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薄层化石墨烯气体扩散层及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651426.1 申请日: 2018-06-22
公开(公告)号: CN108878922A 公开(公告)日: 2018-11-23
发明(设计)人: 陈庆;曾军堂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M8/0234 分类号: H01M8/0234;H01M8/0241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91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属于燃料电池领域,提出一种燃料电池薄层化石墨烯气体扩散层及制备方法,在合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过程中,将石墨烯分散在其中,石墨烯均匀驻留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进一步制备成铸膜液涂抹并在膜表面喷涂导电剂干粉,进一步在烯烃蒸汽环境中进行拉伸,拉伸基膜厚度至10‑20μm;在拉伸时使粘附的导电剂形成微孔;高再出去溶剂是基膜出现微孔;得到一种燃料电池薄层化石墨烯气体扩散层。通过采用掺杂石墨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散聚乙烯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强度和韧性,从而可以超薄化,而且孔构均匀可控,为水气传输纵向提供快速通道,大幅降低传质阻力;微孔层成孔均匀,有效地使水气传输覆盖整个活性面。
搜索关键词: 石墨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气体扩散层 燃料电池 薄层化 拉伸 制备 导电剂 水气 基膜 微孔 燃料电池领域 导电性 分散聚乙烯 成铸膜液 传质阻力 快速通道 蒸汽环境 传输 驻留 超薄化 活性面 膜表面 微孔层 有效地 粘附的 干粉 溶剂 成孔 可控 喷涂 烯烃 涂抹 掺杂 合成 覆盖
【主权项】:
1.一种燃料电池薄层化石墨烯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备过程中,将石墨烯预先与乙烯单体分散均匀,聚合得到石墨烯掺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其中石墨烯占掺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质量的10%;(2)将10‑20wt%石墨烯掺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80‑90wt%有机溶剂混合,常温下充分搅拌,得到均匀聚合物液;(3)将所述聚合物液在玻璃表面涂刷成基膜,然后喷涂导电剂干粉,进一步在烯烃蒸汽环境中进行拉伸,导电剂干粉均匀粘附在膜面形成导电层, 并随拉伸形成微孔;(4)进一步经过干燥,除去有机溶剂,基膜形成微孔,得到薄层化石墨烯气体扩散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5142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低电阻率导电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201610822005.1
  • 孔令涌;方东升;尚伟丽;黄少真 -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6-09-13 - 2019-11-12 - H01M8/0234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电阻率导电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低电阻率导电碳薄膜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导电碳50~95%;成膜剂4.5~59%;其他添加剂0.5~1.4%;其中,按照导电碳质量100%计,包括以下组分:碳纳米管25~100%;其他导电碳0~75%,且所述其他导电碳含量不取0值。本发明获得的导电碳薄膜表面光滑均匀,可卷曲,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更重要的是,导电碳薄膜的电阻率为20mΩ·cm~50Ω·cm,抗拉强度达到10MPa及以上,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
  • 纤维素基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空气阴极及其制备方法-201710087335.5
