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正反双向行驶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3349.6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3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鲍硕;鲍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卫华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B60N2/07;B60K35/00;E05B8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创新设计一种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正反双向行驶系统装置,包括双向配置设计的承载式轿厢组件、电动变向座椅组件和正反双向行驶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智能汽车技术的应用,对现有基于有人驾驶操作汽车的结构和驾驶行驶模式设计进行创新改造,使用智能化操控装置取代现有有人驾驶汽车的方向盘等操控部件,不仅车辆轿厢内的空间会得到扩展释放,更重要的是,可极大地提高车辆,特别是出租车等交通运营车辆在倒车掉头和堵车状态改变行车路线时,更加便捷、安全,更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节约能源,将给人们带来更安全高效便利的交通工具。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无人驾驶 汽车 正反 双向 行驶 系统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正反双向行驶系统装置,包括双向配置设计的承载式轿厢组件、电动变向座椅组件和正反双向行驶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轿厢组件设置轿厢车身(1‑1)、正向行驶车头(1‑2)、反向行驶车头(1‑15);所述轿厢车身(1‑1)设置正向行驶车门(1‑6)、反向行驶车门(1‑12)和轿厢底板(2‑26);所述正向行驶车门(1‑6)和反向行驶车门(1‑12)设置车门把手a(1‑9)和车门把手b(1‑10);所述轿厢底板(2‑26)设置座椅位移滑行槽和多个底板功能梁;所述座椅位移滑行槽设置座垫椅脚滑行槽(4‑1)、靠背椅脚滑行槽(4‑2),座椅位移滑行槽设置在轿厢底板(2‑26)中段部位的两侧,并与电动变向座椅组件活动连接;所述底板功能梁固定连接在轿厢底板(2‑26)下侧,其中有功能梁a(2‑5)、功能梁b(2‑9)、功能梁c(2‑21)和前引梁;所述功能梁a(2‑5),安装转向控制装置(2‑3)和传感器(2‑4),并通过减震悬挂装置固定连接车轮(1‑5);所述车轮(1‑5)在正向行驶车头(1‑2)和反向行驶车头(1‑15)的配置安装相同;所述功能梁b(2‑9)在轿厢底板(2‑26)下侧与电动变向座椅组件设置的电动推拉杆a(2‑8)固定连接;所述功能梁c(2‑21)与电动变向座椅组件设置的电动推拉杆b(2‑22)固定连接;所述前引梁固定安装动力装置(2‑1);所述正向行驶车头(1‑2)、反向行驶车头(1‑15)分别配置设计相同的正向信号及照明系统(1‑3)、反向信号及照明系统(1‑16)、正向行驶保险杆(1‑4)、反向行驶保险杆(1‑17)、正向多功能操作台(2‑7)和反向多功能操作台;所述正向信号及照明系统(1‑3)和反向信号及照明系统(1‑16)分别安装在正向行驶车头(1‑2)和反向行驶车头(1‑15)的顶端;所述正向行驶保险杆(1‑4)和反向行驶保险杆(1‑17)分别安装在正向纵引梁和反向纵引梁上;所述正向多功能操作台(2‑7)和反向多功能操作台分别设置在正向行驶车头(1‑2)方向和反向行驶车头(1‑15)方向的轿厢内侧,并分别设置正向智能操控屏(2‑6)和反向智能操控屏;所述正向智能操控屏(2‑6)和反向智能操控屏通过连接正反双向行驶智能控制系统,可自主设定操控程序,同时连接音频视频和网络设备,并可与另配的遥控操作器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所述遥控操作器可实现正向智能操控屏(2‑6)和反向智能操控屏的部分操控功能;所述电动变向座椅组件设置正向前排椅(1‑7)和反向前排椅(1‑13)、电动推拉杆a(2‑8)和电动推拉杆b(2‑22);所述正向前排椅(1‑7)设置变向连杆a(2‑15)、座垫椅脚a(2‑14)、靠背椅脚a(2‑12)、座垫椅脚横连杆(5‑2)、座垫椅脚纵连杆(2‑17)、靠背椅脚横连杆(5‑4)和靠背椅脚纵连杆(2‑27);所述反向前排椅(1‑13)设置变向连杆b(2‑24)、座垫椅脚b(2‑20)和靠背椅脚b(2‑23);所述变向连杆a(2‑15)与座垫椅脚a(2‑14)固定连接,并在外侧设置变向滑行槽a(2‑16)与靠背椅脚a(2‑12)设置的卡锁凸头(8‑1)进行套扣活动连接;所述变向连杆b(2‑24)与靠背椅脚b(2‑23)固定连接,并在外侧设置变向滑行槽b(2‑25)与靠背椅脚b(2‑23)设置的卡锁凸头(8‑1)进行套扣活动连接;所述座垫椅脚a(2‑14)穿过轿厢底板(2‑26)设置的座垫椅脚滑行槽(4‑1)与座垫椅脚横连杆(5‑2)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座垫椅脚横连杆(5‑2)与座垫椅脚纵连杆(2‑17)平行固定连接,并与电动推拉杆a(2‑8)固定连接;所述座垫椅脚纵连杆(2‑17)与反向前排椅(1‑13)设置的座垫椅脚b(2‑20)固定连接;所述靠背椅脚a(2‑12)穿过轿厢底板(2‑26)设置的靠背椅脚滑行槽(4‑2)与靠背椅脚横连杆(5‑4)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靠背椅脚横连杆(5‑4)与靠背椅脚纵连杆(2‑27)平行固定连接,并与电动推拉杆b(2‑22)固定连接;所述靠背椅脚纵连杆(2‑27)与反向前排椅(1‑13)设置的靠背椅脚b(2‑23)固定连接;所述靠背椅脚a(2‑12)和靠背椅脚b(2‑23)分别与靠背a(1‑8)和靠背b(1‑14)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拉杆a(2‑8)固定安装在功能梁b(2‑9)上,并设置伸缩杆a(2‑10)与正向前排椅(1‑7)设置的座垫椅脚横连杆(5‑2)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拉杆b(2‑22)安装在功能梁c(2‑21)上,并设置伸缩杆b(2‑18)与正向前排椅(1‑7)设置的靠背椅脚横连杆(5‑4)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拉杆a(2‑8)和电动推拉杆b(2‑22)与智能控制模块线控连接,接受指令进行操控;所述正反双向行驶智能控制系统安装车载计算机内,并隐藏固定在车身设定位置,同时设置多个智能操控模块、传感器安装在车身的多个部位;并通过线控方式连接正向智能操控屏(2‑6)和反向智能操控屏、车顶双向摄像定位装置(1‑11)、正向行驶信号及照明系统(1‑3)、反向行驶信号及照明系统(1‑16)、并线控连接操控系统正反双向切换动力装置(2‑1)的驱动模式、转向控制装置(2‑3)、安全制动装置和电动变向座椅组件的设置和运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卫华,未经于卫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50334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汽车挡风玻璃的光暗度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方车辆的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