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521771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斑点检测套件、斑点检测方法和转移片-CN201280032952.0有效
  • 蓑田稔治;池田勇 - 株式会社大赛璐
  • 2012-06-28 - 2014-03-19 - G01N30/92
  • 通过以下方法精确检测TLC板的斑点的位置:使用具有分离介质(其具有特定光学响应性)的TLC板,并还使用具有特定孔隙率的转移片(该转移片要覆盖在该分离介质以使分离介质的斑点转移到其),并将样品中的目标物质展开至TLC板的分离介质中;在至少该目标物质已经展开的位置处将该转移片覆盖在分离介质;用转移溶剂润湿被覆盖的分离介质和转移片;从覆盖在分离介质的转移片一侧使该转移溶剂挥发以将分离介质的斑点转移至转移片
  • 斑点检测套件方法转移
  • [发明专利]金属-绝缘体-金属电容器结构及形成方法-CN202210012721.9有效
  • 张志敏;陈献龙 - 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 2022-01-07 - 2022-04-05 - H01L23/522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绝缘体‑金属电容器结构,包括下电极、介质、界面层以及电极;介质形成于下电极电极形成于介质;界面层形成于介质电极之间,和/或,界面层形成于介质与下电极之间;其中,下电极包括互连金属及金属阻挡,金属阻挡层位于互连金属介质之间,金属阻挡的厚度大于400埃,界面层的粗糙度小于金属阻挡层面向介质的表面的粗糙度,界面层的介电常数大于介质的介电常数。本发明中,通过增厚下电极中的金属阻挡的厚度,及增设界面层覆盖金属阻挡和/或介质的上表面,用以光滑下电极的表面,从而提高其击穿电压,并利用第二介电常数大于第一介电常数,以提高其电容值。
  • 金属绝缘体电容器结构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晶体管的形成方法-CN201210365223.9有效
  • 韩秋华;李凤莲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2-09-26 - 2014-03-26 - H01L21/28
  • 一种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在半导体衬底依次形成栅介质、位于栅介质的伪栅极、位于伪栅极的掩模,在栅介质、伪栅极、掩模周围的半导体衬底形成有侧墙,其中,伪栅极包括位于栅介质的多晶硅、位于多晶硅扩散阻挡,扩散阻挡用于阻挡后续离子注入的离子向多晶硅扩散;以掩模和侧墙为掩模,对半导体衬底进行离子注入,形成源区、漏区;在半导体衬底形成介质介质与伪栅极持平;去除伪栅极多晶硅中未掺杂离子,湿法刻蚀多晶硅过程刻蚀速率较快,对介质损失少。这样整体提高了生产效率,最终得到的晶体管性能较佳。
  • 晶体管形成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场效应晶体管-CN201922329332.5有效
  • 张凯;沈文;董卓;许毅 - 江苏盖姆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2-23 - 2020-06-26 - H01L29/78
  • 包括衬底、导电沟道、源电极、漏电极、三氧化二铝栅介质和栅电极,所述衬底设有介质,所述导电沟道设于介质,所述源电极和漏电极分别位于导电沟道的两侧,源电极、漏电极和裸露的导电沟道表面覆盖一种子,所述栅介质设于种子,所述栅电极设于栅介质。所述介质为二氧化硅介质。本申请在器件表面采用ALD沉积高K介质Al2O3作为顶栅介质,不仅简化了工艺步骤,减小了工艺对二维材料导电沟道的损伤;而且在不改变顶栅介质功能的同时减小了栅介质的厚度,提高了器件性能。
  • 一种场效应晶体管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CN202211485788.0在审
  • 张磊;柴亚玲;陶永洪 - 湖南三安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 2022-11-24 - 2023-04-07 - H01L29/872
  • 该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外延,设置在衬底;第一钝化介质,设置在外延;第二钝化介质,设置在外延且与第一钝化介质并排设置,第一钝化介质、第二钝化介质和外延之间被配置为用于容纳金属电极的第一凹陷区;金属电极,设置外延且在第一凹陷区内,金属电极的上表面与第一钝化介质和第二钝化介质的上表面平齐。该半导体器件的钝化介质的弯折很小,分散了弯曲带来的剪切应力,从而有效降低了半导体器件在升温降温过程中开裂的概率,保障了半导体器件的质量,同时有效防止了钝化介质开裂所导致的封装材料对芯片湿气保护能力丧失的问题
  •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及场效应晶体管-CN202310401649.3在审
  • 阳平 - 绍兴中芯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4-07 - 2023-07-07 - H01L21/336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及场效应晶体管;其中,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形成第一栅极介质;形成覆盖在第一栅极介质的上表面的预设区域的牺牲,第一栅极介质还包括未被牺牲覆盖的上表面区域;在第一栅极介质的未被牺牲覆盖的上表面区域以及牺牲形成第二栅极介质;执行平坦化工艺,直至暴露出牺牲;去除牺牲;在第一栅极介质的上表面的预设区域以及第二栅极介质形成栅极;在衬底内形成LDD区;其中,第二栅极介质层位于栅极和至少部分LDD区之间;如此,既实现了器件的正常工作,保证了低导通电阻,又提高了器件的开关频率与耐压;工艺难度小,对器件电性能调整的灵活度高。
  • 场效应晶体管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过渡结构及集成模块-CN202110414082.4有效
  • 牟首先;韩琳;张子健 - 电子科技大学
  • 2021-04-16 - 2022-09-13 - H05K1/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过渡结构,每层介质正反两面都设有金属;第一介质设有用于放置芯片的第一孔;第二介质设有第二孔;第三介质设有用于在K波段进行宽带传输的过渡结构,过渡结构由介质集成悬置线到带状线到接地共面波导的三段传输线结构构成;第四介质设有连接第三介质外围偏置电路的导线;第五介质介质集成悬置线的盖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了在K波段内宽带传输的过渡结构,有利于介质集成悬置线与其他平面传输线电路的互连和K波段介质集成悬置线相关电路的测试连接
  • 一种基于介质集成悬置过渡结构模块
  • [发明专利]一种沟槽分离栅器件的制造方法-CN202110343647.4有效
  • 乔明;钟涛;方冬;王正康;张波 - 电子科技大学
  • 2021-03-30 - 2023-04-28 - H01L21/336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沟槽分离栅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刻蚀半导体衬底形成沟槽;(2)于所述沟槽内形成分离栅介质;分离栅介质由至少一介质构成;(3)于所述沟槽内淀积多晶硅形成分离栅;(4)在所述分离栅形成隔离介质;隔离介质处于分离栅和控制栅之间,隔离介质由至少一介质构成;分离栅介质和隔离介质不能同时为一介质;(5)在所述隔离介质形成倒U形控制栅;本发明采用一种或多种材料形成分离栅介质和/或隔离介质,分离栅介质和隔离介质只需要一种采用多层结构,即可形成分离栅器件的倒U形控制栅,能够减小控制栅与分离栅的交叠,进一步减小器件的寄生栅源电容。
  • 一种沟槽分离器件制造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