  • 吴敏;慈吉良;黄勇;曹春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2017-02-17 - 2019-09-06 - H01M8/0234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素基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空气阴极,该空气阴极的扩散层是由纳米纤维素复合在基底上组成,所述纳米纤维素是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制得;所述基底的材料为碳布或碳纸。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空气阴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的新型纤维素基的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空气阴极扩散层,是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天然纤维素具有来源广泛、产量高、可再生、环保无污染、成本低等优点。在所述扩散层上复合Pt/C和nafion层,制备方法简单,不需要高温烧结,得到的新型纤维素基的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空气阴极,经过理论和实际验证,表明是一种高性能的空气阴极。
  • 一种防水透气膜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201910425195.7
  • 宋永江 - 常州优特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5-21 - 2019-08-13 - H01M8/02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透气膜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该防水透气膜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导电碳材料35~45重量份,低分子量聚乙二醇35~45重量份,PTFE 45~60重量份。采用低分子量聚乙二醇作为润湿剂和成孔剂,无需使用乙醇,所得膜材料粗成品也无需使用大量的乙醇浸泡,用加热的清水浸泡即可。该防水透气膜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保证生产安全性。
  • 一种碳毡及具有该碳毡的液流电池电堆-201810064198.8
  • 索彦刚;黄绵延;刘会超;王建;张臣;谷瑞敏 - 北京普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1-23 - 2019-07-30 - H01M8/02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毡及具有该碳毡的液流电池电堆,该碳毡包括碳毡主体,碳毡主体的内部置有中空管,中空管的一端管口露置于碳毡主体的外表面,位于碳毡主体内部的中空管的管段周壁上设置有若干通孔,并且中空管的刚度大于碳毡主体的刚度;与现有技术中单一使用碳纤维构成的碳毡相比,本发明中的碳毡包括由碳纤维组成的碳毡主体以及中空管,外部的电解液除了自碳毡主体的一端流过碳毡主体之外,外部电解液还可以沿中空管的一端管口流入中空管的管腔,然后再由管腔周壁上开设的通孔流入碳毡主体的内部,中空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导流的作用,有利于电解液均匀流过碳毡主体的内部,提高电解液与碳毡主体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电池堆的电性能及效率。
  • 全钒液流电池用多孔碳纤维纸电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201510623111.2
  • 刘涛;张华民;李先锋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2015-09-25 - 2019-07-05 - H01M8/0234
  •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多孔碳纤维纸电极材料,多孔碳纤维纸电极厚度为50‑1000μm,其由直径为5‑20μm的碳纤维组成,多孔碳纤维纸的孔隙率为60‑90%;碳纤维表面为多孔结构,碳纤维的比表面积为5‑50m2/g,孔径为50‑2000nm。制备的多孔碳纤维纸具有明显提高的比表面积和含氧官能团,能够显著提高碳纤维材料对钒离子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活性。这种电极材料适用于全钒液流电池,可以减小电池极间距降低电池内阻,并降低电荷转移电阻,提高全钒液流电池的电压效率和能量效率,从而提高其工作电流密度,使得相同输出功率的电池重量、体积以及成本均大大降低。
  • 以扩散层作集电极的燃料电池-201811465589.7
  • 米新艳;崔新然;张克金;曹婷婷;王茁;李军泽;杨帅;张苡铭;于力娜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2018-12-03 - 2019-05-24 - H01M8/02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扩散层作集电极的燃料电池,包括有限叠加的多个重复单元;重复单元依次由阳极板、伏埋有柔丝电极的H2扩散层、阳极催化层、质子膜、阴极催化层、伏埋有柔丝电极的O2扩散层、阴极板组成;燃料电池的电子传输在电池本体外部,其传输路线由H2扩散层2中伏埋的柔丝电极直接输出到外电路,在外电路做功后经O2扩散层中伏埋的柔丝电极返回。本发明缩短电子的运行路线,在降低内阻的同时,大大增加了组件材料的可选范围,降低了整体电池的成本。
  • 一种抑制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水淹的膜-201810833669.7
  • 陈庆;廖健淞 -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7-26 - 2018-12-18 - H01M8/0234
