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5660.4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0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如;吴春蕾;黄芊芊;王佳鑫;王阳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10;H01L29/423;H01L29/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0 | 代理人: | 贾晓玲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属于CMOS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中场效应晶体管逻辑器件领域。该方法通过制备工艺设计实现了超陡源结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本发明可以显著改善器件特性;同时,该制备方法与标准的CMOS IC工艺兼容,能有效地在CMOS集成电路中集成TFET器件,还可以利用标准工艺制备由TFET组成的低功耗集成电路,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工艺流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场效应 晶体管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衬底准备:轻掺杂或未掺杂的半导体衬底;2)在衬底上初始热氧化并淀积一层氮化物;3)光刻后进行浅沟槽隔离,并淀积隔离材料填充深孔后进行化学机械平坦化;4)热氧化形成注入阻挡层,光刻暴露出隧穿源区,以光刻胶为掩膜,进行离子注入形成隧穿源区,浓度约为1E20cm‑3‑1E21cm‑3;5)进行化学机械平坦化CMP,去除注入阻挡层及表面杂质浓度较低的部分源区,使得表面处于杂质浓度峰值区域;6)外延生长本征硅Si材料,并刻蚀形成垂直沟道;7)生长栅介质材料和栅材料;8)淀积掩膜层,该掩膜层厚度即为器件栅长,去除多余栅材料,形成L型双栅结构;9)以掩膜层为掩膜,进行离子注入形成漏区掺杂,掺杂浓度约1E18cm‑3‑1E19cm‑3;10)快速高温退火激活杂质;11)最后进入同CMOS一致的后道工序,包括淀积钝化层、开接触孔以及金属化,即可制得具有超陡源结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0566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沟槽栅IGBT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