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与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4787.9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3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殷华湘;潘宇;张兆浩;许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423;H01L29/16;H01L29/24;H01L21/336;H01L2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与其制作方法。该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鳍片背栅,位于衬底的部分表面上;隔离介质层,设置在衬底以及鳍片背栅的表面上;栅介质层,设置在隔离介质层的远离衬底的表面上;二维材料层,设置在栅介质层的远离隔离介质层的表面上;两个电极,设置在二维材料层的远离栅介质层表面上,且鳍片背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电极。该半导体器件中,且采用二维材料层作为导电沟道,使得器件的寄生电阻较小且响应速度较快;并且采用鳍片作为背栅,由于鳍片背栅可以由侧墙转移光刻技术形成,其尺寸小于一般的光刻图形的尺寸,能够达到亚10纳米,使得该器件中的导电沟道较短,源漏之间的寄生电容较小,保证了器件具有较好的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背栅 鳍片 半导体器件 衬底 隔离介质层 二维材料 栅介质层 导电沟道 电极 光刻技术 光刻图形 寄生电容 寄生电阻 侧墙 源漏 制作 响应 申请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10);鳍片背栅(20),位于所述衬底(10)的部分表面上;隔离介质层(30),设置在所述衬底(10)以及所述鳍片背栅(20)的表面上;栅介质层(40),设置在所述隔离介质层(30)的远离所述衬底(10)的表面上;二维材料层(50),设置在所述栅介质层(40)的远离所述隔离介质层(30)的表面上;以及两个电极(60),设置在所述二维材料层(50)的远离所述栅介质层(40)表面上,且所述鳍片背栅(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电极(6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3478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