  • 本发明提出一种抑制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水淹的膜,以脱油沥青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纤维状压电材料作为基底材料,使用真空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在压电材料纤维表面生长碳纤维,之后将负载碳纤维的压电材料纤维与环氧树脂及助剂进行复合,通过涂膜、热压工序制备为燃料电池用/碳布。本发明通过将压电材料与碳纸复合,在燃料电池工作过程中,气体扩散层在燃料电池工作过程中具有自振动效应,可以有效降低膜材微孔中水膜的形成,从而保证气体和水的扩散通道通畅,避免出现水淹导致电池的性能下降,克服了现有气体扩散层的疏水性不佳,随着循环次数增加难以有效避免水淹,影响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及制备方法-201810841807.6
  • 陈庆;廖健淞 -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7-27 - 2018-12-11 - H01M8/0234
  •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及制备方法。将聚苯硫醚树脂、聚全氟乙丙烯与石墨、炭黑充分混合,石墨与炭黑在有机相内部均匀分散形成导电导热通道,经聚四氟乙烯的表面疏水处理后,浆体与导电炭黑机械搅拌使导电炭黑附着在有机相表层,通过湿法拉伸工艺将有机相制备为多孔膜,即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本发明制备的有机‑无机复合气体扩散层,碳基颗粒在液相中的分散性均匀,制备的膜电极的物理化学性能优异,加工性能好,同时制备方法简单,设备和成本要求更低,有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一种燃料电池薄层化石墨烯气体扩散层及制备方法-201810651426.1
  • 陈庆;曾军堂 -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6-22 - 2018-11-23 - H01M8/0234
  •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领域,提出一种燃料电池薄层化石墨烯气体扩散层及制备方法,在合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过程中,将石墨烯分散在其中,石墨烯均匀驻留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进一步制备成铸膜液涂抹并在膜表面喷涂导电剂干粉,进一步在烯烃蒸汽环境中进行拉伸,拉伸基膜厚度至10‑20μm;在拉伸时使粘附的导电剂形成微孔;高再出去溶剂是基膜出现微孔;得到一种燃料电池薄层化石墨烯气体扩散层。通过采用掺杂石墨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散聚乙烯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强度和韧性,从而可以超薄化,而且孔构均匀可控,为水气传输纵向提供快速通道,大幅降低传质阻力;微孔层成孔均匀,有效地使水气传输覆盖整个活性面。
  •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碳纸-201721695602.9
  • 刘宛;胡志军;周晓莹;赵颖 - 浙江科技学院
  • 2017-12-08 - 2018-06-29 - H01M8/0234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纸,旨在提供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材料。该气体扩散层碳包括:碳纤维层、微孔导电涂层。碳纤维层中分布有纳米碳纤维和短切碳纤维,碳纤维层上下为石墨烯和PETE组成的微孔导电涂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多层多相结构,其中微孔导电涂层具有表面疏水的微孔结构和高导电性,能提高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排水速率和导电性,进而提高燃料电池的电流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碳纸具有高导电性、高排水性和稳定性好等特点。
  • 用于电化学装置的腐蚀防护的阻挡层-201480009554.6
  • J-P·祖赫斯兰;A·吉耶尔米;P·布劳恩 - 格林纳瑞缇有限公司
  • 2014-02-20 - 2018-03-23 - H01M8/0234
  • 本发明是针对一种用于电化学装置中的腐蚀防护的阻挡层,例如电化学装置中的碳基气体扩散层(GDL),该阻挡层包含导电陶瓷材料和一种非离聚物聚合物粘合剂。该导电陶瓷材料具有在空气气氛中>0.1S/cm、优选>1S/cm的电导率(如通过粉末法检测的)并且选自以下各项组成的组含有贵金属和/或贱金属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和组合。包含本发明的阻挡层的膜‑电极组件(MEA)、催化剂涂覆的膜(CCM)、气体扩散电极(GDE)和气体扩散层(GDL)表现出改进的耐腐蚀性,优选对抗碳腐蚀;特别是在PEM燃料电池的启动/停止循环和燃料不足的情况下。
  • 燃料电池的微孔层-201410098579.X
