-09 - H01L27/11563
  • 该3D存储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叠结构;形成贯穿叠结构的沟道孔与沟道孔;分别在沟道孔与沟道孔的内表面形成堆叠的介质、电荷存储、隧穿介质以及半导体牺牲,衬底与半导体牺牲至少被介质、电荷存储以及隧穿介质分隔;在沟道孔中形成阻挡,阻挡覆盖沟道孔中的半导体牺牲;去除沟道孔底部的部分半导体牺牲、隧穿介质、电荷存储以及介质形成通孔;在沟道孔与通孔的内表面形成沟道,沟道与衬底电连接,其中,在形成通孔时,阻挡至少保护位于沟道孔底部的半导体牺牲、隧穿介质、电荷存储以及介质不被去除。
  • 存储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MOS晶体管的形成方法-CN201310338368.4有效
  • 李凤莲;倪景华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3-08-05 - 2019-11-01 - H01L21/336
  • 一种MOS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形成多晶硅结构;在所述多晶硅结构两侧的半导体衬底内形成源区和漏区;在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形成介质,且所述介质表面与多晶硅结构表面齐平;去除所述多晶硅,形成沟槽,所述沟槽底部暴露出含有氮元素的高K介质保护;对所述沟槽暴露出的含有氮元素的高K介质保护进行氮化处理;在所述沟槽内形成金属栅极。由于对含有氮元素的高K介质保护进行氮化处理能修复被破坏的氮键,使得高K介质保护内的缺陷数量降低,而且氮能渗透到高K介质内占据的氧空洞,从而降低最终形成MOS晶体管的漏电流。
  • mos晶体管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抛光方法以及栅极的形成方法-CN201110136654.3有效
  • 蒋莉;黎铭琦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1-05-25 - 2012-11-28 - H01L21/302
  • 一种抛光方法和栅极的形成方法,所述栅极的形成方法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结构,所述结构包括牺牲氧化以及覆盖所述牺牲氧化的多晶硅;在所述结构周围形成侧墙;形成氮化硅和覆盖所述氮化硅介质,所述氮化硅覆盖所述多晶硅、侧墙和衬底;对所述介质抛光直至暴露所述氮化硅;对所述氮化硅抛光,停止于所述多晶硅;去除所述结构后形成开口;在所述开口中先后形成介质和覆盖介质的金属;对所述金属进行第一阶段抛光操作直至暴露出所述介质,形成金属栅极以及残留的金属;采用非选择性抛光液对所述金属介质、氮化硅进行第二阶段抛光操作,去除所述残留的金属
  • 抛光方法以及栅极形成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CN201510176691.5有效
  • 徐建华;王小娜;付小牛;荆学珍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5-04-14 - 2019-05-28 - H01L21/28
  • 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有结构;形成覆盖半导体衬底和结构侧壁的介质介质的表面与栅顶部表面齐平;去除所述结构,形成凹槽;在所述凹槽的侧壁和底部以及介质的表面形成高K介质;在所述高K介质上形成第一铝金属,所述第一铝金属填充满凹槽;在第一铝金属上形成牺牲,所述牺牲包括位于第一铝金属上的第一粘附、位于第一粘附上的扩散阻挡,以及位于扩散阻挡上的第二粘附;在所述牺牲上形成第二铝金属;采用化学机械研磨工艺去除介质表面的第二铝金属、牺牲和第一铝金属,在凹槽中形成金属电极。
  • 半导体结构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CN201710117757.2有效
  • 李勇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2017-03-01 - 2021-12-14 - H01L21/336
  •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方法包括:提供衬底以及位于衬底上分立的鳍部;在衬底上形成覆盖鳍部部分侧壁的隔离结构;形成隔离结构后,形成横跨鳍部且覆盖鳍部部分顶部和侧壁表面的结构;在结构的侧壁上形成侧墙;形成侧墙后,在结构两侧的鳍部内形成凹槽;在凹槽内形成掺杂外延;形成掺杂外延后,在结构露出的隔离结构上形成介质介质露出结构顶部;去除结构,在介质内形成开口;在开口底部形成阻挡;去除开口中的阻挡;去除阻挡后,在开口内填充金属,形成金属栅极结构。本发明通过所述阻挡,以隔绝掺杂外延与金属,从而降低金属栅极结构与掺杂外延发生桥接的概率。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CN201510009320.8有效
  • 张步新;蔡孟峰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5-01-08 - 2019-01-22 - H01L21/768
  •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半导体衬底内形成有浅沟槽隔离结构和覆盖半导体衬底的第一介质;在浅沟槽隔离结构上的第一介质中形成第一金属结构和第二金属结构;在第一介质上形成电阻材料,所述电阻材料覆盖第一金属结构和第二金属结构的顶部表面;形成覆盖第一介质和电阻材料的第二介质;刻蚀第二介质和电阻材料,形成暴露出第一金属结构表面的第一通孔和暴露出第二金属结构的表面的第二通孔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第一插塞和第二插塞与电阻材料的电接触性能。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晶体管的制作方法-CN201010565896.X有效
  • 康芸;李敏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2010-11-29 - 2012-05-30 - H01L21/336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上依次形成有牺牲栅极,所述牺牲栅极两侧的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有侧墙;在所述栅极和侧墙两侧的半导体衬底内形成源区和漏区;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与所述栅极齐平的介质;去除所述栅极和牺牲,形成露出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沟槽;在所述沟槽底部形成介质;在所述沟槽侧壁和介质上形成高K介质;在所述沟槽内的高K介质上形成金属栅极,所述金属栅极与所述介质齐平。本发明的介质的结构完整,提高了所述高K介质介质之间的粘附性,减小了晶体管的漏电流,改善了晶体管的稳定性。
  • 晶体管制作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