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9771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制作晶体管和半导体器件的方法-CN201110083546.4有效
  • 尹海洲;骆志炯;朱慧珑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11-04-02 - 2012-10-17 - H01L21/336
  • 制作晶体管的方法可以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上确定有源区,在所述有源区上形成栅叠层或伪栅叠层、源漏延伸区、侧和源漏区,所述源漏延伸区嵌于所述有源区中且自对准于所述栅叠层或伪栅叠层两侧,所述侧环绕所述栅叠层或伪栅叠层,所述源漏区嵌于所述有源区中且自对准于所述侧外;至少去除部分所述侧,以暴露部分所述有源区;形成层间介质层,所述层间介质层覆盖所述栅叠层或伪栅叠层、所述侧和暴露的所述有源区,所述层间介质层材料的介电常数小于被去除的所述侧材料的介电常数
  • 一种制作晶体管半导体器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选择性渗透反应技术防治海水入侵的方法-CN201210064131.7有效
  • 彭昌盛;刘萍;马蕾 - 中国海洋大学
  • 2012-03-13 - 2016-11-23 - E03B3/2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选择性渗透反应技术防治海水入侵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克服人工抽水过程中将淡水与海水一起抽出后排放,避免造成宝贵淡水资源的浪费。本发明通过在陆地(1)和海洋(2)之间建立抽水井(3),抽水井(3)的井壁和底板采用选择性渗透反应(4)。选择性渗透反应(4)由多孔介质(6)和盐敏性材料(7)组成。在淡水环境中,盐敏性材料(7)吸水膨胀,堵塞了多孔介质(6)的孔隙,淡水(5)不能透过选择性渗透反应(4)进入抽水井(3);在海水环境中,盐敏性材料(7)脱水收缩,多孔介质(6)的孔隙连通,海水(8)能够透过选择性渗透反应(4)进入抽水井(3)。以这种选择性渗透反应为基础建立的抽水井,既能预防海水入侵,也能治理海水入侵。
  • 一种利用选择性渗透反应技术防治海水入侵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晶体管-CN201910697155.8有效
  • 周飞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2019-07-30 - 2023-10-13 - H01L21/336
  •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晶体管,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基底,基底上形成有伪栅层,伪栅层侧壁上形成有侧,伪栅层和侧露出的基底上形成有层间介质层,层间介质层露出伪栅层和侧的顶部;去除部分高度的伪栅层,形成剩余伪栅层,且剩余伪栅层和侧围成凹槽;沿垂直于凹槽侧壁的方向,对剩余伪栅层露出的侧进行减薄处理;在减薄处理后,去除剩余伪栅层,在层间介质层内形成栅极开口;在栅极开口中形成金属栅极结构。通过减薄处理,使侧壁上形成有剩余侧的栅极开口呈T字型,即增大了栅极开口的顶部开口尺寸,从而降低了金属栅极结构在栅极开口内的形成难度,即有利于提高金属栅极结构在栅极开口内的形成质量,进而提高晶体管的性能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晶体管
  • [其他]一种半导体器件-CN201190000065.6有效
  • 尹海洲;骆志炯;朱慧珑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11-02-27 - 2013-01-02 - H01L21/28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半导体衬底,其上依次形成有高k介质层和图形化的栅极;侧,其形成于所述栅极周围,其中,所述高k介质层具有被氮化的部分,其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未被所述栅极覆盖的区域,其中所述氮化的高k介质层还存在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与所述侧之间。本实用新型将半导体衬底上未被其上的栅极或者侧覆盖的高k介质层氮化,在所述高k介质层表面形成氧扩散阻挡层,抑制了氧从水平方向扩散进入栅极下方的高k介质层中,使其不受扩散进入的氧的侵蚀,优化了半导体器件的工作性能
  • 一种半导体器件
  • [实用新型]一种水流量实验室水池-CN202320680461.2有效
  • 杨可可;刘彬;付超斌;卢阳;张子康;王开宇 - 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2023-03-31 - 2023-06-09 - E03C1/18