  • 鲁自界;詹姆士·瓦尔德克;迈克尔·艾伦·迪波尔特;唐纳德·保罗·艾勒西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2014-03-17 - 2018-02-06 - H01M8/02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的微孔层。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所述燃料电池包括正极,包括第一气体扩散层和第一催化剂层;负极,包括第二气体扩散层和第二催化剂层;质子交换膜(PEM),设置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碳和粘合剂的微孔层,设置在第一催化剂层和第一气体扩散层之间以及第二催化剂层和第二气体扩散层之间的至少一个处。微孔层可以具有限定在其中的直径为0.05μm至2.0μm的多个孔以及直径为1μm至100μm的多个钻孔。钻孔可以是激光穿孔并且包括微孔层的总孔隙率的0.1%至5%。
  • 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电极基材-201380043158.0
  • 宇都宫将道;桥本胜;釜江俊也 - 东丽株式会社
  • 2013-08-09 - 2017-08-22 - H01M8/0234
  •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耐溢流性、耐干涸性优异,能够在从低温至高温的宽温度范围表现高发电性能,进一步,机械特性、导电性、导热性优异的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其特征在于,是在电极基材的一面配置有微孔层的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微孔层中包含纵横比在30~5000的范围内的线型碳,气体扩散电极基材的目付在30~60g/m2的范围内。
  • 无穿孔的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201480009619.7
  • S·莫图帕里 - 奥迪股份公司
  • 2014-02-20 - 2017-08-11 - H01M8/0234
  • 碳纤维纸片(9)从轴(11)上的第一卷绕滚筒(14)前移到绕轴(15)的第二卷。碳纤维纸片绕滚筒(14)的弯曲致使容易解开的纤维从表面向外突出并被附接到固定支座(18)上的锐利刀刃(17)修整掉。或者,碳纤维元件诸如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20)可固定在弓形夹具(22)中并且锐利刀刃(31)可沿该元件的表面回转以切掉任何突出的纤维。
  • 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及其制造方法-201480007553.8
  • 冈野保高;安德浩一;和田原英辅 - 东丽株式会社
  • 2014-02-07 - 2017-07-04 - H01M8/0234
  • 一种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由通过碳化物接合不连续碳纤维而得的多孔质碳纤维基材、和至少含有碳质粒子的多孔质层构成,多孔质层(A)以平均厚度t1为10~55μm的方式被配置于多孔质碳纤维基材的一个表面A,此外,多孔质层(J)渗入多孔质碳纤维基材的内部且其至少一部分还存在于相反侧的表面B,保持于多孔质碳纤维基材内部的空隙在厚度方向截面中所占的截面积的比例为5~40%,且多孔质层(A)及多孔质层(J)的孔隙率均为50~85%,且多孔质碳纤维基材的厚度为60~300μm,且多孔质碳纤维基材的松密度为0.20~0.45g/cm3。
  • 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及其制造方法-201280023067.6
  • 奥山阳三;桑田茂昌;儿玉一史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2-05-31 - 2017-04-12 - H01M8/0234
  •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具备气体扩散层基材和形成于基材表面的微细多孔质层。而且,其特征在于,微细多孔质层由粘合剂和至少含有鳞片状石墨的碳材料构成为片材状,微细多孔质层的片材粘合于上述基材上。这种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在气体扩散层基材内不会混入构成微细多孔质层的成分,能够确保透气性。另外,由于在微细多孔质层含有作为导电材料的鳞片状石墨,因此,能够提高导电性、透气性。因此,能够有助于提高固体高分子燃料电池的性能。
  • 具有较低气体扩散系数的气体扩散层-201510947754.2
  • C.韦泽;C.纪;M.马蒂亚斯;D.R.巴克;P.D.尼科特拉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2009-08-04 - 2016-03-16 - H01M8/0234
  • 本发明涉及具有较低气体扩散系数的气体扩散层,尤其涉及用于燃料电池中的气体扩散层,包括纤维和非纤维材料,其比例使得当气体扩散层具有小于或等于300微米的厚度时在80℃和150kPa绝对气体压力下测得的水蒸气扩散传送阻力大于0.8s/cm。另一气体扩散层,包括纤维和非纤维材料,其比例使得当气体扩散层具有大于或等于100微米的厚度时在80℃和150kPa绝对气体压力下测得的水蒸气扩散传送阻力小于0.4s/cm。还提供了结合有该气体扩散层的燃料电池。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