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正反双向行驶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3349.6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3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鲍硕;鲍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卫华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B60N2/07;B60K35/00;E05B8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无人驾驶 汽车 正反 双向 行驶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智能化新型汽车,具体为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正反双向行驶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智能无人驾驶汽车,也可以称之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是一个集合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自动操控等功能的综合系统,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集自动控制、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等众多技术于一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鉴于以上特点,智能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无疑将彻底改变现有汽车的设计构造和驾驶行驶方式,必将淘汰车辆轿厢内的方向盘、变速箱操纵杆以及脚刹车、油门踏板等,释放扩展更大的乘坐空间。更重要的是,目前有人驾驶汽车只能单向行驶,车辆在泊车进出库、狭小场地倒车、掉头等众多操作场景下非常不便,不仅损耗机械、浪费能源,耽误时间,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倒车造成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的案例不在少数。
随着成熟的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应用,传统的有人驾驶汽车的方向盘等操控部件都将被智能化操控装置所取代,不仅车辆轿厢内的空间会得到扩展释放,车辆的行驶方式也必将出现新的重大变化。
发明内容
智能无人驾驶车辆是汽车发展的未来方向,当今世界,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并且正在深入应用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技术越来越成熟,已经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随着智能汽车的普及和应用,必然要求对现有的基于有人驾驶操作的汽车结构和驾驶行驶模式设计做出全新的改变,以适应智能汽车的特点,充分发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的特长和优势。
针对上述现状,本发明充分利用无人驾驶智能操控系统,通过创新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正反双向行驶系统装置,可极大地提高车辆,特别是出租车等交通运营车辆在倒车掉头和堵车状态改变行车路线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节约能源。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正反双向行驶系统装置,包括双向配置设计的承载式轿厢组件、电动变向座椅组件和正反双向行驶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轿厢组件设置轿厢车身、正向行驶车头、反向行驶车头;所述轿厢车身设置正向行驶车门、反向行驶车门和轿厢底板;所述正向行驶车门和反向行驶车门设置车门把手a和车门把手b;所述轿厢底板设置座椅位移滑行槽和多个底板功能梁;所述座椅位移滑行槽设置座垫椅脚滑行槽、靠背椅脚滑行槽,座椅位移滑行槽设置在轿厢底板中段部位的两侧,并与电动变向座椅组件活动连接;所述底板功能梁固定连接在轿厢底板下侧,其中有功能梁a、功能梁b、功能梁c和前引梁;所述功能梁a,安装转向控制装置和传感器,并通过减震悬挂装置固定连接车轮;所述车轮在正向行驶车头和反向行驶车头的配置安装相同;所述功能梁b在轿厢底板下侧与电动变向座椅组件设置的电动推拉杆a固定连接;所述功能梁c与电动变向座椅组件设置的电动推拉杆b固定连接;所述前引梁固定安装动力装置;所述正向行驶车头、反向行驶车头分别配置设计相同的正向信号及照明系统、反向信号及照明系统、正向行驶保险杆、反向行驶保险杆、正向多功能操作台和反向多功能操作台;所述正向信号及照明系统和反向信号及照明系统分别安装在正向行驶车头和反向行驶车头的顶端;所述正向行驶保险杆和反向行驶保险杆分别安装在正向纵引梁和反向纵引梁上;所述正向多功能操作台和反向多功能操作台分别设置在正向行驶车头方向和反向行驶车头方向的轿厢内侧,并分别设置正向智能操控屏和反向智能操控屏;所述正向智能操控屏和反向智能操控屏通过连接正反双向行驶智能控制系统,可自主设定操控程序,同时连接音频视频和网络设备,并可与另配的遥控操作器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所述遥控操作器可实现可实现正向智能操控屏和反向智能操控屏的部分操控功能;所述电动变向座椅组件设置正向前排椅和反向前排椅、电动推拉杆a和电动推拉杆b;所述正向前排椅设置变向连杆a、座垫椅脚a、靠背椅脚a、座垫椅脚横连杆、座垫椅脚纵连杆、靠背椅脚横连杆和靠背椅脚纵连杆;所述反向前排椅设置变向连杆b、座垫椅脚b和靠背椅脚b;所述变向连杆a与座垫椅脚a固定连接,并在外侧设置变向滑行槽a与靠背椅脚a设置的卡锁凸头进行套扣活动连接;所述变向连杆b与靠背椅脚b固定连接,并在外侧设置变向滑行槽b与靠背椅脚b设置的卡锁凸头进行套扣活动连接;所述座垫椅脚a穿过轿厢底板设置的座垫椅脚滑行槽与座垫椅脚横连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座垫椅脚横连杆与座垫椅脚纵连杆平行固定连接,并与电动推拉杆a固定连接;所述座垫椅脚纵连杆与反向前排椅设置的座垫椅脚b固定连接;所述靠背椅脚a穿过轿厢底板设置的靠背椅脚滑行槽与靠背椅脚横连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靠背椅脚横连杆与靠背椅脚纵连杆平行固定连接,并与电动推拉杆b固定连接;所述靠背椅脚纵连杆与反向前排椅设置的靠背椅脚b固定连接;所述靠背椅脚a和靠背椅脚b分别与靠背a和靠背b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拉杆a固定安装在功能梁b上,并设置伸缩杆a与正向前排椅设置的座垫椅脚横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拉杆b安装在功能梁c上,并设置伸缩杆b与正向前排椅设置的靠背椅脚横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拉杆a和电动推拉杆b与智能控制模块线控连接,接受指令进行操控;所述正反双向行驶智能控制系统安装车载计算机内,并隐藏固定在车身设定位置,同时设置多个智能操控模块、传感器安装在车身的多个部位;并通过线控方式连接正向智能操控屏和反向智能操控屏、车顶双向摄像定位装置、正向行驶信号及照明系统、反向行驶信号及照明系统、并线控连接操控系统正反双向切换动力装置的驱动模式、转向控制装置、安全制动装置和电动变向座椅组件的设置和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卫华,未经于卫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33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汽车挡风玻璃的光暗度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方车辆的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