  • 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且相互连通的进水仓、初级缓冲仓和终级缓冲仓,进水仓和初级缓冲仓通过第一分隔墙分隔,初级缓冲仓和终级缓冲仓通过第二分隔墙分隔,进水仓的前壁上设置有进水管,终级缓冲仓的后壁上设置有出水管,终级缓冲仓包括终缓仓第一侧和终缓仓第二侧,终缓仓第一侧包括终缓仓起始侧、凸扩侧和终缓仓终止侧,终缓仓终止侧和终缓仓第二侧之间的宽度大于终缓仓起始侧和终缓仓第二侧之间的宽度,终缓仓终止侧与终缓仓起始侧的长度之和小于终缓仓第二侧的长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水仓、初级缓冲仓和终级缓冲仓连续对水介质进行干预,实现终级缓冲仓流出的水介质稳定。
  • 一种水流实验室水池
  • [发明专利]自对准双极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CN201010027294.9有效
  • 陈帆;张海芳;徐炯;范永洁 -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 2010-01-18 - 2011-07-20 - H01L29/7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对准双极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低阻集电极区,低阻集电极区上方有本征集电极区,本征集电极区上方有本征基区和位于本征集区两侧的基区连接区,基区连接区外侧为重掺外基区,基区连接区上方有内侧,内侧外侧有介质膜隔离层,内侧包围发射极;在外基区的多晶硅层、多晶硅发射极和集电极引出区上有金属硅化物,在硅表面淀积有介质层,在介质中有接触孔;所述外基区硅化物区离本征基区的尺寸为介质隔离区的宽度和内侧宽度之和;发射极上表面平整;介质膜隔离层同时作为器件发射极与外基区之间的侧隔离。
  • 对准双极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FinFET器件及其制作方法-CN201310754231.7在审
  • 隋运奇;韩秋华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3-12-31 - 2015-07-01 - H01L21/336
  • 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在衬底上形成鳍部;在衬底以及鳍部上覆盖牺牲层;图形化牺牲层以形成空隙,空隙用于暴露出用作沟道区的部分鳍部;去除暴露出的鳍部的材料,使暴露出的鳍部的截面呈上小下大的形状;在空隙中填充介质层材料;去除部分介质层材料,保留空隙的侧壁上的部分介质层材料以形成侧;在空隙中的侧之间填充并形成栅极。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使鳍部的侧壁倾斜以便于在覆盖介质材料层后去除位于鳍部侧壁的介质材料层,仅保留位于牺牲层的空隙侧壁的部分作为栅极的侧;用牺牲层遮挡住部分鳍部,而仅露出需要与形成的栅极相接触的部分鳍部,使得剩余的被遮挡的鳍部尽量不受形成侧等步骤的影响。
  • finfet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CN201510355042.1在审
  • 黄敬勇;何其暘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5-06-24 - 2017-01-04 - H01L21/8238
  •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形成位于半导体衬底表面的栅介质层和覆盖栅介质层的第一栅电极层;形成覆盖所述栅介质层和第一栅电极层侧壁的侧;形成位于侧两侧的半导体衬底内的源极和漏极;形成牺牲层,所述牺牲层覆盖部分侧、半导体衬底表面、源极和漏极,但暴露出第一栅电极层表面;去除部分厚度的第一栅电极层,形成第二栅电极层;形成第二栅电极层后,去除所述牺牲层;形成覆盖第二栅电极层、侧、半导体衬底表面、源极和漏极的层间介质层;形成贯穿层间介质层的多个开口和位于所述开口内,与第二栅电极层、源极和漏极相接触的导电插塞。
  • 半导体器件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CN202111640957.9在审
  • 田毅;褚卫国;陈佩佩;胡海峰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2021-12-29 - 2022-04-01 - G01N21/65
  •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所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包括衬底,设置于衬底一侧表面的阵列,以及设置于阵列表面的等离子体共振纳米结构层;所述阵列包括平面介质格栅,以及覆盖所述平面介质格栅与衬底表面的金属膜层本发明通过在SERS基底设置阵列结构以及覆盖阵列结构的等离子体共振纳米结构层,使表面等离激元波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激发最大化,从而得到具有高灵敏度以及高均一性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
  • 一种表面增强散射基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